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做一回极客吧

2014-05-26 08:43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沃兹极客民工

魏宁

2014年4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到江苏常州参加了2014年中小学STEAM教育论坛。没想到,短短的两天,却颠覆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师原有的印象。还记得一下高铁,匆匆赶赴会场——常州市虹景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横幅,上面写着——“我们的口号是:让信息科技流行起来!”而当天晚上直到11点,在宾馆房间里还聚集着20多位热烈讨论技术的教师不愿散去。一位老师兴奋地说:“这样的会太过瘾了!往常出来开会,吃过晚饭早就打牌去了。”而据我所知,到这里参会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自费前来。

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老师们聚集在这里呢?两天的会议给了我答案。这简直是一场技术时尚秀:从各式各样的新式软硬件,到精彩至极的创意发明无处不在。而这个秀场的主角们更是让我感动——他们有的为了开发让学生喜爱的课程自费购买各种传感器板,有的为了省钱就干脆DIY并且放到淘宝去卖,还有的为了一个奇妙的点子和千里之外的同道热切讨论……我一时竟难以将面前的各位技术大咖和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群体联系起来,而他们又真真实实是学校中的普通一族。如何定义这些信息技术教师中的“另类”呢?我的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个词——极客,没错,只有这个词汇能形容这样的一群人。

当你听到极客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群什么样的人呢?性格孤僻?穿着老土?宅在家里?上网成瘾?不错,极客最早就是这样的一个贬义词。但现在的极客摇身一变,已经成了时尚、创意、前卫的代名词,甚至以极客为名的杂志(《Geek》)干脆成了一本时尚杂志。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些年来那些自豪地宣称自己是极客的人——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塞吉·布林、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特别是当大名鼎鼎的乔布斯加入了极客的队伍,更让极客成了时代的弄潮儿和千万青年追随的偶像。难怪《极客帝国》一书的作者安吉拉·萨伊尼预言:下一个撼动世界的力量来自极客。

但如果要让我举出一个代表极客精神的人,我会选择苹果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沃兹尼亚克。与乔布斯相比,沃兹尼亚克的身上才凝聚了全部的极客精神,说来简单,就是“为技术而痴狂,因技术而自信”。沃兹相信自己的发明能改变世界,在上世纪70年代,他几乎凭一个人的力量搞出了Apple I。沃兹也坚持让技术给自己带来快乐,哪怕有时候这种快乐是恶作剧式的。上中学时,沃兹就做了一个嘀嗒响的电子节拍器,伪装成炸弹放在同学桌上,结果自然是虚惊一场。与乔布斯天才的商业头脑不同,沃兹始终只是一个技术狂,此生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技术更加时尚、更有创意、更富刺激。

其实极客对技术的痴狂展现的正是人类对技术最本源的渴求。人类为什么需要技术?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芒福德曾提出过一个新颖的观点。他认为,远古时代的人类有着旺盛、充沛的心理能量,发明技术正是为了满足了人类所需的刺激、幻觉,让过剩的心理能量有一个宣泄的渠道。像人类早期的重要技术——取火,就不单单是为了取暖、烤肉,火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能产生致幻效果。试想着一群原始人,在洞口点燃一堆篝火,眼睛注视着火光,慢慢迷醉起来……

我熟悉的一个由信息技术教师组建的QQ群名叫“网络民工联盟”,在和不少老师聊天时,大家都苦笑说这个名字贴切地反映了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一身民工打扮、肩头扛着机器、干着脏活累活——恐怕是不少信息技术教师的标准形象。假如信息技术教师群体中能多一些极客,成为学校里的时尚一族,别人眼中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靓?酷?炫?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不再以“民工”自居,我们的内心将因技术而无比自信。就为了这个,让我们做一回极客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沃兹极客民工
沃兹尼亚奇:大满贯冠军与世界第一双丰收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沃兹尼亚奇 七载沉浮
“最帅医生”牵手“环球小姐”
当极客成为潮流
民工买保险
每个极客都是极品
让人惊叹的极客好点子
极客们的极生活
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