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多媒体,让中年级对话教学更具吸引力

2014-05-26 17:24潘志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听音句型单词

潘志琴

在很多小学英语公开课上,一些教师不太愿意选择中年级对话教学,因为觉得容量过大,学生来不急消化,习惯将对话处理成单元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将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先进行教学,结果到了第二课时的对话部分,学习难度降低了,很多对话学生一看就明白,缺少了吸引力,兴趣也降低了。

下面就以一课公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中年级对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讲授的是江苏版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7 Its late的A板块Read and say。对话涉及句型为:Whats the time? Its….What time do you…? I…at…/At….其中A板块的对话中出现了非整点的时间表达:seven thirty-five、seven forty、four fifteen和词组have breakfast。执教教师把A板块作为了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进行教学。作为第一课时,内容很多,但是学生在本套教材的3B的第四和第五单元已经学过时间为整点的句型和数字1~20,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借助多媒体,精选复习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片段1:

(1)教师首先在屏幕上播放一首二年级学过的小诗,因为每句末尾都选取了押韵的单词,学生朗读起来琅琅上口。

(2)请学生做小侦探,抓住闯红灯的驾驶员。开过的汽车尾部都显示三位数的汽车号码,汽车行驶的速度逐步加快。

简析:这位教师首先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小诗,复习了1~12的数字。接着以游戏的形式,请学生抓住闯红灯的汽车,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游戏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又和学生平时的生活所结合,非常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似乎身临其境。两个复习活动,从单个的数字到数字组合,从有规律的数字到无规则的数字组合,不仅有效复习了学生的旧知,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借助多媒体,搭建方法阶梯,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

片段2:

(1)lets think:教师引导学生比较twelve和twenty的关系以及发音区别,得出ty发音[ti],再设计不同的横线,请学生根据规律补充完整新的单词。在教学好整十数的新单词后,教师又设计了分层活动,如学完twenty,教师请学生试着说说23、27…;学完forty,教师给出4_,请学生自己来说说以4开头的两位数;学完fifty,学生已经能很熟练地独立说出两位数的英语单词。

(2)Lets talk:教师将刚才连线的时间再次呈现在大屏幕上,向学生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因为有了教师的解说,学生能听懂教师的问题,看着大屏幕上教师的活动,能初步说出自己的活动时间,为对话教学做了铺垫。

简析: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位教师没有让学生反复跟读、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学生从中找到整十数的规律,再过渡到非整十数的认识和朗读,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方法引导下,一次次体验到了成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突破了教学难点,为接下来的对话教学做好铺垫。

借助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整体阅读

片段3:

(1)听课文录音,圈出奶奶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中出现了:What time do you come home?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5点钟的时候,奶奶和老师分别对Mike说什么更合适?引导学生合理运用go home和come home。

(2)初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疏通对话。

(3)对话整体呈现在屏幕上,但是教师故意将奶奶的第一句话以空格形式请学生填空,因为第一句是Have breakfast,Mike.而这个句子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设计成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先听音,整体感知句子;观察图片,理解句子含义。第二步:从学生熟悉的bread入手,自然读出break的发音。第三步:再听音,请学生试着填写break_a_ _。学生根据已有的语音基础,不仅填出了单词,更在比较听音的过程中,将单词进行了记忆。

简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词组go home和come home,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解释,而是借助媒体,在屏幕上提供图片,让学生体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语言的不同。难点词组breakfast的突破,教师先让学生听音后,利用已知的单词进行了迁移,再运用发音规律和录音内容,请学生自己补充完整新单词,从音、义、形三方面进行了有效学习。整个对话教学过程,教师灵活整合了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减少了枯燥的讲解、朗读和拼读。

借助多媒体,用好对话材料,促进有效输出

片段4:

(1)教师首先请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特别是模仿奶奶关心的口气,读好对话。

(2)根据对话插图,请学生缺句填空,让学生整体回顾对话。

(3)询问同桌的作息时间,试着做出评价。教师先和学生示范,再邀请学生进行表演。

简析:教材提供的对话材料不仅是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载体,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的材料。在缺句填空环节,教师或者保留提问,让学生回答,或者给出对话中的答句,让学生提问,因为设计的空格针对的是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反馈。多媒体课件帮助教师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本课的所学知识。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即将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运用进行有效输出。教师考虑到学生本课为第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小任务,运用今天的主要句型请学生互相询问对方的作息时间,并提供建议和评价。因为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相关,学生当然有话可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听音句型单词
平远雨夜
单词连一连
典型句型大聚会
看图填单词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Playing with / i? /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有人
有人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