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2014-06-10 00:27鞠君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安全管理

鞠君华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意义。 方法 368例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组与预防护理组,普通护理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预防护理组患者再加入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普通护理组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预防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低于预防护理组。 结论 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室; 安全管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2-011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afety. Methods A total of 36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care group and preventive nursing group, normal care received usual care patients, preven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safety awarenes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personnel management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degree of awareness, general nursing group management cognition, attitude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preventive nursing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the satisfaction of general nursing group were also lower than preventive nursing group. Conclusion Join the preventive nursing based on common nursing, i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operation room, no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process.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Safety management; Unsafe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手术室是临床最重要的科室之一,其职责是抢救与实施手术。由于手术室对各种安全要求较高,必须排除诸多不安全因素,以保证正常的手术进程[1,2]。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和特殊性,笔者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在以往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措施进一步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184例为预防护理组,另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接受手术的184例患者为普通护理组。两组手术原发病包括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内脏损伤、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胆结石等。普通护理组男124例, 女60例, 年龄15~72岁, 平均(48.7±6.9)岁。预防护理组184例,其中男128例, 女56例, 年龄16~74岁, 平均(47.3±7.2)岁。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护理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内容包括: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手术仪器使用培训,术前对患者进行简单安慰,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等。术前摆好患者体位,适当固定以防止坠床,术中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生保持手术的正常进行,保持输血输液通畅,防止压疮形成,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手术结束前清点纱布器械数量,保证器械准确无误。术后整理好用物。

预防护理组[3,4]: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具体包括:建立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管理小组,加强护理人员手术不安全因素知识培训及安全法制教育,目的是树立护理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加强护理工作记录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求能够独立完成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护理记录。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操作技术能力培训,对于疑难及复杂的手术,不仅要在术前进行讨论,还要在术后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全科讨论学习。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以不断完善业务水平。术前严格核对患者信息及麻醉师医师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术后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合理配比人力资源,避免医护人员超负荷劳动。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更加有效,注重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真正产生信任感,将心理护理也作为护理人员日常考核的一部分。建立科室、班组、个人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网络,定期督导及进行意见反馈。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设计,调查项目包括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不安全事件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问卷调查共包括以上4个大项,每部分25分,满分为100分。调查还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普通护理组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预防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低于预防护理组(P<0.05)。

3 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里的专科科室,经常要处理复杂、紧急的手术。例如一些腹部损伤或外伤的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大量失血病情发展迅速,急救前容易忽视彻底清理伤口、消毒等事项,容易造成切口感染、护送摔伤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手术过程中由于病情过急还会造成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等不安全事件[5,6]。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我科建立了不安全事件管理小组,目的是将护理与管理有机结合,对手术室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有效预防,使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7,8]。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危险预案培训,对疑难复杂的手术要进行全科讨论及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此类手术的处理水平。另外,还要注重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力求完整、准确。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过程的记录要详细,这样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的重中之重,要定期对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对于一些常见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导尿操作等要进行定期考核,必须做到熟练掌握,为患者进行此类操作时动作必须准确、轻柔、到位[9,10]。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亦不容小觑,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术前护士应向患者如实叙述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不安全事件,语言沟通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温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并建立信任感[11,12]。

我科自开展预防性护理以来,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光明,夏燕平,李桃,等.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310-311.

[2] 胡俊,梁宁,马利.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89-790.

[3] 曹艳娥.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甘肃医药,2008,27(1):63-64.

[4] 袁素芹.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135-136.

[5] 李芬芬.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光明中医,2009,24(11):2214.

[6] 刘莉,汪正莲,王荣学.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219.

[7] 杨侠.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与体会[J]. 华夏医学,2006,19(5):1017-1019.

[8] 马玉霞,洪淑琴.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2):106.

[9] 袁晓红.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86-187.

[10] 徐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中外医疗,2010, 29(2):114.

[11] 肖俊,谷秀红,苏秀霞.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91-192.

[12] 汤淑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 当代医学,2009,15(34):130.

(收稿日期:2014-01-27)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设计,调查项目包括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不安全事件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问卷调查共包括以上4个大项,每部分25分,满分为100分。调查还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普通护理组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预防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低于预防护理组(P<0.05)。

3 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里的专科科室,经常要处理复杂、紧急的手术。例如一些腹部损伤或外伤的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大量失血病情发展迅速,急救前容易忽视彻底清理伤口、消毒等事项,容易造成切口感染、护送摔伤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手术过程中由于病情过急还会造成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等不安全事件[5,6]。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我科建立了不安全事件管理小组,目的是将护理与管理有机结合,对手术室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有效预防,使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7,8]。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危险预案培训,对疑难复杂的手术要进行全科讨论及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此类手术的处理水平。另外,还要注重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力求完整、准确。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过程的记录要详细,这样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的重中之重,要定期对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对于一些常见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导尿操作等要进行定期考核,必须做到熟练掌握,为患者进行此类操作时动作必须准确、轻柔、到位[9,10]。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亦不容小觑,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术前护士应向患者如实叙述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不安全事件,语言沟通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温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并建立信任感[11,12]。

我科自开展预防性护理以来,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光明,夏燕平,李桃,等.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310-311.

[2] 胡俊,梁宁,马利.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89-790.

[3] 曹艳娥.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甘肃医药,2008,27(1):63-64.

[4] 袁素芹.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135-136.

[5] 李芬芬.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光明中医,2009,24(11):2214.

[6] 刘莉,汪正莲,王荣学.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219.

[7] 杨侠.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与体会[J]. 华夏医学,2006,19(5):1017-1019.

[8] 马玉霞,洪淑琴.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2):106.

[9] 袁晓红.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86-187.

[10] 徐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中外医疗,2010, 29(2):114.

[11] 肖俊,谷秀红,苏秀霞.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91-192.

[12] 汤淑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 当代医学,2009,15(34):130.

(收稿日期:2014-01-27)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由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设计,调查项目包括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不安全事件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问卷调查共包括以上4个大项,每部分25分,满分为100分。调查还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普通护理组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预防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低于预防护理组(P<0.05)。

3 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里的专科科室,经常要处理复杂、紧急的手术。例如一些腹部损伤或外伤的患者,由于起病急,患者大量失血病情发展迅速,急救前容易忽视彻底清理伤口、消毒等事项,容易造成切口感染、护送摔伤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手术过程中由于病情过急还会造成手术器械准备不足等不安全事件[5,6]。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我科建立了不安全事件管理小组,目的是将护理与管理有机结合,对手术室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有效预防,使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7,8]。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危险预案培训,对疑难复杂的手术要进行全科讨论及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此类手术的处理水平。另外,还要注重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力求完整、准确。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过程的记录要详细,这样可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术中操作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水平的重中之重,要定期对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对于一些常见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放置胸腹腔引流管、导尿操作等要进行定期考核,必须做到熟练掌握,为患者进行此类操作时动作必须准确、轻柔、到位[9,10]。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亦不容小觑,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途径,术前护士应向患者如实叙述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不安全事件,语言沟通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温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并建立信任感[11,12]。

我科自开展预防性护理以来,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光明,夏燕平,李桃,等.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310-311.

[2] 胡俊,梁宁,马利.手术室流程优化管理在快通道手术中的作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89-790.

[3] 曹艳娥.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甘肃医药,2008,27(1):63-64.

[4] 袁素芹. 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135-136.

[5] 李芬芬.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分析[J]. 光明中医,2009,24(11):2214.

[6] 刘莉,汪正莲,王荣学.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1):219.

[7] 杨侠. 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与体会[J]. 华夏医学,2006,19(5):1017-1019.

[8] 马玉霞,洪淑琴.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2):106.

[9] 袁晓红.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86-187.

[10] 徐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 中外医疗,2010, 29(2):114.

[11] 肖俊,谷秀红,苏秀霞. 浅谈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91-192.

[12] 汤淑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 当代医学,2009,15(34):130.

(收稿日期:2014-01-27)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安全管理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