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2014-06-09 17:47刘超胡妙妙王梦霞
水运管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增加值新区预测

刘超++胡妙妙++王梦霞

【摘 要】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选取2004―2012年海洋经济增加值为原始数据,利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3年海洋经济的增加值。同时,针对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舟山群岛新区制定合理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有利参考,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舟山群岛新区;GM(1,1)模型;海洋经济;增加值

随着国家“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关键点。舟山群岛新区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其功能定位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增长极。为实现《舟山群岛新区规划》提出的“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针对未来发展态势所产生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背景下,舟山市海洋经济迅猛发展。2012年,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达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为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6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增长252%。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与2011年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总产值达亿元(占滨海新区经济总量的54%)相比,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远不及天津滨海新区,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1.2 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

2011年,舟山群岛新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6.09亿元、第二产业344.82亿元、第三产业344.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10.9%和13.0%;三个产业结构比重从2006年的12.3∶41.6∶46.1调整为9.9∶45.1∶45.0。2012年,舟山群岛新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3.05亿元、第二产业385.42亿元、第三产业383.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12.3%和9.1%;三个产业结构比重为9.8∶45.2∶45.0。舟山群岛新区三次产业结构呈不断优化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长但有所控制,基本与第二产业保持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和升级,这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3 新型海洋产业群将成为拉动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

舟山群岛新区依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学院以及其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其中,海洋生物、海水淡化、风力发电、海洋工程等新型海洋产业迅速崛起。

2010年末,舟山市海水淡化能力已达43 350 ;2011年,在舟山投产的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承接并完成了中海油“海洋石油942”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修理业务;2012年,舟山市10个海洋生物项目被列入重点推进建设项目库,同年,舟山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销售规模达3亿元。按照《舟山市风电发展规划》初稿,到2015年全市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87万kW,其中近海风电场可达60万kW,到2020年舟山市风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182万kW,近海风电场约150万kW。

虽然新型海洋产业群将成为拉动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其经济地位不突出,缺乏高科技人才和相关专业人士,产业发展缓慢。

2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预测

2.1 预测模型确定

灰色预测模型由于具有建模信息少、运算方便、建模精度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是处理小样本预测问题的有效工具。本文利用该模型对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进行预测分析。

2.2 数据选取

根据2004―2012年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的统计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具体数据见表1。

2.3 预测分析

利用上述原始数据作累加处理,代入响应方程,最后得到灰色预测模型:

x(1)(k+1)=1 005.781 €?e0.168 7 k-861.981

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预测值、相对残差和相对误差等结果见表2。

根据GM(1,1)预测模型检验公式,得出S2=,S1=;对模型进行评价:方差C=0.084 6<0.35,小误差概率P=1>0.95,精度等级一级。因此,灰色预测模型是海洋经济增加值最为理想的预测模型。

3 发展建议

根据上述预测分析,舟山群岛新区从2013年到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时,海洋经济发展呈明显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增加值将突破1 000亿元。在海洋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应考虑到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提出针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3点建议。

3.1 遵循一项制度,坚持二项原则,把握三个统筹

舟山群岛新区应将海域使用权审批管理制度纳入其规范海域使用的法律体系范围内,并向国务院提出申请赋予立法权,独立建成一套完整的地方海洋法律,以维护地方海洋权益及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坚持“遵守可持续,首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原则。应坚持海洋综合管理的原则,以海洋经济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发展战略、政策、规划等行为,在统一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的体制下,对舟山群岛新区所管辖海域的空间、资源、环境和权益实施协调管理,实现海洋资源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和谐环境的新型发展模式,提高海洋经济内在潜力和竞争力。

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把握3个统筹。首先,统筹协调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海洋经济发展初期,必须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纳入经济成本预算中,建立经济、环境、社会利益平衡机制;其次,统筹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在海洋经济发展初期,利用陆域经济带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后,统筹立法和规划与实践之间的协同,保证每一项实践前期均有科学的立法和规划,凡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并且在不触犯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鼓励新区先行先试,使法律实施在新区建设中机动灵活化。

3.2 推进海洋科技应用,构筑海洋技术堡垒

引进海洋科技人才是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科技的重要切入点。应根据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的特点,引进对口的海洋人才,鼓励海洋人才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的交流和合作,并同时发展新一代海洋人才,加大对浙江海洋学院及其他涉海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资金、设备的投入。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实现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前提。加强科研成果扩散渠道的构建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设的价值所在,有利于实现舟山群岛新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普及和互享,进而带动海洋经济科学、快速发展。

3.3 树立正确的海洋经济价值观

发展海洋经济,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海洋经济价值观,要加强海洋资源获取者的自我约束力和海洋自我保护意识,不可盲目用海、围海、填海,避免粗放型、掠夺型的资源获取方式。积极做好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保护工作,坚持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海洋经济应从“拼资源”向“拼技术”转变,在提升海洋资源型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也要发展海洋非资源型产业。

依托现有的渔业特色,寻求“渔业资源节约型、海洋环境友好型”的新出路,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及海洋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的作用,严惩和严罚破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上述论证得到的灰色预测模型方程,对2013年至2015年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增加值进行预测,结果见表3。

猜你喜欢
增加值新区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
预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