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单季常规晚粳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

2014-05-18 11:03严冬晖
种子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秀洲区秀水穗长

严冬晖

(嘉兴市秀洲区种子管理站,浙江 嘉兴 314001)

秀洲区单季常规晚粳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

严冬晖

(嘉兴市秀洲区种子管理站,浙江 嘉兴 314001)

通过对比试验,综合各参试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嘉58、嘉66两个品种表现较优秀,可定为秀洲区晚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秀洲区;晚粳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应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好、适宜本区单季稻种植的晚粳稻新品种,进一步客观了解各品种在本区直播种植条件下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特引进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生产上的选用提供依据。现将试种结果总结如下:

1 试种概况

1.1 参试品种

除对照品种秀水134外,其余参试品种(系)均属新引进。从嘉兴市农科院引进的3个品种分别为丙1030、嘉58、嘉66,从秀洲区农科所引进的3个品种分别为JG5422、JG5165、JG5411,以秀水134作对照,共有7个品种。

1.2 试验实施经过

5月26日播种,6月17日移栽,每667 m2栽1.7万丛左右,每丛插3株左右种子苗,小区面积为13.3 m2,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操作均同天完成,试区内不防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

2 试验结果

2.1 产量

试验平均产量为562.352 kg/667 m2,JG5411产量最低,为520.980 kg/667 m2,比对照 CK(秀水 134)减产0.932%,其余5个品种均比对照CK(秀水134)增产。JG5165产量最高,为604.11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4.877%(极显著),其余4个品种JG5422、丙1030、嘉66、嘉58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97.843 kg、577.647 kg、560.390 kg、549.607 kg,比对照增产13.684%、9.844%、6.562%、4.512%,详见表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JG5165品种(系)产量极显著高于JG5411、秀水134,显著高于嘉58和嘉66;JG5422品种(系)产量极显著高于JG5411、秀水134,显著高于嘉58;丙1030品种(系)产量显著高于JG5411、秀水134;JG5165、JG5422和丙1030 3个品种(系)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嘉66、嘉58、秀水134和JG5411这4个品种(系)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新品种比较方差分析情况详见表2,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3.883 980 6。

表1 新品种产量比较表

表2 新品种比较方差分析

差异标准

2.2 生育期

7个品种始穗期为8月24日至9月7日,齐穗期为8月27日至9月10日,成熟期为10月19日至10月30日。7个品种全生育期为147~158 d,JG5422是147 d,JG5411是150 d,JG5165是155 d,秀水134是156 d,丙1030和嘉58同为157 d,嘉66是158 d,详见表3。

2.3 经济性状

7个品种间植株高度为 90.0~105.7cm,穗长为14.3~22.2 cm。每667 m2有效穗17.9万~21.3万,每穗总粒108.4~143.4粒,品种间结实率88.3%~95.6%,千粒重22.0~32.0 g,详见表3。

2.4 抗逆性

7个品种的3次重复均未出现倒伏现象,也均未发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现象。2014年属条纹病、矮缩病发生较轻年份,7个品种中有4个未发生、3个发生条纹病,株发病率为0.33%~0.64%,丙1030和JG5165的株发病率均为0.33%,对照秀水134是0.64%,7个品种全未发生矮缩病。

3 品种评述

3.1 JG5165

JG5165是秀洲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常规晚粳品种。产量604.117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一位,比对照增产14.877%。品比生育期155 d。

该品种表现:叶色稍比对照秀水134深,苗期苗体矮壮,分蘖力中等,株型较紧凑,株叶挺拔,植株稍高,穗数适中,穗型较大,着粒稀,籽粒饱满,后期灌浆快,青秀熟相好,外观米质优。品比株高105.7 cm,穗长16.6 cm,有效穗21.3万,成穗率74.2%,每穗总粒108.4粒,着粒密度6.4粒/cm,实粒98.4粒,结实率92.0%,千粒重 26.0 g。该品种条纹病发病率高(0.33%),矮缩病未发生。

3.2 JG5422

JG5422是秀洲区农科所育成的早熟常规晚粳品种。产量597.843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二位,比对照增产13.684%。品比生育期147 d。

该品种表现:叶色深绿,苗期叶长苗高,分蘖力中等,前期叶面内凹,剑叶叶面展平,株型稍松散,株高适中,秆粗包节抗倒,穗数偏少,穗长穗弯,着粒稀,粒型长,成熟一致,灌浆快,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后期秆叶桔黄色,谷粒色泽好,外观米质优。品比株高95.0 cm,有效穗17.9万穗,穗长22.2 cm,每穗总粒131.4粒,着粒密度5.9粒/cm,实粒121.4粒,结实率92.4%,千粒重32.0 g。该品种条纹病、矮缩病均未发生。

表3 新品种主要性状比较表

3.3 丙1030

丙1030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穗粒兼顾型中熟常规晚粳品种。产量577.647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三位,比对照增产9.844%,变异系数1.25%。该品种长势长,相同于秀水134,叶色稍比秀水134深,品比生育期157 d。

该品种表现:叶色深绿,苗期苗体矮壮,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株叶挺拔,植株稍矮抗倒,穗子直立,穗层整齐,穗数适中,穗型中等,籽粒饱满,千粒重高,后期青秀熟相好,外观米质优。品比株高 95.0 cm,穗长15.9 cm,有效穗20.6万,每穗总粒115.2粒,着粒密度7.2粒/cm,实粒110.1粒,结实率95.6%,千粒重26.6 g。该品种条纹病发病率高(0.33%),未发生矮缩病。

3.4 JG5411

JG5411是秀洲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偏早常规晚粳品种。产量520.98 kg/667 m2,比对照减产0.932%,居7个参试品种的最后位。品比生育期150 d。

该品种表现:叶色深绿,苗期叶长苗高,分蘖力中等,前期叶面内凹,剑叶叶面内凹,株型稍松散,株高偏矮,包节抗倒,穗数偏少,穗型较长,长粒型(长宽比3∶1),成熟不一致,灌浆慢,结实率不高,千粒重低,后期秆叶桔黄色,外观米质优,饭软味佳。品比株高90.0 cm,穗长17.0 cm,有效穗19.3万,成穗率81.4%,每穗总粒143.4粒,着粒密度8.4粒/cm,实粒127.5粒,结实率88.9%,千粒重22.0 g。该品种未发生条纹病、矮缩病。

3.5 嘉66

嘉66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密穗型中熟常规晚粳品种。产量560.39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4位,比对照增产6.562%,变异系数3.17%。品比生育期158 d。

该品种表现:叶色青绿稍淡,苗期苗体矮壮,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株叶挺拔,穗子直立,群体整齐度好,后期青秀,株高适中,包节抗倒,穗型中等,穗数适中,着粒密,灌浆慢,结实率不高,粒重中等,外观米质较优。新稻谷有一定轻香味,大米有较浓郁香味,烧饭时有浓香味,食味软、香、可口,有嚼劲 (称软香米)。品比株高101.3 cm,穗长15.5 cm,有效穗19.7万,每穗总粒128.8粒,着粒密度8.3粒/cm,实粒113.7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5.5 g。该品种未发生条纹病、矮缩病。

3.6 嘉58

嘉58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较穗粒兼顾型中熟常规晚粳品种。产量549.607 kg/667 m2,居7个参试品种的第5位,比对照增产4.512%,变异系数4.99%。品比生育期157 d。

该品种表现:叶色青绿稍淡,苗期苗体矮壮,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叶片光滑(称光叶稻),株叶挺拔,穗子直立,群体整齐度好,后期青秀,株高适中,包节抗倒,穗型较小,穗数适中,结实率较高,粒重中等,外观米质较优。新稻谷有一定轻香味,大米有较浓郁香味,烧饭时有浓郁香味,食味软、香、可口,有嚼劲(称软香米),储藏半年以上的陈谷大米食味同样软香可口。品比株高101.3 cm,穗长15.5 cm,有效穗19.7万,每穗总粒128.8粒,着粒密度7.8粒/cm,实粒113.7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5.5 g。该品种未发生条纹病、矮缩病。

4 试验结果

通过晚粳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综合各参试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嘉58、嘉66两个品种表现较优秀,可定为晚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米质特优是订单农业的首选,商品性能优异是今后水稻优质发展的方向,可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生产订单。

1005-2690(2014)09-0024-03

S511.22

B

2014-07-16

猜你喜欢
秀洲区秀水穗长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常规救灾晚稻品种秀水6545播期试验
不同年度优质晚稻品种比较试验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马丽设计作品
新常态下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
不能叫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