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海洋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构想*

2014-06-05 09:39纪雅宁王初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宁德市宁德海域

纪雅宁,张 林,洪 专,王初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61005)

宁德位于福建东北部,北接浙江温州市,南连省会福州市,东望台湾,西临福建南平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前沿门户,同时也是福建北部和部分内陆地区直线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具有 “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大通道功能,起到承接融合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台湾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作用。

宁德市海洋资源丰富,所辖海域面积445.7 km2,大陆海岸线长1 046 km,拥有深水岸线110.36 km,岛屿538个,浅海滩涂总面积为2 700 km2,是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良好,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山海资源丰富。

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瓶颈,宁德海洋开发程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高铁及高速的南北贯通以及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的推动,宁德市海洋经济呈现厚积薄发的发展势头,后发优势明显,海洋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

1 宁德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提升为国家战略,福建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全面推进海峡蓝色试验区建设,宁德环三都澳区域处于福建东北翼,是区位、港口、海洋资源优势的汇集区,被列为国家、省重点开发区域。海西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宁德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宁德市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势的转变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空间。

1.1 海洋经济总量分析

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从2007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24.25亿元,5年增长2.58倍,占全市GDP的比重由18.93% 提高到24%。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崛起,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宁德现已成为海西经济新增长区域。

1.2 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宁德市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1年全市海洋三产比例为27.4∶28.1∶44.5,海洋经济呈现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列的格局。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5.1∶47.9∶47),第一产业明显偏高,第二产业明显偏低,说明海洋的开发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不够,从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内部来看,宁德海域使用基本上属于传统的渔业经济格局,岸线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新兴产业所占比例较小,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在渔业经济中以滩涂浅海养殖和近海捕捞占主导地位,而远洋渔业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层次,第三产业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比重偏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3 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宁德市目前海洋开发水平较低,海洋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总量占福建省海洋经济总量比重偏小。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对比见表1,数据表明,2010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增加值3 440亿元[1],宁德市海洋经济增加值179.3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5.2%。宁德市已利用海域使用面积354.7 km2,岸线长1 046 km[2],单位海域面积产值0.51万元/km2,福建省单位海域使用面积产值2.05万元/km2,宁德市单位岸线产值0.17万元/km,福建省单位岸线产值1.03万元/km。宁德虽是海洋资源大市,海域及岸线经济效益与福建省相比差距较大,对全省海洋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

表1 宁德市与福建省海洋经济统计数据

1.4 海域使用的结构分析

宁德市已利用海域总面积为354.7 km2,在已利用管理海域中,渔业用海面积最大,达296.3 km2,占全市已利用海域总面积的83.54%;交通运输用海8.6 km2,占1.35%;工矿用海面积为4.8 km2,滨海旅游用海面积仅0.18 km2,占全市海域使用总面积的0.05%[2],宁德市各类型海域使用面积及百分比如图1所示。

图1 宁德市各类型海域使用面积及百分比

各类海洋产业对海域资源的利用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的差异,海洋渔业属于传统第一产业,占用海域资源多,经济效益不明显,应加大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有效地利用海域资源。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属于占用海域资源少,经济效益高海洋产业,工矿用海属于海洋第二产业,经济效益也较高,应作为大力提倡的发展方向。

2 宁德海洋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布局

2.1 发展目标

根据相关涉海规划所制订的宁德海洋经济发展目标,至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750亿元,“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超过30%,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3%,占福建省海洋经济增加值10.27%,海洋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6∶52∶42。至2020年,全市海洋增加值达1 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占福建省海洋经济增加值达12.47%。海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调整到5∶50∶45[3-4]。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指标见表2。

表2 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目标的指标

2.2 发展重点

为贯彻海西经济区战略布局的定位和要求,宁德将着力构建五大海洋产业基地,分别为新兴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和现代渔业基地,力争使宁德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根据2015年及2020年发展目标及地方特色,宁德市将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船舶工业等行业,使其成为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和滨海旅游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以临港工业、现代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同时培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2.2.1 临港工业

依托富集的深水岸线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内外重化工业向沿海转移机遇,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大型装备、船舶、能源和高端制造产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石化项目,特别是跨国化工企业、台湾石化企业,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充分发挥宁德船舶制造、电机电器制造、汽摩配件制造已有优势,加快提升宁德装备制造业。按照大型化、集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整合船舶业资源,支持造船企业开展兼并重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造船企业,加快构筑以造为主、造修并举、配套产业协同发展的船舶产业体系。依托环三都澳区域港口资源和产业基础,整合港湾资源、大力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依托临港工业、商贸企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2.2.2 滨海旅游业

充分发挥 “海上仙都太姥山”“海上天湖三都澳”“亲水天堂白水洋” “万古石臼白云山”“水墨杨家溪”“梦幻黄金海岸”等山海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闽东北亲水游和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加快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把本地旅游精品融入海峡旅游品牌,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强同周边及台湾地区的旅游协作,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湾城市旅游综合体。

2.2.3 现代渔业

提升现代海水养殖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广生态安全、高效集约的海水养殖模式,坚持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相结合,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积极拓展浅海湾外养殖、深水海域底播、健康循环水养殖。推动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实现由内海养殖向外海养殖转移。

在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基础上,努力拓宽海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扩大贝类、藻类、低值鱼类等大宗产品、低值产品的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重点建设海上游钓公园和观赏鱼养殖基地,发展 “水乡渔村”等观光渔业。

2.3 发展布局

围绕海西发展战略的部署,坚持陆海统筹、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海岸、海岛、近海、远海、辐射山区的梯度开发,宁德市着力构建一环、一带、四区的海洋经济聚集区和蓝色产业带。

一环即环三都澳海洋产业聚集圈[5],主要包括宁德主城片区、漳湾片区、赛江片区、溪南片区和东冲片区。环三都澳依托深水港发展临港工业,带动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的集聚,增强辐射能力,逐步向海延伸。

一带即沿海蓝色产业经济带,宁德市4个沿海县区贯穿南北,以城市化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为突破,形成三都澳、白马港、福宁湾和沙埕港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建设以现代城市、工业、旅游、物流为主要特色的蓝色经济带(图2)。

图2 宁德市海洋经济战略布局

四区即三都澳、白马港、福宁湾和沙埕港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

三都澳海洋经济区包括三都澳海域、溪南半岛区域,按照 “临海、环海、跨海”三步跃升梯度开发,打造临港先进产业基地、现代港口物流中心、滨海旅游胜地、海湾宜居新城。

白马港海洋经济区包括福安市赛江两岸和湾坞、下白石两个半岛。主要有赛江船舶修造集中区、湾坞冶金机械制造园和湾坞物流园区等。

福宁湾海洋经济区包括霞浦县城,三沙港、东冲半岛和福宁湾海域。建设闽东新兴的先进产业基地、对台贸易基地、特色休闲中心、生态宜居新城。

沙埕港海洋经济区包括福鼎市沿海的睛川湾、沙埕港和大俞山海域,以闽浙边界工业区为载体,发挥长三角前沿平台优势,建设闽浙边界先进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度假旅游城市。

3 结束语

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围绕着 “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的主题,构建一环、一带、四大海洋经济聚集区和五大基地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海洋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协调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实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750亿元,海洋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6:52∶42,2020年全市海洋增加值达1 800亿元,三产比例调整到5∶50∶45的发展目标。

[1]伍长南 .福建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90-96.

[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南方片区四省用海需求分析报告[R].全国海域使用管理总体规划研究(908-02-09-02),2010.

[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宁德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R].2012.

[4]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R].2012.

[5]宁德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2008-2020)[R].2008.

猜你喜欢
宁德市宁德海域
同享好时光
遗落海域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宁德核电站火灾事故的情景构建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