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调搏术终止新生儿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2014-05-25 02:25陈明覃杰华吴嘉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室速心动过速特发性

陈明 覃杰华 吴嘉荣

食管调搏术终止新生儿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陈明 覃杰华 吴嘉荣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分支型室速(又称特发性室速)的一种,为临床相对较少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较少报道发生于新生儿。它虽然属于良性室速,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仍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多选用维拉帕米复律,但新生儿禁用此药。笔者采用无创的经食管调搏术成功复律新生儿室速,跟踪随访未见复发。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食管调搏术;新生儿

患儿男,出生21 d,咳嗽2 d,于2013年9月21日06:00入院,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入院后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超声检查示:卵圆孔未闭,左室功能正常。患儿于当日09:21心率增快至240次/min,心电图检查示: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aVR导联呈qR型,V1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3、V5导联呈rS型,QRS时限110 ms,未见明显P波(图1)。心电图诊断:宽QRS心动过速。由于新生儿有许多药物禁忌,用药须特别谨慎;静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均未复律。次日21:30,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后,在备有必要的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械的情况下,行食管心脏调搏术。当食管电极插入14 cm时,见振幅明显较高的3相食管P波后再深插入0.5 cm固定。食管心电图示:宽QRS后见3相食管P波,室房比例1∶1逆传(图2),时见心房率<心室率,R-P′间期逐渐延长,呈文氏型室房逆传(图3)。结合心电图的特点,此型符合起自流入道的左后分支处的室速,诊断为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随即予5 V电压、行S1~S1程控刺激,调搏频率至270次/min时,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图4)。术后行抗感染治疗未再发作,1周后痊愈出院;对该患儿进行跟踪随访,至今未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图1 患儿全览心电图

图2 室速发作时的食管心电图,可见1∶1室房逆传

图3 室速发作时的食管心电图,R-P′间期渐长,呈文氏型室房逆传

图4 经食管调搏术中由室速转为窦性心律瞬间的心电图

讨论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又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并非由药物或电解质等因素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根据发生部位不同,特发性室速可分为右室特发性室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其中右室特发性室速占70%[1];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可能与细胞内钙离子参与的触发激动和折返激动有关[2],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或精神紧张抑郁等常为诱发因素。心动过速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较少发生晕厥[3]。本例患儿持续发生室速长达36 h,未见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本病例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左室特发性室速,符合分支型室速的心电图特点,且呈间歇性1∶1或文氏型室房逆传;此类病例临床上较少报道。分支型室速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临床表现轻、预后较好。尽管它是一种良性室速,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仍然会危及患者生命。分支型室速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报道称其可被心房和/或心室程控刺激诱发和终止,符合折返机制,并由此推测其折返环位于左后分支浦氏纤维内[4-6]。维拉帕米能终止分支型室速,其通过阻滞钙离子内流,降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4期相坡度,抑制其自律性,减慢传导并延长房室结不应期,从而阻断折返[4];既可抑制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又作用于参与折返环的慢传导组织[3,7],但是新生儿禁用维拉帕米。本病例中患儿仅出生21 d,在其他药物不能将室速复律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了经食管心脏调搏术,最终超速抑制成功。临床上虽报道过特发性室速经食管调搏成功的病例,但患者多是成年人,婴幼儿的病例少见。

该例新生儿超速抑制成功的经验是:插入食管电极寻找最佳食管P后,继续深插0.5~1 cm,将刺激电压由低逐渐提高,终止室速。我们曾尝试对2岁患儿特发性室速行食管调搏,但未能成功复律,可能与电极插入深度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婴幼儿行食管心脏调搏术时,必须在配备相应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吸痰器、除颤仪等)的条件下进行[8],以免发生意外事件。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可以在相应的抢救设备齐全的前提下尝试行食管调搏术复律。

[1]熊辉,王梦洪.左室特发性室速伴室房1∶1传导1例报告[J].江西医药,2007,42(6):534-535.

[2]张义红.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418.

[3]孙艳辉,刘凤丽,李玉红.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特发性室速的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148.

[4]张若松,程佩萱,康曼丽.7例小儿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7):400-402.

[5]周旭,杨新春.希氏-浦肯野系统和室性心律失常[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3):293-296.

[6]吕铁伟,田杰,余更生,等.异搏定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小儿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3):56-57.

[7]马芷琴,杨健,李东升,等.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治疗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38-1639.

[8]陈丽萍,许以德.食道调搏术终止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1,20(1):68-69.

R540.4

C

1008-0740(2014)02-0148-03

2014-02-28)

(本文编辑:顾艳)

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20

528403广东中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心电科

陈明,主任技师,主要从事心电生理、小儿心电学研究,E-mail:195236166@qq.com

猜你喜欢
室速心动过速特发性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69》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一例室速患者床边除颤的护理进展
特发性腹痛一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