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齐答的个案研究

2014-05-26 18:34原翠娜
文学教育 2014年4期

原翠娜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对一次语文课堂话语进行录音的方式,以课堂实录转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学生回答中,以齐答为主,齐答占学生回答的95%。根据参与人数和语言特征,把齐答分为四种类型。相较与个别回答,学生齐答问题的思考难度较小,不利于开拓学生思维,齐答为主的学生回答展示了中小学课堂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结合学生齐答和个别回答。

关键词:学生齐答 个别回答 齐读

课堂答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不可缺少的形式。通常根据参与答问的学生人数多少,可以将答问分为个别回答和齐答两种方式。齐答是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集体做出回答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经常被应用。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调查的方法,即研究者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对自然发生与发展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跟随小学教育的同学去金华一所小学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对其课堂进行录音。小学教育的同学每周四都会去该校进行一整天的见习,所以,任课教师所授课程是她的常规课程。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长城》。参与研究的老师教龄5年,研究受试的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0岁左右。整个语料收集过程持续40分钟,共获得40分钟的课堂录音。本研究的焦点在于观察、描述学生齐答类型、时间、长度,所以在分析时未采用复杂的统计方法,只计算各项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

二.结果与讨论

本次调查的课程是对《长城》这一新课程的学习,教师基本采取了课文阅读、字词识记、课文讲解这样传统的教授过程。

根据录音,我们对这堂课中的学生齐答和个别回答发生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并且计算了所占比例。学生齐答的次数达60次,比例高达95%,而个别回答的次数仅5次,所占比例为5%。可以看出,学生齐答占有绝对的比例,说明齐答是学生回答的主要形式。

根据参与人数和语言特征,把学生齐答分为四种类型。并对学生齐答的次数和比例,齐答话语的平均长度进行了讨论。

集体回答的类型有齐读、共同叙述、简单问题回答、附加疑问句回答。齐读有明确的要求,回答的平均字数在61个字左右,内容主要是朗读课文字词,全班同学都会参与,所占集体回答比例为22%;共同叙述没有明确要求,回答字数在7-10个字,参与者是学生和老师,所占集体回答比例为12%;简单问题回答要求不明确,回答的平均字数在3-4个字,学生主要回答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所占集体回答比例高达63%;附加疑问句问题要求不明确,大多数回答仅有1个字,参与人数仅有小部分人,所占比例有3%。

1.第一种类型是齐读,教师通常运用祈使句,以命令的语气,要求学生齐读课文。例如:一起来读下,17长城,预备起。这种清晰明确的指示线索表明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作为对于教师指示的响应,全班学生用一种夸张的声音(慢的语速和高音)读课文。学生们的声音是整齐划一的,教师通常不提供反馈,而会接着问另外一个句子。

通常情况下,合读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语文课文和字词,都是考试会经常考到,需要同学们熟记的知识。有时候,老师也会让同学们复述他刚才说过的内容。

合读在四种类型中,发生的频率不是最高的,但是长度是最长的。

2.共同叙述的主要特征是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共同回答问题,通常教师还会在最后一个字上提高声音。作为对于学生的反馈,继续讲下去。

教师: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多少米?

学生和教师:一万三千多米

3.简单问题回答是一种典型的IRF结构,在回答简单问题中,老师通常会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短的。当这个答案明显正确的时候,教师并不需要反馈。

教师:回去读过了吗?

学生:读过了

相较于合读和共同叙述,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学生都用正常的语速和声音回答问题,通常学生的回答并不整齐。简单回答的内容也没有合读和共叙那么重要,但是它发生的频率是最高的。

4.在附加疑问句中,老师并不会期待一个正式的回答。学生回答教师的程度很低,有时候,学生仅仅用“对、嗯”这样一些字词简单回答教师的问题,更有甚者,没有口头语言,学生仅仅用点头等动作回应教师的问题。对不对是用的最多的标签问题,通常标志着一个主题的结束,另一个主题的开始。

教师:你们读了这个导语之后,我们知道这整组课文都是讲什么呢?

学生:世界遗产

教师:第五单元三篇文章都是讲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对不对?

学生:几乎没人回答

教师:我们先看一下,第17课是讲什么呢?

学生:长城

教师在让学生读完第五单元的导语之后,问出第一个问题,引出第五单元整组课文讲的主题是世界遗产。第二个问题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补充,确认第五单元的三篇文章都讲的都是世界遗产,第二个问题是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再次确认,并没有实质意义。接着教师转入下一个主题,开始学习第17课。

三.结论

1.在学生回答问题中,齐答占有绝对的比例。相比较于个别作答,齐答的问题难度较低,多是对于管理性提问、记忆性提问的回答。致使学生的思维大多停留在浅层和近处,无法深入和拓展。齐答问题使学生极少有机会去寻找恰当的方法以探究发现知识,学生的回答以低认知水平的机械判断与记忆性回答为主,在课堂唱和、热闹之后,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能是浅薄思考的模糊痕迹。在热闹的课堂氛围的幕后,显露的是思维的肤浅、好奇心以及自我意识的渐行渐远。

2.在齐答的类型中,学生齐读在40分钟的课程中,占用了至少1/4多的时间,说明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据很大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考试为导向,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作为主要目标,教师语文教的主要是课文和字词,所以教师采用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文字词朗诵。

3.一节课中总是有许多问题,它们难易有别。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已经轻车熟路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齐答,无需浪费太多的时间。比如,在学习新知之前的一些复习题,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让他们以齐答的方式校对答案,仅在个别关键点上有针对性地提问,而用较短的时间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反之,对于有一定思考难度的、较为重要的问题,则应避免用齐答的方式回答问题。一则,学生的思考可能还有差异,无法齐答;二则,学生并非个个都有所思考,不可能齐答。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合理结合齐答和个别回答。

文献综述:

[1]唐慧彬.把握好齐答的时机[J].教学与管理,2010,(11).

[2]周圆亮.审时度势用齐答[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6).

[3]赵庆林.齐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6).

[4]王远庸.“齐答”也有讲究[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12).

[5]Tao Wang.Choral Response in two six-grad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 China:From discourse,pedagogical,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D].Harvard University,2005.

(作者介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