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天才赵元任

2014-06-04 18:38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赵元任当地人老乡

赵元任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而正是这“好玩”成就了他们的一番大事业。

故事教会我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也是写作的动力。很多同学写作文,只是因为这是一项作业。要提高写作能力,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那些优美的段落或者词语,并不是通过观察生活,有真情实感才去动笔把它写出来。赵元任先生之所以会那么多种语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对语言有兴趣!有兴趣,就会细观察,就会主动学习,学好它就不会是很难的事!

猜你喜欢
赵元任当地人老乡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老乡系列》之八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苏区老乡
赵元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法研究
“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