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信息科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简析

2014-05-26 13:14张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三网惠普试题

张汶

随着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考试”)改革的不断推进,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考试的结果也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申请国外大学重要的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近年来的试题,发现了值得探讨的一些问题。

试题分析的视角

对试题品质的评价,一般考虑8个方面,包括命题的目的性、内容的代表性、格式的规范性、表述的简明性、答案的确定性、题目的独立性、创意的公平性及测试的实效性。为简化评价角度,聚焦核心要素,本次试题分析的主要评价要点如表1。

一些试题有创新

一些试题力求灵活多变,考核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例1:对二进制数位权的深入理解(2010年试题)。

若在二进制整数1011的右边添一个0形成一个新的数,则新数的值是原数值的( )。

A.2倍 B.8倍 C.10倍 D.4倍

例2:将数据压缩与图像数字化的知识结合在一起(2010年试题)。

下图所示为16色、16×16分辨率的位图,某软件对其进行压缩的方法为:以“行”为单位,用“相同颜色连续出现的次数+该颜色名称”来表示。图中第5行,可表示成“4白3绿4白3绿2白”。当使用四位二进制表示某颜色连续出现的次数,每种颜色也用四位二进制表示,则第5行经压缩后占40个二进制位。根据此压缩方法,第1行经压缩后占( )个二进制位。

主要问题

1.试题的情景描述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存在差距,缺失学生视角

例3:关于惠普电脑与苹果电脑的差异(2011年试题)。

一位作家原来用的是惠普电脑,最近想改用苹果电脑。经过试用他发现:①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与惠普电脑的不同;②苹果电脑的上网、多媒体管理功能很有特点;③原先在惠普电脑里编辑的大量Word文档无法在苹果电脑上进行编辑。为此,他对是否使用苹果电脑犹豫不决。你认为应优先考虑的建议是( )。

A.设法寻找并安装可以处理Word文档的苹果电脑软件

B.将Word文档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再拿到苹果电脑上编辑

C.放弃使用苹果电脑

D.在苹果电脑上安装惠普电脑上用的Office软件,解决问题③

分析:首先,用“惠普电脑”和“苹果电脑”的描述本身就不严谨,所谓“惠普电脑”应该是惠普品牌的电脑,安装了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而“苹果电脑”则是安装了MAC操作系统的电脑。此外,在2011年,上海有多少学生了解苹果MAC操作系统,并使用过MAC操作系统上的办公软件呢?从没接触过苹果电脑的学生又如何去推测呢?

试题涉及苹果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离学生与教师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与学生熟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不同,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也不相同,通过题干的描述让学生选择看法或建议,我们认为“设法寻找并安装可以处理Word文档的苹果电脑软件”是一种做法,“更换操作系统”也未尝不可。试题中涉及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距甚远,就连任课教师对此的经验都相当有限,此类试题不适宜出现在全市性的学业水平考试中。

例4:(2010年试题)

有新闻说,上海市教育部门设想在全市中小学尝试使用电子书包,这一条新闻引起社会热议。关于电子书包的预测,有可能实现的是( )。

①电子书包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可能起到减少碳排放的效益

②电子书包可以减少一些同学对网吧的迷恋

③使用电子书包后,将取消课堂教学

④电子书包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例5:(2010年试题)

据报道,国家开始实施三网(有线电视网、电信、互联网)融合。以下关于三网融合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三网融合之后网络速度将快得多

B.三网融合之后电视频道的选择将更加丰富

C.三网融合之后远程教育将更方便

D.三网融合之后可以克服停电所带来的麻烦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均属于让学生去预测新技术应用的试题,考核学生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判断能力,这是个很好的设想。但是一般而言,预测技术应用的前景和问题是一个十分专业的领域,预测要基于对新技术的了解、基于对应用行业现状的了解、基于对技术应用动态的关注,才能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电子书包”是上海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研究和试验的项目,而2010年“电子书包”也仅仅只是在部分区县的部分学校的部分班级中进行试点,“电子书包”究竟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也尚未有定论。高一学生既不具备了解“电子书包”功能的条件,也没有亲身使用的体验和经验,凭空去猜想,如何能够预测?

而“三网融合”,本题中所讲的三网是“有线电视网、电信、互联网”,而教材却是“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公共电话网”(华师大版教材),“通信网、广播网、计算机网”(地图版教材)。概念不一致,给学生判断带来一定的障碍。此外,教材中关于“三网融合”的介绍也并未涉及该题中关于预测方面的内容,缺乏对预测对象的了解,学生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

2.科学性和严谨性问题

例6:题干描述不完整(2013年试题)

数据压缩是一种以减少数据存储空间为目标的特殊编码技术。采用数据压缩的方法对以下4个大小相同的文件进行压缩操作,压缩后最小的文件是( )。

A.xxkj.jpg B.xxkj.avi C.xxkj.mp3 D.xxkj.mpeg

分析:题目仅说明了4个不同类型的文件其原始大小相同,但对4个不同类型的文件进行怎样的压缩,4个文件是否采用相同的压缩技术,是无损压缩还是有损压缩,压缩成怎样格式的文件不明确,这些因素对于压缩结果都有不同的影响。endprint

例7:答案不确定(2013年试题)

小董想获取“云技术应用”的最新消息。以下想法合理的是( )。

①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最新报纸、杂志

②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最新信息

③听一些相关的专家讲座

④用手机群发短信,等知道的人回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此题中,小董想获取“云技术应用”的最新信息,关于“合理”方法,笔者以为①③④都可以是合理的方法。

例8:概念的使用不够严谨(2012年试题)

小明的笔记本电脑的IP地址为172.16.1.1,其结构如表2所示。

若小红的电脑与小明的实现本地互联,IP地址可以设置为_________。

A.173.16.2.2 B.172.17.2.2

C.172.16.2.2 D.172.16.0.0

分析:以上题干中“本地互联”的说法无论是上海市地图版教材,还是华师大版教材,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词,在题干中出现显得不够严谨。

例9:答案有歧义(2012年试题)

请阅读表3,理解信息和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表中由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字符串“10:00 MU 5105 BEIJING”,描述了某航班时刻表,这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数据表示形式。它既是数据又提供了信息,因此信息和数据的区别有时非常小,于是人们在日常交谈中混合使用术语“信息”和“数据”。事实上,信息和数据反映了一个事物的_______个方面,当它供人们使用时称为_______,当它供计算机使用时称为_______。

分析:此题答案是信息和数据。该题目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当它供人们使用时称为“信息”;当它供计算机使用时称为“数据”。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如果第一个空格填入“一”或“多”,第二个空格处填入“数据”,第三个空格处填入“信息”也是完全可以的,人们为什么不能使用“数据”呢?此题的答案并非唯一。此外,该试题考查的要点是区分“信息”与“数据”,但是纵观学习要求,关于“信息”并没有要学生区分“信息”与“数据”的学习要求。

例10:选项的描述不准确(2012年试题)

关于算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算法就是程序设计 B.算法的某些步骤具有不确定性 C.算法就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D.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分析:本题考查算法的概念,教材上关于算法概念描述是:“算法是解决某个问题的确定的有限的方法”,而本题中,作为正确的选项没有体现算法“确定的、有限的”特征,答案本身就不完整,不够准确。

3.考试内容超出学习要求

例11:(2010年试题)

1.计算机在网络中传输信息,必须遵守一定的通信规则,这种规则称为( )。

A.OSI参考模型 B.网络操作系统 C.网络协议 D.网络应用软件

2.因特网采用的主要协议是( )。

A.IPX/SPX兼容协议 B.X.25协议 C.TCP/IP协议 D.LLC协议

3.因特网采用的主要协议是( )。

A.POP3协议 B.点对点协议 C.串行线的Internet协议 D.TCP/IP协议

分析:以上这些试题在选项中出现的多个术语,如“OSI参考模型”、“X.25协议”、“LLC协议”、“点对点协议”、“串行线的Internet协议”等,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范围。

4.试题的考核目标与学科教学联系不大

例12:(2010年试题)

同学们为参观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很多建议。下面的建议中,实行起来难度较大的是( )。

A.带一个数码相机,将感兴趣的展馆造型拍摄下来

B.带一个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将各展馆中的电子资料拷贝出来

C.带一支录音笔,可以通过口述录音记录参观经过

D.带一台上网本可以随时查询电子资料,还有可能上网发布信息

分析:试题努力地体现2010年当年上海世博会热点,将情境引入试题的描述中,这样的想法很好,但在7月3日考试之前,大部分高一学生并未去过世博园,因此对题干中的描述缺乏感知。

该题需要判断哪个建议实行起来难度大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如果学生有某种设备,那么对他而言难度就低,但是不同的学生拥有的设备是不同的,即判断的标准首先就是不同的,正确答案设置的标准是什么?此外,选项B中“将各展馆的电子资料拷贝出来”,世博会上展馆是否提供这样的服务?选项D中“带上网本随时查询电子资料”,是世博会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还是学生自备无线上网卡?以上这些信息均不明确,学生该怎样判断这些建议实施的难度?题目和学科教学的相关性如何体现?

试题引发的思考

无论是万人瞩目的高考,还是一次学校的小测验,“试题要体现基础,难度适中,没有偏题和怪题”几乎成为每次考试共同的基本原则,也是命题最基础的要求。“体现基础,难度适中”体现了对试题把握课程核心要素与难度的要求,而“没有偏题和怪题”,则体现了对试题品质的要求。因此,考试试题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同时试题要更科学、更严谨,更具代表性和目的性。希望通过对试题的探讨,提高试题品质,使考试能为教学提供积极的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网惠普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成都市“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研究
惠普CEO辞任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黑龙江2017年将全面进入“三网融合”时代
湖南将全面推广三网融合
值得安利 ZUKZ2 Pro
三网融合不存技术难题,难在广电电信相互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