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问题

2014-06-06 16:20郭茹
卷宗 2014年4期
关键词:党内民主斯大林启示

摘 要: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无产阶阶级党内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纵观其历史,却始终未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党内民主制度。这与斯大林时期个人集权制盛行是分不开的。斯大林上台后将列宁时期的民主作风和民主制度破坏殆尽,致使党内民主发展缓慢,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名存实亡。导致这些问题既有斯大林自身原因,也受苏联当时的历史因素与客观因素制约。反思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问题,可以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党内民主建设提供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斯大林;党内民主;问题;启示

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可以说是党的生命。而实现党内民主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党,领导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则。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组织创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明确规定党内实行民主制的原则。如:由民主选举产生党的各级领导人;党的权力中心在全党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党中央委员会是党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而不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党的领导机构应该定期向党员和党代表大会汇报工作, 接受审查。然而这些原则提出并不能代表党内民主制度的建立。党内民主制度是一个包括党员基本权利保障、党内监督机制和党的会议制度等具体内容的综合体系,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纵观苏联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自始至终苏联都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党内民主制度。而究其原因,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停滞不前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斯大林时期党内个人集权制盛行

斯大林上台后将列宁时期的民主作风和民主制度破坏殆尽。在列宁时期,虽然并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但当时苏共党内民主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如:党员可以在党代表大会上作观点不同的副报告;在党中央重大决策发生意见分歧时,可以将重大的分歧问题交付全党讨论表决;普通党员可以而且质询领袖等。但到了斯大林时期,党内却逐渐由集体领导转变为个人拥有诸多权力,党内民主也就停滞不前了,苏共由此也逐渐成为一个封闭的、死寂的、缺乏活力的政党。

斯大林时期党内民主发展缓慢。尽管斯大林上台后多次强调要发扬党内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密切党群关系,但他所宣称的发扬党内民主,多强调的是党的集中、纪律、统一,却把党内民主、说服教育放在从属的位置。而且,他认为实行党内民主是有条件的,其内部条件是发展工业,使工人阶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断增长;外部条件是保证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没有这些条件,“党内民主是不可思议的”。这其实是为限制党内民主提供了借口。

斯大林时期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名存实亡。俄共七大之后,党中央的直属机构只有书记处,但并未设“总书记”一职,由斯维尔德洛夫担任其负责人。负责人除负责秘书事务外,还兼任组织工作。斯大林上台后,俄共(布)设立总书记一职,第一任总书记由斯大林担任。他不但集三要职于一身, 而且另外兼任六部委负责人。由此,斯大林开始为其在党内实行个人集权制奠定了基石。斯大林时期党内会议制度破坏严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最基本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也没有按时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最初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后来在列宁时期,即使由于战争等因素,党的代表大会也都尽量按时召开。但在斯大林任总书记期间,党代会中只有十三大和十四大实行了年会制,其余都没有按时召开,其中相隔时间最久的18大和19大之间相距13年。而对比更鲜明的是列宁时期,会议中民主之风盛行,与会成员可以就各项决议自由发表意见,会场内讨论热烈;而在斯大林时期,党的各项会议大多只停留在搞形式和走过场,更像是“导演的戏剧”。

2 斯大林时期党内个人集权制盛行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党内个人集权制盛行与斯大林的个人因素密不可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虽然在其上台之初与反对派的论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他并不是通过这些论战探索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生产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只是一味的压制不同的声音。甚至在日后发起“大清洗”运动,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大清洗运动之后,苏共党内民主荡然无存,高度的个人集权制也就为苏共日后的历史厄运下埋了祸根。

在斯大林执政的30年中,个人集权制盛行固然有斯大林个人原因,但是也受深刻的客观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制约。首先,俄国的封建专制传统历史悠久。虽然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其建立基础并不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封建专制的历史遗留因素在苏联建成后仍然存在。而这种封建专制因素在苏联共产党内部必然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列宁时期虽然民主氛围浓厚,但当时并未建立一个健全的民主集中制,这就为斯大林时期的个人集权埋下了隐患。尤其是1921年俄共十大时,列宁提议立即毫无例外地解散一切不论按何种观点组成的派别, 禁止任何派别在党内活动,从而开启了“党内无派”的历史阶段。自此,党内逐渐形成了俯首听命,服从上级的风气,而列宁时期那种与会者认真研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提出批评或建议的现象逐渐消失。“党中央是正确的”这种盲从附和的盲目服从的党风,更是在斯大林时代发展到了顶峰。斯大林就是党,是真理的化身,谁批评党,谁就是反党、反革命。这就为“斯大林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向“个人独裁”走去留下了空间。

3 斯大林时期党内个人集权制盛行的启示

3.1 完善反映渠道与监督渠道,健全民主决策机制

纵观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问题,不难发现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否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并领导和支持人民行使手中的权力,这是它能否经得住考验的关键所在。正如中国一句古话,得民心者的天下。所以,一个政党是否有完善的反映与监督渠道,是关系到到这个党的进步与发展的问题。一个经得住考验的政党,必然是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外部,都应提倡批评自由,言论自由。批评可以发现问题,使错误和缺点得到指出。通过批评,可以改正错误,促进一个政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如果没有言论自由、批评自由,这个政党就失去了活力。苏联在斯大林执政前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这是斯大林时期个人集权制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党内应该建立完善的情况通报制度,反映制度,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前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才能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2 调动党员与群众参加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性

分析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问题,历史证明,重视调动党员与群众参与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性,就能扩大党内民主,党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和挫折。调动党员与群众参加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性,有利于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党内事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使党的会议不至于沦为重形式、走过场的表演。

4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防止个人崇拜

回顾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问题,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破除诸如“凡是领袖的话都是正确的”此类思想,破除对领袖的个人崇拜,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如何进行我们党内的民主建设。将党内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建立集体决策的领导机制,用以预防个人崇拜的发生,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努力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上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2]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3] 尹彦.列宁时期的民主[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2003.

[4] 刘长江. 党内派别、政治对抗与党内民主——以苏共的经验教训为例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03)

[5] 樊玉生.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胜利的政治保证——由斯大林专制认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J].世纪桥.2010(03)

[6] 祁利刚. 党内民主与苏共衰亡[J].求实,2005(09)

作者简介

郭茹(1989—),女,山西阳泉人,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12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党内民主斯大林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对禁止“妄议中央”,干部有哪些顾虑
禁止“妄议中央”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行性
不准“妄议中央”≠压制党内民主
构成“妄议中央”有何条件,有何危害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