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阿涩

2014-05-18 01:42肖晗图片阿涩设计宋海强
越玩越野 2014年4期
关键词:背包客旅行

文 肖晗 图片 阿涩 设计 宋海强

道听途说的阿涩

文 肖晗 图片 阿涩 设计 宋海强

中国最出名的旅行家?

这个“大帽子”盖给徐霞客好了,或者唐玄奘,总不会引起异议。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旅行家?

阿涩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一号。不单是众多驴友背包客、文艺小青年、有志大学生,就连坐在沙发上的阿公阿婆也在电视前跟随着阿涩的脚步,阅历世间美景,听阿涩讲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年龄分段中,16~45周岁的人定义为青年。阿涩今年45周岁,还算抓住了青年的尾巴——还没步入中年,阿涩已经宣告退休了。

是的,阿涩还很年轻。

在大多数人满足于高强度、高压力的白领工作换取物质生活的时候,阿涩开始背上背包,莽撞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当部分白领们把假期消费在旅行团中,开始尝试着享受度假时,阿涩已经将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成为了驴友的先锋。当少数中国人弄明白“旅行”和“旅游”的区别,真正地掌控自己的行程的时候,阿涩已成了知名的职业旅行家,并且把自己的旅行搬到了电视节目中、网络互动和书籍杂志上,让更多身不能至的人享受路上的洒脱与收获。

2001年,32岁的阿涩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上班族——在CBD,在陆家嘴,在天河,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挤挤攘攘,提着电脑包,擎着星巴克,解开衬衫的第一粒纽扣,在地铁车门关闭前最后一个挤进车厢。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生活是没有异议的——更多的人对此只剩下了抱怨。在这样的生活中,阿涩迷茫了:我今年才32岁,难道我要到了60岁还是这样挤在人潮中,然后平淡无奇地退休吗?

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个结果,阿涩认为在通向这个结果的过程中毫无乐趣。他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储蓄换成了美元,置办了几件“户外”的行头,开始闯世界了。

现在,我们来听阿涩的道听途说。

《越玩越野》专访阿涩

Top4x4:“外面的世界”跟自己想象的一样吗,最喜欢的是哪种处境和感觉?

阿涩: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其实走的越多,越不愿意事先去想象外面的世界。如同英文单词“偏见”(Prejudic)有“预判”的意思,预判就会让我们产生偏见。就像拍摄的照片,特写镜头不是真实场景的再现,最起码不是全面的。喜欢跟随着好奇心,随心而发,随意的、随性的。

Top4×4:最初有所设定吗,之后的旅程跟当初的设定有偏差吗,起初想过会成为一个职业旅行家吗?

阿涩:俺最初设计连续10个月走48国,结果到西班牙护照满了,大使馆不给护照加页,只完成原计划的一半。93天,走了24个国家。环游世界是俺从小的梦想。

Top4×4:像“老驴”进阶的过程是怎样的,都经历了些什么?

阿涩:首先“老驴”这种说法非常不喜欢,我觉得我不是。驴是一种蠢的、倔犟的动物的代替词,因为它跟旅游的“旅”是同音,刚开始的背包客给人的感觉是跟驴一样的,而不是一种愉悦的、有文化的、感知的、有文化的形象。

我更喜欢的是一个从参团旅游者到背包旅游,逐渐转向旅行、带有传播价值的媒体人、走遍世界的旅游记者、旅行家,这样的一个过程,代表着不同阶段的一种经历。

Top4×4:怎样能在不同语言、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和土地上游刃有余地探索未知?

阿涩:这个很简单:随心、随性、随意、随遇而安、节哀顺变、克己复礼……

Top4×4:旅途中遇到过哪些“奇葩”的人和事儿?

阿涩:2008年,我独自游览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火车上,被3个壮汉明火执仗地给抢劫了。金钱等身外之物都可以忽略不计,最珍贵的是相机里满满的照片和手机里的通讯录。不过我也收获了更有意思的“礼物”——一份当地警察局的结案书。这东西一般人拿不到吧?

同年,俺去斐济体验当地一家别具一格的水上运动——一匹马在海滩上飞奔,后面拴着绳子拉客人在沙滩上“冲浪”;另一个则是前面是摩托艇在海里转来转去,后面则是游客和一条大狗趴在一个充气垫子上,看谁先掉到海里。那天下午,天有些阴,由于南半球是反季节,当时也比较冷,第一项“人狗大战”我赢了,可“马拉冲浪”难度比较大,试了两遍都没成功,连手上的戒指也掉了。拍摄完之后我开始在沙滩上找戒指——当时正好是海水涨潮,在沙滩上找一个戒指无异于大海捞针。半个小时后,我让两个同事先回酒店,自己则留在海滩继续寻找。海水已经开始退潮了,一旁的酒店老板看我很执著,就给我一个大耙子,可就这样拢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找到。这时有个人走了过来——尽管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不时会有人来帮忙找一会儿,但直觉告诉我这个人没准会是“lucky star”。果然,在简单询问了戒指掉落的大致方位后,这位“lucky star”毫不费力地从沙子里把戒指捡了出来。

这不光是戒指本身价值的问题,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很大——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大海捞针”也能得到结果!

Top4×4: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了解别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阿涩:这很简单,就是尊重和平等,而且是通过真诚的方式来表现尊重和平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想去没去过的地方去了解别人的生活状态。这是旅行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换个地方吃吃睡睡。

为什么要强调尊重、平等和真诚呢?因为这3种态度可以凝聚成一个字:“爱”。有爱的感觉在,陌生人也会自然而然地跟你亲近,就算文化方面毫无交集,对方也能感受到我们和他们一样,不过是由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塑造出来了不同的文化载体。

Top4×4: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信仰、生活方式有没有某种巧合或相似,比如与气候、纬度等因素有关?

阿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是在气候、纬度、海拔这些相近的地方,产生类似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差不多。比如说整个热带的岛屿文化,北寒带的萨满教文化都是差不多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亘古不变的哲学。

所以我们说的不同地区的文化显著特征,所谓的不同的地区是它的地理位置不同,但是,实际上它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很相似,造就了人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都有趋同性。

Top4×4:行路对“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行路”与“读书”间的关系?

阿涩:作为一名职业旅行家,环游世界就是俺的工作。我很喜欢这个过程,也拥有无法衡量的收获。去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世界的看法肯定是在不断地改变的。

以前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不要告诉俺,您受过多少教育;请告诉俺,您去过多少地方。”俺斗胆篡改了一下:“不要告诉俺,您去过多少地方,请告诉俺,您对世界的看法。”

俺觉得,一位旅行者,他应该是知识的、社会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但是最根本的一点,他应该是思考的。正所谓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正是思考,形成了一位旅者的世界观。

Top4×4:到陌生的国家或地区,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情?

阿涩:和当地的一些情感的交流,在和他们交流中,留下深刻的触动。留下的这种印象的东西,珍藏下来,有时候一个人触景生情的时候,拿出来回味一下。

Top4×4:什么样的土地和人民会让人流连忘返?

阿涩:最难忘的是那些感动了俺的地方,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只要一个地方能感动了俺,这就形成了俺记忆中的memory(记忆),your memory is you,人们是靠这些memory来丰富自己生命中每一阶段的色彩。

Top4×4:不同信仰下的人民对待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阿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印度,因为人们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而且造就这种不平等的一种缘由是他们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他们只在同一个等级通婚,不同等级之间 是不可以通婚的,可怕的是人一出生就有了等级,而且重要的是这一辈子都是没法改变的。

在法国、拉丁区、德国、意大利、还有他们中间的瑞士,为什么火车从意大利开往瑞士总是晚点,从瑞士到德国或是从德国到瑞士都不晚点,德语区为什么那么有创造性,城市也很干净?一到了拉丁区看到人们生活的很松散,做事也会拖拖拉拉。到了法国会看到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对巴黎那么的热爱。巴黎是俺认为最浮华的一座城市,一个时尚的中心,人们穿衣戴帽的状态都不太一样。

不要告诉俺,您去过多少地方,请告诉俺,您对世界的看法。

在美国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人在那个地方自己治理自己才形成了这样的联邦,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政治体制。每个民族都保有他们自己的显著性。像美国这样,从本国跑出来的人,跑到美国,向往自由之地,最后成为了这样一种管理的方式。

Top4×4:国内外的“背包客”在旅行方式、心态及外在表现上有什么区别?环境又有什么区别?

阿涩:国内外背包客大致上都差不多,核心问题是花费不一样,花费不同造成消费的区域和消费的心态、消费的能力也不同。花费不同的核心就是汇率价值,美国人花一块钱等于我们花六块钱,背包客出去就会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造就背包客功利心的问题,国内外都看到过,走过一些地方就急于借此让自己出位、出名,然后赚得眼球,获得经济价值。背包客里有这样一种浮躁的现象。

环境的区别不光是汇率的问题,还有一个市场的成熟问题,在中国可能你走了一圈,设计一个远大的目标去完成它,回来后就会有媒体的采访、追捧,因为中国人走的还是比较少,这种现象容易发生。但是,在国外随便走了几十个国家,屡见不鲜,没有什么特殊性,除非你走遍了全世界,前一段见过这样的报道,否则的情况下,除非你在行走的过程中创造了超过行走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才有传播的可能性。

Top4×4:对目前的背包热现状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很多人向往“休学辞职去旅行”,这个话题已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阿涩:背包热以后会越来越热,对于是否是休学、辞职去旅行,不好去评价。我一直说旅行是一个人的私事。就像当初我们的父母一直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找一份好的工作,大家都按着这个去做了吗?主流或非主流一直存在着,总有人去选择主流,也总有人去做非主流的事情。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非常现实的,每一个人都要会为自己的选择、行为去买单,去负责。不过旅行是一个人的私事,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别人也是不道德的。

Top4×4:自己的社会价值是怎样在旅行的过程中体现的?

阿涩:有一句英文说得特别好,“I travel therefore I am”,我旅行因此我存在。让人们可以跟随俺的旅程,了解和认知这个星球。

Top4×4:做纯粹的旅人和做电视节目有什么冲突吗?

阿涩: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我的工作是电视内容的一部分,主要是成为一个线索,跟随我一起游览目的地。环游世界就是我的工作。

Top4×4:针对不同的人群推荐几个旅行目的地(如青年学生、新婚蜜月、白领休假、退休人士颐养天年等)

阿涩:多数市场当中都是这样去划分的,但对于我来说走的地方多了,没有男女老少的分别,更不会按他的职业、收入状况、退休与否来划分。我只有三个类别,去过那里的人、住在那里的人和想去那里的人。所以我的建议是,去没去过的地方,见没见过的人,做没做过的事。

我觉得让人们看世界是为什么?是告诉他,他活着,是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不是活在一个职业里,或者是活在眼前的这种社会。因为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不是眼前的这种生活。工作是为了谋生,但是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

Top4×4:针对现在很热门的“高端旅游”有什么看法?

阿涩:一听到“高端旅游”这个词儿,总是联想到头等舱、管家式服务……人们总是评论形式,却忘记理会实质。我一直都说,高价不是高端,那只是好舱位、好酒店、好吃好喝好下水、好山好水好无聊。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才是 High End . 一直觉得,这是人类站起来的原因,可以让思想高于一切。

Top4×4:今后有什么打算吗?还会继续周游世界吗?

阿涩:最近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这世界上有超过2 000人,游历过100个国家。有超过200人,造访过200个国家。有不到20人,走遍了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尚无一个中国人。我今年45岁了,正式退休,从此,致心一处,走遍全世界。

猜你喜欢
背包客旅行
小黑的旅行
赞!最小背包客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