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凡 神性的空间造影

2014-05-21 06:46
艺术汇 2014年3期
关键词:神性观者艺术创作

于凡的雕塑作品中普遍存在着关于“无”或是“悲”等诸多感受,体现着对艺术最原本的思考以及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浪漫情怀。同时,他还通过形体语言和空间形式,赋予作品以主观遐想,作品中的隐喻性,是一种对日常思维和经验的拒绝,是对作品中梦幻结构和形式的处理。于凡将雕塑的空间性进行延伸和实践,注重作品的呈现效果,以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至高诉求。

于凡曾一直试图摆脱雕塑中对写实艺术语言的依赖,经过一系列观念化的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具体实验,他开始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精华。对他来说,现实的物象也只是个媒介,而他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个媒介,来呈现其内心的浪漫主义情怀。于凡通过雕塑作品中对“生活之外”的呈现,让观者发现,生活并非我们眼前所见。他认为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来超脱这个世界与烦恼,才能不断涌现出艺术创作灵感,从而接触到现实之外的区域。他认为现在很多的艺术家把艺术作为一种修行方式,而非去追求昙花一现。虽然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是个人的作品能够有人认可与接受,但他觉得生活还是相对简单些,才有更多的精力完成一个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

在于凡早期经验中,他认为不论是东方亦或西方雕塑,最初所承载的情绪是忧伤的,西方是为了服务于宗教,东方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人。今天的于凡则认为,雕塑包含了更广阔的寓意,不是仅仅用与主观情绪相关的词汇就可以概括的。而于凡所说的雕塑的神性,并非重新再去做神像,神性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程式化的形象里面,它存在于万物之中,可以通过雕塑把它表现出来。雕塑是高于现实的,它能够让观者从现实中抽离,进入雕塑所表达的情感世界,唤起内心的苏醒。在于凡精神世界里,对艺术与宗教的思考具有同一性,其作品中透露着他关于神性的探索。“我觉得艺术其实是一个神和人的汇合点。这种精神,或者说神性,是每个人身上原本就有的。我不想呈现物体本身,而是想唤起你身上存在的灵性或者神性。”

当然,我们在对于于凡的作品的超越现实的意义和这种非现实性的超越是以怎样的形式来体现的探究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了呈现这种形式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并非完全是作者的经历或者遭遇,还包括一种对概括性和提炼性的深入思考。这种思考好比柏拉图至于“理”、释迦摩尼至于“禅”,老子至于“道”。对于作品的超现实性,于凡这样解释:“如果雕塑不想模仿现实,就只有造一个现实。雕塑是最有利的形式,因为它是三维的,可以和现实同处一个空间,平起平坐。” 2000年以来,于凡通过自己独特语言和风格的具象雕塑,感悟到:“作品的题材和杯子是一样的,杯子是用来盛水的,题材也是一个容器。如果你的目的在于内容,像杯子里装的水一样,那就不能只看见容器本身。像老子说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题材、技巧、对现实模仿得像不像,都不是他最关注的。”例如作品中的马就被赋予了“容器”的含义,它可以表达很多人性和神性的东西。于凡的马大多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开始是体态肥胖的马,后来转变为身材秀颀的马。

作品《王荣国》(2003年)可以视为于凡雕塑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雕塑人物形象是一个普通模特,但因其形体体量巨大,细节精准周到,于是很自然地被赋予了崇高感。与以往和之后的作品都有所不同,非常具有写实性,自此作品以后,于凡就不再思考那些与我们国家雕塑的历史和现状、学院的发展有关的外在问题了,他开始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出自己对“杯子、容器”概念的隐喻和延伸。

2012年的“置上”展览,是对他自己过去十二年来艺术创作经历的一个总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十二年为一个轮回。所谓十二年一个轮回,是因为地支总计有十二个,每逢从子到亥结束后,会从子开始继续循环,周而复始。通过这次展览,他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置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字面意思,将作品放置于高处,在展览现场,由于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飘忽的感觉,所以将作品放置于白色底座上,好像飘在空中一样;另外一层意思是想体现一种向上的精神诉求,一种回归到神性的愿望。艺术是一种交流,创作时是艺术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当作品完成展出时,观众会和作品进行交流,同时,这也是观者与创作者的交流。

展览中出现了海军、白马、海军服等形象,这源于于凡的家乡——青岛,他把自己年少时对穿着海军服的水兵以及对海军服的情结,融入自己的艺术王国中,并折射出自己内心的浪漫情怀,因此就有了一系列以水兵为题材的雕塑作品。就作品《白马与水兵》而言,现实中,两者是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因为马在陆地上,水兵在海上。但这就是艺术的独特力量,能够将个人的主体观念用超现实的手法进行表达并以实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随着创作的深入挖掘,于凡越来越觉得雕塑不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物象,它属于空间性艺术。一个好的雕塑,它的能量可以辐射或改变周围的空间,雕塑并非其本身,而是营造出一种氛围,这个氛围可能才是雕塑真正要表达的内容。于是,雕塑通过它独具的实体性魅力,使观者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成为雕塑里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一个空无的状态。在2013年的《浮墙走音》展览中,浮雕与墙面之间,形体与展场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在展览现场,会出现一个这样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预想和最终结果的呈现会有所不同,于凡则认为这种不同也是艺术创作最吸引人的地方,艺术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在过程中,时常会有情感、灵感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就像探险一样,你隐隐约约知道目标在哪里,但在到达之前,会有意外、失落,也有惊喜。如果没有这些,整个过程会是很鼓噪、很折磨人的。”在艺术创作实验中,于凡运用中国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趣,尝试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汽车喷漆、唐三彩、青铜、玻璃钢等,来表现抽象的线条和形体自身光滑的表面,在经过多年的实验后他发现,关键点不在于引入色彩,雕塑语言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这看似简化了,实则使艺术内涵更加丰富,艺术创作过程也相对会变得更加复杂。作为影响中国未来雕塑走向的重要人物之一,于凡将继续探索并不断寻求精神世界里的主观表达与客观呈现。(撰文:邢佳)

猜你喜欢
神性观者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端午节观龙舟赛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春·遇见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沈从文笔下湘西形象的集体无意识解读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