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广宾:我的武术梦

2014-06-09 12:04魏斌
搏击·武印文踪 2014年6期
关键词:武校文澜武馆

27岁的郑广宾来自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去年7月他在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创办了一家武馆。他说:“就是想让这身硬功夫得到传承,让中华武术的魂找到归宿!实现自己武术的大梦想!”

8岁那年,郑广宾让妈妈带着,从山东枣庄坐上火车,600多公里地来到河南郑州市登封县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校,从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练武之旅。

在那段日子里,郑广宾白天上文化课,早晨和黄昏两头练武上习武课,一套“铁头功”和“轻功”还有“散打”、“气功”,让他感到了份量,几个月下来,全身上下没留下一块好地方,伤痕累累。他想过回家,但最终并没有回。总教练夸赞他,“铁头功广宾练得最好,大家都要向他看齐。”郑广宾自己知道,得到教练的如此表彰,他付出的代价太多了——整个小脑袋上,被墙壁撞得可谓千疮百孔,有的地方甚至化了脓,脓流好了再流血,皮长好了再破,破了再长,自身循环往复……。除了练功的皮肉伤,同时还免不了一些武术中传统的“棍捧教育”,这一点,在日后记者采访郑广宾时,感觉他似乎有着极深的印象。

除了头上功夫,郑广宾还有很多兵器家伙要练,比如剑、刀、枪和三截鞭等。不久,因为他的功夫表演了得,训练出色,被武校选拨到少林寺内少年武术表演队,并迅速成为担纲一线表演的少年队员。他后来从同伴的口中得知,一线表演队员,就是有最多的机会去跟影视大明星们接触,或拍摄电影电视,或在片场担任替身的角色。

而接下来,果然他就被频频抽调到影视基地去拍片,或在少林寺内,或去北京怀柔影视基地或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基地。在这些地方,他或担任角色,或给大明星们担任武术替身,参与拍下了《少林雄风》、《少林寺传奇》、《枣乡传奇》、《少林寺传奇之十三棍僧》、《出拳无悔》等10多部影视剧。“在这段美好的日子里,真的好有成就感,想着有朝一日会被导演相中进入影视圈……”

也就是在那些非常日子里,小小年纪的郑广宾,先后成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获中国武术六段级别。并代表武校先后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进行表演赛,为国争光。2001年秋天他在广州武术大赛中,获醉拳、猴拳第一名;2002年在河南郑州散打选拨赛中获50公斤级冠军;2003年在山东荷泽散打王争霸赛中获公斤级冠军……

2004年春天,19岁的郑广宾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第一次从杭州来到上虞,在上虞桃园武馆任教练。不过没多久,他就离开了。与上虞真正结缘,是在2007年。

2007年7月,郑广宾再次来到上虞这家武馆任教,在这里,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程程。许程程和广宾同岁,也是山东枣庄人,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在这家武馆作主管。郑广宾说:“如果不是后来我在上虞碰到了我的那个她,我也不知道会在上虞待多少日子,现在可以说,上虞是改变我人生的一个最最重要地方!”

2007年下半年,郑广滨被上虞华维文澜小学的李校长相中,任学校武术教练。问起郑广宾在华维文澜小学的5年时间,感受如何?郑广宾没多说,转身从办公室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给记者读了起来:“今年(2010年)暑期,华维文澜小学武术队参加浙江省体育局等联合举办的2010年第七届浙江省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在多种套路、多个级别的比赛中,获得22枚金牌、25枚银牌、15枚铜牌。这是该校继上一届取得19块金牌、17块银牌和21块铜牌的基础上再次夺得佳绩。同时,该校武术队还获得集体拳比赛一等奖,学校被授予发展传统武术运动贡献奖……”,郑广宾说,他一直保存着这份让他一读起来就会激动的资料,这短短的文字,是对他在华维文澜小学期间最好的注解。去年7月他离开了华维文澜小学,与妻子许程程一起,创办上虞搏击武术馆,“我想我的武术大梦,我的中国梦就此启航。”“我的武术大梦,就是要让中国武术得到更极致的发扬广大,在国际赛事中更有地位,梦想着有一天,中国武术有望进入奥运会,成为比赛项目”。

正与记者聊得热烈时,一群孩子奔跳着来到郑广宾身边,郑广宾说,“现在我对待他们,我只会把当年武校的技艺传授给他们,教导他们强身健体最重要,我不会把我在武校所受的‘著棍捧教育传染给他们,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我反对。我会耐心地对他们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名叫章杭的小朋友对记者说:“郑教练的武功大大了不得,不练武的时候,他就是我们的大哥哥。”

许程程介绍,“现在,郑广宾的教育方式,和他的团队精神作風,连我也由衷地佩服。今年夏天,他率11位小朋友代表浙江队,去江苏张家港参加中国·江苏‘长江明珠杯武术文化交流大赛,拿下19块金牌、9块银牌和1块铜牌,震惊全场,其中两个孩子还获得全能冠军。这次比赛汇集全国12个省、市的武林高手,场面不小。”

据了解,郑广宾来上虞任教前后七八年时间,作为领队,他6次率孩子们组团出征省级和全国级武术大赛,每一次均获多项大奖,场场“披金戴银”载誉归来。对于以后的发展,郑广宾还是一番重复而又朴素的话:“现在或者以后,无论我们获得多少大奖,我的宗旨仍然是一句‘习武先习德,习德先习人”。(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日报社,本文摄影魏斌,部份照片系郑广宾提供。)

猜你喜欢
武校文澜武馆
争议旋涡中的登封武校
争议旋涡中的登封武校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文澜杯”全国诗词大奖赛获奖作品
武馆的大事件
武馆过年
武馆寻宝
舌尖上的武馆
文澜情
李文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