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交给未来

2014-05-26 12:32李媛媛卡卡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报馆报刊藏品

李媛媛 卡卡

当昨天的新闻成为今天的历史,当一张张泛黄的报纸成为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当散落在民间的报纸成为市井生活最好的勾勒者,老报刊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世纪阅报馆是由著名报刊收藏家李润波发起,在北京平谷区档案局鼎力支持下创办的老报刊收藏馆。该馆于2004年4月18日开馆。馆藏清代康熙以来历史老报刊和珍贵文献资料4000多种,60000多件,他所收藏的旧报刊,跨越了从清末到现在一个半世纪的时空。把历史交给未来,这是世纪阅报馆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李润波毕生的心愿。在桃花盛开的3月,《文化月刊》与您一同走进世纪阅报馆,走进李润波和他的收藏,聆听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回声。

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收藏的风云沧桑。稀世珍爱的藏品对于个人收藏家来说就如同生命一样珍贵,把藏品束之自己的高阁内府,其体现出来的可能仅是可观的经济价值,而让个人收藏成为社会收藏,其意义远远超出藏品价值本身,其社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将得到更有力地彰显,李润波无偿将个人收藏的老报刊捐献给政府,无疑为收藏的本质——为大众服务,为未来历史文化的传承做了最好的注解。

个人珍藏走进大众视野

2000年世纪之交,李润波突发奇想,把百年老报刊在世纪之交展示给社会,一定会引起轰动,名字就叫“世纪阅报馆”。打定主意以后,他便四处联系,但三年间没遇到合适单位。直到2003年来到北京市平谷区档案局,对方正在盖展馆,且苦于展品不足,于是双方一拍即合。2004年4月18日,在平谷区档案局的鼎立支持下,“世纪阅报馆”正式落成,馆藏清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老报刊4000多种60000多件。

老报刊是旧时代的缩影,很多我们先辈的生活信息都在那里留存,阅读这些老报,能够原汁原味地感受历史时空,因而参观者众多。十年来,世纪阅报馆已接待大量各界来宾,其中包括江泽民、王岐山、刘淇、孙政才、铁木尔·达瓦买提等。江泽民同志在参观报馆之后,兴致勃勃地为报馆题写了馆名。十年间李润波利用藏品,独立举办和参加联展40多次,如2005年12月参加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收藏精品展、2006年在厦门举办的老报刊珍品展、2008年4月在北京市委大楼举办的体育史料展等。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联络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新闻史料全国巡展”。

为了提高世纪阅报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对这些珍贵藏品的保护,2009年4月22日,李润波将其珍藏的全部老报刊藏品及相关资料,无偿捐献给平谷区人民政府。平谷档案局接收进馆后,对藏品辟专库保存,设专人保管。人民日报老社长邵华泽先生曾多次在不同会议上称赞李润波为中国集报界的领头雁,为中国报业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李润波来说,将这么珍贵的个人收藏无偿捐献出来,是否割舍不下,李润波对此作出了这样的阐释:“我对于个人荣誉利益没什么过多考虑,主要为藏品着想,因为藏品很珍贵,有的堪称国宝,这样的纸制品在常态下保存极为不利,为有效保护和更好地为社会发挥作用,所以我才决定捐献。我的条件就是对藏品拥有永久使用权。政府对此很重视,从去年开始每年拨30万专项资金,用于不断丰富藏品,而且现在还盖起了高规格新馆,年底即将迁入,届时世纪阅报馆将成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老报馆见证百年历史

老报刊记录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它每天都在连续地记载着社会发生的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老报刊正是因为忠实地记录着过去发生的事,才成为很重要的史料文献,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我们也许从史书著作中能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概况,可是很多事件都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和评说,而报纸作为当时第一手信息的采集记录者,为了提供更加详细的细节,比较客观真实地承载了社会历史变迁的全貌。

这些真实存在的文字资料,成为了历史研究的有力佐证。其中包括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邸报》、道光《京报》、咸丰年间《六合丛谈》、同治年间《中西闻见录》、《万国公报》、《申报》等稀珍之品。其中一些藏品为旷世孤品,如道光十九年“辕门省报”全世界仅此一件;道光时期的“奏报”、“抄发事件”举世无双;抗战爆发时上海出版的《大众日报》更是新闻史界闻所未闻的顶级珍品。有些收藏虽然不是孤品,价值却不在孤品之下,如世纪阅报馆所藏1912年1月1日至3月12日的《申报》,是见证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最详细文献史证,国内仅两个地方珍存,一是上海图书馆,一是世纪阅报馆。

十年来,最被史学家看重的是馆藏历史大事件报,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武昌起义”到“辛亥革命”期间最有影响的报刊及保皇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民报》等,其后如“五四运动”、“国共两党创建”、“北伐战争”、“五卅运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时期的报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关键时期几天的报纸,不仅囊括有国内主要党派和社会的名报,还珍藏有主受降国美国和战败国日本当天的要闻报。另如《人民日报》的三次创刊号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华北人民政府《人民日报》、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板》创刊号和1949年10月1日、2日报道开国大典盛况的《人民日报》,也都是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极高的珍品。世纪阅报馆被中国新闻史学会挂牌为“中国新闻史教学研究基地”,被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新闻史教学研究基地

世纪阅报馆几乎囊括了晚清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各种报刊,时间跨度之长,品种之全,可以说是新闻史学研究的宝库。研究老报刊不仅仅在于其珍贵的价值,更在于同一历史事件放在不同立场的报刊来对比,就会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来还原历史。在世纪阅报馆就有这样一系列不同立场或不同国家对同一历史事件做的报道。

晚清报

这段历史时期的珍品可从两个角度来看。从新闻史角度看,最珍贵的有“奏报”、“抄发事件”、“奏折”、“密折”、“秉折”,这些藏品本身就是“报”的一种,也是形成“官报”的珍贵资料。雏形报有道光十年至光绪年间《京报》、《宫门钞》、《辕门钞》、《阁抄》等。其中道光十年《京报》和天辅报房的《京报》为国家新闻史所未载,可补新闻史料空白。早期新闻报最珍贵的有同治到光绪年间《申报》、《新闻报》、《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大公报》、《时报》、《启蒙画报》、《北京日报》、《北京女报》、《正宗爱国报》、《京话日报》、《公言报》、《中国日报》等。早期教会刊物有1872年的《中西闻见录》、1877年《万国公报》及《益闻录》、《汇报》、《大同报》、《真光杂志》等。从社会史角度看,晚清官报也很丰富,从朝廷第一份真正意义的官报《政治官报》、《学部官报》、《商务官报》到《北洋官报》、《南洋官报》、《江西官报》、《黑龙江官报》、《甘肃官报》、《四川官报》等。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昌言报》、《知新报》、《新学报》、《集成报》,保皇派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创办的《民报》、《浙江潮》,同盟会员在国内创办的《国风日报》、《帝国日报》、《民舌报》、《晋阳公报》、《神州日报》以及《晋报》、《东三省日报》、《国民日报》等。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和整版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崩”消息的《神州日报》最为醒目。

民国初期报刊

民国时期报业已经相当发达,报纸的版式已经具有现代报纸的形状。最珍贵的有辛亥革命胜利那一重要阶段的《申报》、《时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诚报》,梁启超主办的《庸言》,蔡元培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旅欧杂志》,《华工杂志》,孙中山先生主办、朱执信等主编的《建设》杂志,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杂志》、《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报道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晨报》,“四一二政变”时期的国民党上海党部主办的《向前进清党专号》,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生活》、《革命军副刊》、红军时期的《红星报》、《少年先锋》以及北伐战争时期、红军长征时期征战双方的报刊。这一时期以1912年1月1日整版红印的《申报》、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蔡元培主办的《旅欧杂志》和红军时期的报刊最为耀眼。

抗日战争时期报刊

这一时期的报刊珍品较多,既有日军侵华时期在日本出版的侵华内容的画报,也有中国奋起抗战的各类大小报刊。抗战方面最珍贵的有共产党人车耀先主办的《大声》杂志全套,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群众》,国共联合创办的《救亡日报》,共产党江苏省委在上海秘密创办的《每日译报》、我党在延安创办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共产党人在法国巴黎创办的《救国日报》。最醒目的是“卢沟桥事变”时最先报道势态扩大的《北平晨报》,国共合办的《救亡日报》,特别是抗战胜利关键时刻报道日本投降和在投降书签字的国共双方大报。日本方面出版的从1914年攻打驻守中国青岛的德军开始,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时出版的八开画报及号外也是这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见证,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的报刊

这一时期的报刊从新闻史角度看,除《人民日报》两次创刊号、解放区大批新报诞生外,很少有稀奇之处,真正值得称道的是对重大战役的报道,因为这些战役是社会变迁的拐点,当年的报纸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世纪阅报馆几乎收藏有所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小报纸,最耀眼的当属报道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取得辉煌胜利新闻的共产党大报,尤其是彩色大报,对观众最有影响力。2006年12月曾将其中一部分放到国家博物馆参加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精品收藏展,引起很多观众的围观,尤其是当年经历过这些战争的老革命家、老军人,更是激动异常,勾起对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沉回味。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报刊

这一时期的报刊以新政协筹备到开国大典、外交关系建立和政务院成立为重点,几乎每天的大报都有。其中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召开和1949年10月1日、2日的《人民日报》及整版红色彩印的《大众日报》、《河南日报》、《胶东日报》等最醒目。这一时期大事件不断,从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日报社便接管国民党在北平的《华北日报》,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仅出版41期,人民日报社全部搬到北平,取消北平版。利用原有设备人力改出《北平解放报》。但也出版时间不长,到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日报》升级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为增加力量,将当时在北平出版的几家小报如《人民晚报》、《大众日报》等均予取消,合并到人民日报社。为对北平市民情况有具体报道,人民日报社专门组织出版了《人民日报北平新闻》4开版,共出版17期。对这一时期的大小报,世纪阅报馆都有部分或全套珍藏。

这些珍贵的新闻史料,对于研究中国新闻史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06年,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教授和平谷区委宣传部部长王晓光,揭下了盖在铜牌上的红绸,由李润波创办的世纪阅报馆,成为“中国新闻史学会教学研究基地”。把私人办的博物馆认定为国家级学会的教研基地,在国内尚不多见。史学研究基地建立后,每年都有一批批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北京高校的新闻系学生到此参观学习。为充分发挥老报纸的作用,2004年 4月18日起向社会开放。十年来,世纪阅报馆已经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观众几十万人,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传承发展需要后继有人

对于老报刊未来的史料研究工作,李馆长也有自己的一丝担忧,他说:“目前我感到最困惑的是后继乏人。因为这个学科太专业,一般本科毕业青年从接受培训到独立工作没有三年不行。学过新闻史专业的青年要快很多,但也要一年以上。事实上我在2009年以来一直在呼吁此事,但一直没有专人配合我工作。现在新馆即将投入使用,但接班人还没有确定好,最近因藏品需要数字化处理,安排了两个年轻人协助,但愿能稳定下来。这项工作最大的需求是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深入进去,以浓厚的兴趣为动力,不分昼夜地深入进去,才有希望成为未来报馆的真正主人。我已在两年前办理了退休手续,想停下来充充电,但不行,停不下来,停下来正常工作就维持不下去。就连最基本的为来宾讲解都有难度。问题的症结在于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方法。现在报馆后继发展有了较好态势,从去年起每年给报馆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征集藏品,补充新鲜血液,尽管金额不大,但毕竟能够收集到一二百件中档品位的藏品了。”

走向未来的文化名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为了发挥老报刊更大的社会价值,当地方政府已经建造一座特色文化中心,主体已经完工,内装修即将完毕,总面积1万平米,建筑投资1亿6千万,展馆分三部分,即世纪阅报馆、平谷通史馆、平谷民俗馆,各馆拟在2014年年底前开展。

新的世纪阅报馆将是个很好的平台,附属设施也比较先进,届时可以通过参观、学术研究、多媒体服务等多途径发挥其社会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以提高地方政府社会知名度,提升老报刊藏品在收藏界、新闻研究届乃至史学界的知名度,有利于藏品社会价值的深度体现。

猜你喜欢
报馆报刊藏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近代重庆地方政府的报刊出版活动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