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

2014-06-05 15:31吴伟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
关键词:循证脑出血障碍

吴伟玲

(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9)

开展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分析

吴伟玲

(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对术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GCS评分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3±1.09)d,病死率为0.83%,再次手术率为2.5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对术后的意识障碍改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循证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意识障碍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并且随着饮食习惯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向年轻化发展[1]。该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昏迷等,发病较快且会产生意识障碍。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合理的护理措施也会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对120例患者开展了循证护理的干预方式,对手术后意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40例,其中女性162例,女性78例,年龄36~78岁,平均(51.3± 4.9)岁,平均收缩压为(202.1±7.6)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舒张压为(124.3±9.8)mm Hg,平均GCS为(6.13±0.34)分。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开展方法如下:①确定问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护理的相应问题为清理呼吸道无效、营养失调与体温偏高,结合问题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②资料搜集,利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寻找相关的研究和文献,认真评估资料的可行程度,获取临床护理技能的相应知识。③开展护理干预的方法,出现意识障碍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咳嗽能力减弱,需要长时间的躺卧休息,及时排除分泌物的功能减退,容易造成身体功能的二次感染,同时,此类患者在术后麻醉作用下容易引发呕吐症状,意识不清患者误吸概率增大。开展护理时协助患者翻身,对术中全麻,还没有完全恢复意识的患者,尽量采取平躺侧头体位,对正值恢复期的患者,翻身频率控制在2 h一次,动作轻缓的为患者叩背且辅助排痰。病情严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患者,给与吸痰护理,必要时切开气管辅助患者呼吸。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根据医师安排及时服用抗生素药物。患者发病阶段不但会产生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还会继发消化道溃疡,往往需要禁食水,长期的高热表现致使患者出现营养失调的情况。护理过程中需保证肠外营养的补给,采用静滴的方式开展,输液时合理控制剂量以1500~2000 mL最佳,病情稳定后可开展鼻饲流食,以低盐、低脂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定期对患者开展营养监测,合理调整供给的配方和剂量。体温偏高是影响预后效果的另一种因素,接受患者后定期开展体温监测,在37.5 ℃以下的患者不需格外护理,37.6 ℃以上者则需要开展适当的降温干预,可选择冰帽、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也可根据医嘱增加降温药物。降温护理的过程中,保证给予体液的补给,防止发生脱水情况。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判断意识障碍的改善程度。同时,观察样本的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再次手术率等情况,收集数据后开展比较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组间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S评分比较情况:两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后GCS评分均有所改善,干预组的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情况: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3±1.09)d,病死率为0.83%,再次手术率为2.5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

3 讨 论

血肿情况会在患者脑出血病症后30 min左右出现,持续时间长达7 h左右时,在血肿周围会发生脑水肿并且渗出血清。这一状态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引发并发症的概率增大,脑损害程度加深。病情危重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轻度障碍表现出昏睡、恍惚、清醒时间短,重度障碍患者突然昏迷,为医护人员进行有效诊治增添阻碍。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2],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3]。本次研究中针对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了循证护理的方式,经干预后患者的GCS评分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更佳,提示该种护理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对术后的意识障碍改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1] 杨贺霞,秀古拉·木哈买提别克.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46-347.

[2] 李建华.我国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9B):14-16.

[3] 曹述敏,陈德.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42-143.

R473.74

B

1671-8194(2014)29-0325-02

猜你喜欢
循证脑出血障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