基于虚拟桌面架构的实验机房环境构建

2014-05-16 07:28周莉萍
关键词:桌面虚拟化机房

张 庆,戴 娟,周莉萍

(1.安徽建筑大学 信息网络中心,合肥 230601;2.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系,合肥 230041)

0 引 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中心机房作为承载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主要环境,其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为满足丰富的专业课设置,要求搭建更新、更复杂的软件环境,这对机房计算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机房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该趋势。虚拟桌面架构(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VDI)是建立在虚拟化技术基础上,将用户的桌面管理和配置工作都迁移至数据中心[1],以“桌面即服务(DaaS)”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有效弥补传统机房管理和运维的不足。

1 传统机房管理问题

高校机房环境伴随IT技术的更新,就一直存在着“用户使用的个性化”与“机房管理的规范化”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软件环境受到物理设备性能的约束。机房PC的更新速度很难满足软件环境的需求。例如:科学计算软件、仿真平台软件、3D和绘图软件、开发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都无法在低性能的PC下很好的使用。升级设备的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跟上软件更新的步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机房中采用“还原卡”的方式控制用户对软件环境的随意修改,保护管理人员部署的教学环境,但也限制了学生和老师安装特定的教学软件环境,约束了用户进行软件的安装、选择OS环境、管理权限的使用、桌面布局习惯的更改等个性化的要求。实验作业也无法保留在实验设备上,设备环境的安全约束和个性定制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实验环境的迁移困难。学生和教师的实验环境被固化在机房,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完成任务。不方便学生课下实验的任务。学生只能依赖U盘拷贝,回去后重新部署实验环境,该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有时无法实现。

虚拟桌面架构分离了物理设备和操作系统间的紧密耦合,解决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高效地、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2 虚拟桌面架构

2.1 虚拟桌面

虚拟化技术包含了虚拟存储技术、虚拟网络技术、虚拟服务器技术、虚拟桌面技术和虚拟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2]。其中虚拟桌面技术在硬件、软件环境和用户间增加了虚拟层,解除了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用户可以通过任何设备,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数据中心的属于个人的虚拟桌面组件,管理者可以对成百上千的虚拟终端进行统一认证、管理、分配和回收资源。

虚拟桌面技术能快速、批量地部署业务环境,并提供统一管理,众多虚拟化厂商也推出优秀的虚拟桌面产品,例如:VMWare Viewer和Citrix XenDesktop,本文以VMware的虚拟化桌面为讨论对象,讨论其在机房环境应用下带来的改进。

2.2 虚拟桌面架构

虚拟桌面架构的建立于数据中心虚拟化服务的基础上,其管理以托管服务形式交付,其架构的层次分为支持层、管理层、用户体验层[3],如图1所示。

1)支持层提供基本的硬件基础架构和集中化的虚拟桌面资源池,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硬件资源的在线配置;实现物理资源的动态调整;确保零停机和零数据丢失;确保虚拟桌面具有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HA)等核心功能。

2)管理层强调桌面维护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提高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功能包括:虚拟桌面环境的批量部署;统一的监控;自动化更新管理;集中的应用安全策略;集中的防病毒管理;优化的操作系统管理;快速备份和恢复(Data Recovery)。

3)用户体验层强调对虚拟桌面安全的、灵活的使用,为用户访问桌面环境提供丰富的、友好的体验支持,客户无需对前端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升级,确保较低的实施成本。用户体验层的功能包括:支持丰富的端点设备类型,包括PC、平板和智能移动设备等;支持网络低带宽下的高效数据传输;可离线的本地化操作模式。

图1 虚拟桌面架构的层次

3 虚拟化桌面在机房应用的优势

桌面虚拟化与传统PC的机房运作方式的根本不同在于虚拟桌面不再将系统固化在物理PC设备中,而将系统以文件形式保存于数据中心,通过网络将系统环境发布到客户端。虚拟桌面在机房应用上的优势体现在“用户使用”“机房管理”“运行成本”3个方面。

3.1 用户使用的优势

从教师角度看,教师无需要求机房管理人员打开“还原卡”为自己部署实验环境。教师可自主在虚拟桌面环境下配置实验环境,并可将配置后的虚拟桌面文件生成映像文件,用于克隆学生实验的虚拟桌面。

从学生角度看,传统机房的桌面环境是多人分批次共用一个桌面环境,桌面环境必须统一规范。学生必须在实验课堂上完成所有实验,并提交实验结果,实验环境和结果无法保留在机房设备上。在虚拟桌面条件下,每个学生可分配一个或多个虚拟桌面文件。学生既可在实验课堂上使用,也可在课下通过网络连接到自己的虚拟桌面。

3.2 机房管理方面的优势

机房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量将不再面向前端的PC环境,而是统一管理数据中心的虚拟桌面资源,确保后台物理资源能够满足虚拟桌面资源池的需要。虚拟化技术可以轻松实现在同一台PC上不同操作系统间的切换,不再需要反复的安装系统。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不是对系统的维护,而是针对资源的分配、部署和收回,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

减少维护成本,虚拟桌面系统提供便捷的分配、部署和回收管理平台,虚拟桌面的生成采用克隆技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压缩PC端成本,虚拟桌面技术将计算都集中于数据中心,极大的降低了对机房设备硬件性能的要求。

降低能耗成本,PC性能越高能耗越高,以瘦客户端模式运行则能耗会大大降低,耗电量不到PC的六分之一,其终端数量越多,则能耗上优势越突出。

4 基于虚拟桌面架构的机房环境建设

4.1 基于虚拟桌面架构的机房系统

基于虚拟化技术架构下的中心机房管理平台,建立在已有的企业级虚拟化基础架构平台上,虚拟化服务是虚拟桌面的支持层,通过统一调配多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为虚拟桌面的运行划分必要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通信资源等。管理层包括了克隆模块、访问控制、补丁升级等,使得整套系统的维护更加高效。用户体验层是访问接口,确保虚拟桌面的用户体验达到本地桌面的效果。

VMware可部署基于虚拟桌面架构的机房环境[4](见图2)。整个架构以VMware Infrastructure组件为核心管理着硬件资源,构成集中化的虚拟桌面资源池(Centralized Virtual Desktops)。平台中提供多种工具,如桌面管理器(View Manager)、虚拟机映像快速部署器(View Composer)、统一访问控制器(Unified Access)、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等。在前端的VMware View Client可接入后台虚拟桌面,离线桌面(Offline Desktop)是网络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模块。

图2 基于虚拟桌面架构的机房系统

围绕虚拟桌面架构介绍相关重要组件:

1)虚拟化基础构件(VMware Infrastructure)为整个虚拟桌面资源池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通过HA和DRS保障虚拟桌面环境的稳定运行,具有自动化的负载均衡功能,提供简单的容灾和备份功能,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2)集中管理工具(VCenter、View Manager、Unified Access),VCenter可辅助机房管理员能够集中管理数千个虚拟桌面,监控整个虚拟机的运行,简化虚拟桌面的管理、调配和部署。通过 View Manager可以为前端用户提供账户管理、安全防护等功能。

3)快速部署工具(View Composer)可让用户快速创建与基于父映像的虚拟桌面文件,同时对用户数据和设置进行分段以便能够独立管理,因此修补和更新父映像链接的桌面时不会影响用户数据和设置,是实现机房前段个性化定制的必要支撑。

4)前台连接程序(View Client),该软件部署于机房PC、移动设备或瘦客户端,为用户连接和使用后台虚拟桌面资源池中的虚拟桌面服务提供接口。

4.2 基于虚拟桌面的机房管理模式

传统机房管理模式是针对大量PC设备的维护,确保每台PC的稳定运行。然而随着PC上各种实验软件的安装,必然导致软件环境的复杂化,软件之间的冲突,补丁升级和卸载困难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量软件也导致PC性能的下降,导致实验运行环境的恶化。因此机房管理人员强调对机器部署的规范化。

基于虚拟桌面的机房管理模式的重点是对数据中心资源的管理,确保虚拟桌面数量的增加不会耗尽服务端的资源。维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资源,具体任务主要包括:映像文件管理、虚拟桌面的部署和回收、系统运行监控和告警、日常维护和安全控制。

5 结 语

与传统分布式PC桌面系统的部署相比,采用桌面虚拟化架构不仅提升了管理人员的效率,也使得大量机房成本更加精简,整体运维成本更加低廉。虚拟化桌面架构为现代机房带来了移动计算、方便管理和低成本3大改进[5]。因此,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虚拟桌面技术在辅助教学的应用中会更加广泛。

[1]董焱.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验教学中心环境构建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300-302.

[2]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29(9):2562-2566.

[3]王琴,王宝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多媒体教室的研究与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1:65-67.

[4]VMWARE.Step-by-Step Guide to Designing School Labs with VMware View[EB/OL].[2014-03-16].http:∥www.vmware.com.

[5]祝智庭,杨志和.云技术给中国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12,14(10):1-6.

[6]SUGANG M.A Review on Cloud Computing Development[J].J Networks,2012(2):305-310.

[7]尚建新,解月光.云计算模型下的PLE 构建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9,4(19):46-49.

[8]张庆.校园构建高可靠服务器虚拟环境[J].中国教育网络,2013,7(9):56-57.

[9]朱惠娟.云计算及其在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4):105-107.

[10]郭峰.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在高校教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1]王佳隽.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虚拟化资源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12]SUSANTA N.A Survey on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ies[EB/OL].[2010-08-14].http:∥www.docin.com/p-71060472.html.

[13]赵建华.预防虚拟机蔓延的最佳方法[J].软件世界,2007(7):57-57.

[14]张勇,章苏静.对教育技术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28(3)289-292.

[15]白伟,李凤英.桌面虚拟化软件数据处理能力测试与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34(6)74-76.

猜你喜欢
桌面虚拟化机房
基于APP在线控制双挤出头FDM桌面3D打印机的研制
桌面云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桌面装忙
H3C CAS 云计算管理平台上虚拟化安全防护的实现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存储虚拟化还有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