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06-01 10:43付跃波杨学东徐宝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脑梗死

付跃波 杨学东 徐宝林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付跃波 杨学东 徐宝林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2组(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研究组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ET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ET水平下降更显著;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64.0%;研究组综合疗效更佳(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ET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脑梗死类型,致残和致死率均比较高,发病后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和致死比率。通过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以丹参和川芎为主要配方的一种复合制剂,可通过有效拮抗血栓、抗凝等对急性脑梗死起到有效治疗。本文即就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进行探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2组,每组有患者50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为(57.8±6.3)岁;发病距离救治时间1~72 h,平均(31.7±4.8)h。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为(57.4±6.1)岁;发病距离救治时间1~70 h,平均(31.2±4.4)h。两组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别(P<0.05)。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依据第4届全国性脑血管病会议(1995年)上制定的相关标准诊断[1];排除偏头痛患者,具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所有患者均按照CSS(我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评分标准)[2]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轻度患者57例,中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13例。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甘露醇以及胞二磷胆碱等进行基础性治疗。

1.4.2 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瓶,国药准字H22026491,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按照200 mL/d,1次/天的方式用药;连续使用2周。

1.4.3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将20 mL丹参注射液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溶合后静滴使用,1次/天,连续使用2周。

1.5 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对两组治疗前后ET(血浆内皮素)情况进行测定:采集患者2 mL空腹静脉血,按照每分钟3000 r的速度离心后低温保存,并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然后统计结果并作比较。②对两组患者颅内是否发生出血做好观察,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次进行评价,同时,按照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度的评分情况判断治疗效果。进步:评分减少范围≥18%,且≤45%;显著进步:评分减少范围>45%,且<90%;基本治愈:评分减少范围在90%以上;无效:评分减少范围在18%以下;恶化:评分未减少且出现增加,增加范围在18%以上[3]。

1.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均使用χ2予以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式表示,用t检验,P<0.05为比较存在显著差别。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ET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ET情况比较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下降,但对比表明,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ET变化情况[p/(ng·L)]

2.2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64.0%,两组对比差别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对比(例)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多发和高危性疾病,一旦发病后,病情进展快,如不能有效和及时进行治疗,患者致残和致死的概率均比较高。选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活血化瘀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可对急性脑梗死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良好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丹参素和川芎嗪,应用后可通过对红细胞的聚集产生抑制,并改善血浆的黏稠度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同时,可对血小板的凝集产生有效的拮抗作用,能有效减轻血栓程度;用药后还可抑制脑组织以及脑血管的内皮细胞释放ET量,因ET是各种脑血管疾病的损伤因子,通过拮抗ET,可起到对血管的扩充作用,以此减轻脑梗死程度。另外,参芎注葡萄糖射液还能通过对抗氧自由基,对脑部组织起到保护,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并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同时,临床用药一般比较安全,患者用药后不会产生明显的副反应[4]。

本文选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甘露醇以及胞二磷胆碱进行基础治疗,其中50例患者(研究组)同时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另50例患者(对照组)同时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果存在较明显的差别。治疗前,两组的ET情况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ET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另外,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64.0%,对比差别也比较显著(P<0.05)。

综上可知,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ET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1] 官玲巧.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86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01):149-150.

[2] 陈知,甘振雄,谢朝晖,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2):14-16.

[3] 周松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J].现代预防医学,2011, 38(13):2656-2657.

[4] 贲立军.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243-244.

R743.3

:B

:1671-8194(2014)05-0184-02

猜你喜欢
葡萄糖注射液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仙茅苷、苔黑酚葡萄糖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的机制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