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整合及有效衔接的研究

2014-06-09 14:19张鹏飞李正生陈丽君孙业林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基础性机械加工实训

张鹏飞,李正生,陈丽君,孙业林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基于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整合及有效衔接的研究

张鹏飞,李正生,陈丽君,孙业林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通过对机械加工基础技能实训现状分析,确定教学改革新思路,将车工实训、铣工实训、磨工实训进行整合并有效衔接,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与现代制造技术相衔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为其后续学习及技术提升奠定基础。

机械加工基础技能;实训整合;有效衔接

机械制造业人才成长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高职院校的基础培养阶段——毕业后到企业积累工作经验阶段——技术专研与创新阶段。在此成长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基础培养是关键。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对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以典型产品零件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学生刚刚接触产品时,对零件的加工还不了解,根本无法参与生产加工,在这个阶段要寻求一种“既适合学生实践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零件非常困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有难度,因此,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要加大基础性实训教学力度,明确基础性实训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基础性实训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现状分析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技术已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原因之一:大家都一味去追求先进制造技术,希望能尽快培养出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忽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都必须经历的基础性实训阶段。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怎能成就高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对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普遍重视不够,而且有些教师也存在这种错误观念,致使很多学生受到错误的引导,在基础性实训过程中不认真,导致学生基础差、基本功不扎实,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与技能的提升。原因之二: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仍然采用以独立零件加工作为工种实训的教学主体,各工种之间脱节,不能有效衔接,导致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不够。其实,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工种在技术要领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只要合理地运用,对技术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同时,一个机械零件的加工涉及到很多工种,且各工种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基础性实训过程中有必要将其进行整合及有效衔接,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重要。

二、调整师资结构,打造“一专多能”教师团队

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技工学校或技术应用型中专转型的,校内均有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训教师队伍,但这批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普遍年龄比较大,已逐步进入退休阶段,而年轻教师大部分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学校的,虽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但因参与生产实践较少,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远落后于老教师,因此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普遍出现断层,使得实训师资队伍的技术力量在逐渐退化,因此,要加大对年轻教师技能的培养。

由于各高校基础性实训教师十分匮乏,有的学校到企业去引进具有高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来担任基础性实训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机械加工生产经验,但他们的技术特长往往仅局限于某一工种,且对先进技术及先进教学手段的适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基础性实训的整合及有效衔接,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尽快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实训教学团队。而对于这支全新教学团队的建设,各高职院校除了要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外,还应打破学历界限,在本校学生中遴选一批参加全国或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受过专业训练、技术水平高的优秀毕业生,对其进行重点培养,毕业后留校担任基础性实训教师,这批实训教师是最有可能快速成长为真正“双师型”教师的群体。

三、优化实训教学内容,调整实训教学模式

先进制造技术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教学,也随着行业的发展需要重新定位,不能再以独立的技能训练为学习目的,而应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对各工种及先进制造技术进行有效衔接,以典型产品零件为实训教学载体,将车削、铣削、磨削等实训进行整合并有效衔接,划分若干实训任务按其工艺顺序逐一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进行基础性实训过程中,了解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流程;营造产品零件生产氛围,培养学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演示教学及学生动手操作训练的讲练结合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各工种的技术特点、加工范围,为后续先进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实训教学组织与实施

以“轴类零件加工”实训项目为例,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组一名指导教师,每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采取并行交替的实训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缩短实训周期,提高实训效率。

表1 机械加工基础技能实训实施细则表

周次时间节次内容课型第三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2磨床、铣床结构介绍及操作安全3-4A组:磨床操作演示及训练B 组:铣床操作演示及训练5-6A组:铣床操作演示及训练B 组:磨床操作演示及训练1-2磨削、铣削加工工艺特点3-4A组:外圆磨削操作演示B 组:铣刀安装、平口钳校正、分度头校正操作演示5-6A组:铣刀安装、平口钳校正、分度头校正操作演示B 组:外圆磨削操作演示1-2A组:外圆磨削操作训练B 组:铣刀安装、平口钳校正、分度头校正操作训练3-4A组:铣刀安装、平口钳校正、分度头校正操作训练B 组:外圆磨削操作训练5-6A组:外圆磨削操作训练B 组:键槽铣削操作演示1-2A组:键槽铣削操作演示B 组:外圆磨削操作训练3-4A组:六角铣削操作演示及训练B 组:键槽铣削操作训练5-6A组:键槽铣削操作训练B 组:六角铣削操作演示及训练1-2A组:六角铣削操作训练B 组:键槽铣削操作训练3-4A组:键槽铣削操作训练B 组:六角铣削操作训练5-6综合考核评价及总结多媒体课堂讲练结合多媒体课堂现场操作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训练讲练结合学生动手操作训练课堂

五、结束语

通过对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整合及有效衔接,以典型零件加工为教学载体,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方法,采取讲练结合、并行交替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及技术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1〕金绍兵.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再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2〕林宙,肖文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3〕葸小慧,秦艳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4〕黎国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马晓燕,薛梅,牛王容.关于《机械制造技术与实训》课程的改革[J].职教论坛,2011,(17).

Research Based on the Machining Foundational Training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Zhang Pengfei,Li Zhengsheng,Chen Lijun,Sun Yelin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ujiang,Jiangxi,332007)

Through the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basic skills training,I think we should combine the different trainings and set skills training as the core.We should also cultivate students’practical skills and link them with modern manufacturing skills,hence to set a 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skills improvement.

basic skills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Practice integration;effective connection

G718.5

A

1009-9522(2014)01-0026-03

2014-02-18

张鹏飞(1975-),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践教学研究。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基于机械加工基础性实训整合及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2-30-8)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基础性机械加工实训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现代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初探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
机械加工大有文章
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的课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