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化木上的古代文化

2014-06-10 05:47王洪鹏高婷
百科知识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化石

王洪鹏 高婷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石头会唱歌,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有生命”的石头却并不罕见。硅化木就是一种曾经有生命的石头,它以特有的方式保存着大自然的秘密,也在人类的历史长卷中镌刻下独特的文化印记。

硅化木是石化的古植物遗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石。硅化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在长年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中逐渐形成的。通过硅化木我们可以获得当地、当时的古气象资料,如太阳光照长短、雨水丰沛程度、千百年间的气候变化、植物群落组合、地域间变化关系、经纬度变化关系等,是研究中生代地球生物变化和地层变迁的重要依据之一。

硅化木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那个时候,地球上还没有我们人类的踪影,而硅化木的“前身”早已生长在地球上了。这种“老资格”足以令我们对它心生敬意。

历史文化中的硅化木

硅化木的资历在亿年之上,是地球赋予人类的远古瑰宝,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物质载体;硅化木文化,于古今中外,源远流长,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载体,蕴涵着重要的人文意义。硅化木自古就被文人墨客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更有吟咏硅化木的诗句:“居无玉树不亨通,家有祥石乃兴旺。”追溯硅化木的人文历史,人们对硅化木的喜爱情结归根于“德”“坚”“神”“寿”4个字。“德”反映其品格,“坚”突显其质地,“神”代表崇敬,“寿”寓意为心愿。

关于硅化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的时候,天崩地裂,佛光万丈,许多奇异树木被埋入地下,为佛祖殉葬。埋入地下的树木由于沾了佛光,变得晶莹透亮、美不可言,因此被称为“植物舍利”“菩提舍利”。

中国古代将硅化木称为松化石(松石)。中

国人很早就认识了松化石,认为其乃松化为石。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史书、地方志、笔记、游记等文献中均有关于松石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转,松石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山海经》,对硅化木有“不死树”“文玉树”“圣树”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纂的《尚书·禹贡》曾记载古代九州之一的青州出“铅松怪石”。据后人考证,所谓怪石,即“似玉非玉,似石非石”之物,这种怪石很可能是松化石,这种推测也可以在明代阎士选《松石记》的记载中得到印证。他在《松石记》中记述了古青州一带的东海大竹岛中有松化石。清代内阁学士刘统勋也曾在古青州采集到松化石,并赋诗记事。因此,《尚书·禹贡》所记载青州“铅松怪石”,可能是 “松石”见诸文献最早的记载。

东晋的医学家葛洪在研究长生不老药时,研究了一种叫石芝的木化石,并做了相关的记载。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新增药物品种的考释,引葛洪曰:“石芝者,石象芝也。……石桂芝生石穴中,有枝条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光明而味辛。”李时珍也曾写到:“贵州普定分司署内有假山,山间有树,树干枝条皆石,而中有叶如榴,袅袅茂翠,开花似桂微黄。嘉靖丁巳,佥事焦希程赋诗纪之,以比康干断松化石之事,而不知其名。时珍按图及抱朴子之说,此乃石桂芝也。海边有石梅,枝干横斜,石柏,叶如侧柏,亦是石桂之类云。”根据上述对石桂、石梅、石柏等形态特征的描述,可以推测石芝便是一种硅化木。石芝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没有深入阐述,仅在其主治项下引用葛洪的相关文字:“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从西域带回三宝:贝叶梵文真经、佛祖如来肉身舍利子和西域回纥神木。这三宝之一的神木,也就是当今新疆一带的硅化木。在佛教传统中,木头变为顽石是神的造化,因此,神木又称禅石。由于玄奘的倡导,信奉佛教的西域回纥人不断向长安进贡神木,长安各大寺院都以拥有一方神木而感到荣耀。

宋朝矿物岩石学家杜绾认为硅化木的形成是因为“一夕大风雨,忽化为石”。他的“一夕大风雨”,显然是指自然界的突然剧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山爆发、地壳移动、泥石流等;不过这个“忽”字,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实际上这一“忽”就是上亿年。宋朝天文学家、药物学家苏颂认为“松久化为石”,一个“久”字,一个“化”字,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说出了硅化木形成的过程。

“化石”一词的来源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多次提到过“化石”和“陨石”,“化石”一词也是由此而来。沈括还科学地解释了化石的来源,这比欧洲要早400多年。沈括对延州(今陕西延安)竹化石有一段生动描述:“近岁延州永宁关大河岸崩,入地数十尺,土下得竹笋一林,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现代地质学研究认为,这种化石可能是生长于1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的遗骸。地质古生代时期,它们繁茂地生长在地势低洼、气候温和的环境中,后来,由于地壳变迁,这类植物也就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

一言以蔽之,中国古人虽然对硅化木的认识夹杂着各种神秘色彩,但也的确有很多有识之士对硅化木的成因做了一些科学的探讨,有些解释也很接近我们今天的科学认识。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明确写道:“古植物学的创始,应归功于中国人……中国人早在3世纪就已知道松树的石化现象。”

值得珍藏的硅化木

硅化木质地细腻、坚硬,色泽丰富又有清晰的纹路,是加工高档工艺品的优良材料。目前,珠宝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硅化木饰品,如硅化木项链、手链等。硅化木石料可以加工成精美饰品,也可以精雕成不同造型的工艺品,原石又可作为摆件和厅堂正殿之石如盆景等。以硅化木为基料打造生产的产品进入饰品行业以来,很快被世人关注,人们惊呼找到了继玉石

之后的又一绝美基料。但是,树木转变为化石的条件非常苛刻,成为化石的几率很小。所以,尽管地表的生物圈内长久以来都是动物、植物生存的王国,几乎没有间断过,但在地层中却很少见到它们被大量转化为化石的现象,人们见到更多的是它们演化成的煤和炭屑等。因此,硅化木极为稀有。在硅化木收藏领域,一般以硅化程度高,年代久远,带树皮、年轮、虫洞等特征的为上品。

由于常年的风化作用,我国境内很多裸露在地表外的硅化木日渐稀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收集、保存古生物化石逐步升温,硅化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世界各地都对硅化木矿产资源进行严格保护,严禁私采滥挖,这样一来,在保护了资源的同时也使硅化木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

链接2

硅化木是玉石吗?

2011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天然有机宝石一栏中,硅化木榜上有名。这标志着硅化木与和田玉、翡翠、玛瑙以及黄龙玉一样,成为珠宝玉石大家庭中的一员了。

毋庸讳言,硅化木在玉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甚至有时可以说它不是真玉,更不是美玉。这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先民对玉的认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所谓狭义上的玉,仅指硬玉(亦称翡翠)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角闪石质玉)这两种。从这个层面上讲,“硅化木根本不是玉,更不是美玉”是很好理解的。

广义上讲,据《说文解字》中的定义:“玉,石之美兼五德者。”这里的“五德”系古代所总结的玉的5个重要特征,即:坚韧的质地、晶莹的色泽、绚丽的色彩、致密的结构和舒畅的声音。所以凡是具有以上5种特征的美石都可以说是玉。从这个层面上讲,的确有一部分颜色艳丽、光泽强、木质结构清晰、质地致密坚韧的硅化木是玉石。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硅化木都是玉。

承载着古代文化的硅化木,带给我们的是“凤凰涅槃”般的神奇想象,是化瞬间为永恒的生命启迪……这种美感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文字的发明使我们的文明得以传承,硅化木这部无字的天书却也默默地将大自然的变迁忠实地记录、保存下来。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发掘、整理,相信这神奇的石头会告诉我们更多的未解之谜。

【责任编辑】张小萌

链接1

哪里可以看到硅化木?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和很多地质公园都有硅化木陈列。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延庆,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群,是全国唯一以硅化木群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奇台县,以硅化木分布集中、数量和规模巨大、保存极为完整而著称,裸露硅化木至少2万株。2005年6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为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颁发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确认证书。

猜你喜欢
化石
来和化石捉迷藏
和化石“打个招呼”
化石能
出发!变成一块化石
活着的化石
化石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