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彼得兔的家

2014-06-12 03:14杨钧张鹰
检察风云 2014年6期
关键词:湖区波特彼得

文·图/杨钧 张鹰

去彼得兔的家

文·图/杨钧 张鹰

今儿我们将去寻访彼得兔!

去英国湖区拜访彼得兔的家,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愿望,女儿爱读书,早就收藏齐全有关彼得兔的各种绘本,外孙囡囡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会翻着画本叫唤着“彼-得-兔”的名字,这是一只神奇的兔子,要论年纪,我们三代人年龄相加起来都没有这只顽皮兔子的年纪大。正是这只活跃在世界儿童文学园地里古迈而又永远年轻的彼得兔,创造了图书业界的出版奇迹,并成就了保护湖区生态的传奇故事。

说到这只惹人喜爱的彼得兔,就会想起它的作者与绘者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女士。波特从小在伦敦长大,家境虽然富有,但是整日在大宅里与家庭教师以及小动物们为伍,好在聪慧的波特天性就喜欢动物而且具有惊人的绘画天赋,她会为身边的动物朋友们想象出许多有趣的情节并编成故事,以此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波特16岁时曾去湖区度假,绿水青山给少女波特带来无数的创作灵感。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她,在这块沃土上,创造出以彼得兔为代表的一系列童话动物形象,并大获成功,波特的童话作品上柜后“意想不到的畅销!” 波特在湖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写生习画和观察研究动物的过程中度过的,她将自己的家安顿在心仪的湖区Hill Top,直到77岁平静去世。在温德米尔湖西边的希尔托普Hill Top,俗称为“山顶”,已经成为“兔迷”们拜访的圣地。

从我们的住地温德米尔去山顶,从书本上看,并不遥远,但是走起来可费了一番周折。先是沿大路南行,途经位于波尼斯街旁的“波特的世界”,这个展馆介绍了波特的一生以及有关彼得兔的故事,并出售相关的纪念品。来到湖边广场,发现波尼斯码头是开往安布尔赛德和莱克赛德的专用码头,而前往“山顶”,必须继续穿过一片树林草地,找到Ferry渡船码头搭乘人车共用的摆渡船,才能渡过不太宽的湖面。说起摆渡费倒是不贵,每位乘客只收0.5英镑,而且是单向收费,渡船每间隔20分钟一趟。我们穿过一片小树林时,神奇情景出现了,草丛里有两只深褐色的小野兔探出身体向我们张望。

走过简单的码头,看到路边立着一块指示牌,接着在山丘树林中走了20分钟,看到有座四五户人家的村落,我们打算找位村民问路,可是我们“哈罗”了半天,也没见到有人回应,正在我们俩失望之际,后面山道上走来了一行英国的老年背包客,八男八女,领头的老先生胸前还挂着幅印着密密麻麻文字的高精度地图,老杨看着英国旅友的装备,心中好不羡慕啊,我们上前表示感谢后,便展示旅游书上“Hill Top”地名,再说了句“TO!”,领头老先生立即弄明白我们的意思,爽快地表示可以和他们一同走。绕过一个残破的石墙门洞,经过一处长满花草和蔬菜的17世纪小旅馆,走进如覆盖着绿色地毯似的山谷,周围很静谧,耳边只有绵羊的咩咩叫声,远处会不时闪过灰白色的古董石屋与带尖顶钟楼的乡间教堂。

沿着石头矮墙和木栅栏又前进了几百米,转了两个弯,终于到达由五幢普通农舍组成的Hill Top,这,就是著名的波特“山顶之家”,领头老哥带领我们到了目的地,显得十分高兴,从他的话语和优美的手势之中,解读出的意思是,他们将继续沿着山道行进,他们是来自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老年徒步旅行者;我们则告诉他们,我们来自中国上海,老杨想起背包里有中英文版的上海风景明信片,一边说着“中国—上海”,一边将这些上海的名片送给刚刚相识马上又要告别的英国旅友们做纪念,领头老哥带着一路纵队和我们握手再见,并合影留念。

“山顶”是波特的故居与创作地,现已成为她的博物馆。波特作品中描绘的景物,仍然人完好地保存在山顶村庄的内外,那立在谷仓前的老式邮政筒,蝴蝶与秋虫出没的田埂,土拨鼠和彼得兔们打洞的山坡,波特栽种果树花草的园地,波特日常休闲散步的田间小路,还有无边的牧场以及悠闲吃草的羊儿们,一切都在。

波特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外墙上爬满女主人生前喜爱的月季蔷薇紫藤和海棠,室内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房间的面积不大,所以采光不好,底层是客厅和书房,还有一小间是鲜为人知的植物标本室,原来波特不但是描绘动物的高手,还是一位研究湖区植物学的专家。二楼是卧房、画室和琴房兼绣房,画室里收藏着波特手绘的风景画和绘本构图手稿,这一幅幅泛黄的纸本画作,堪称珍贵,而陈列的钢琴、刺绣、标本和手工的纺车,则表明真实的波特是位全才的奇女子。我们还在波特的收藏品中,见到了一只中国的青花瓷瓶,清新淡雅而高逸,应是元青花中的上品,可见藏家品位不俗。徘徊在波特的家里,看着那些色泽发暗却质地良好的旧家具,脚下踩着波特曾经走过的原木地板,四周可嗅到古老时代的气息,我们深信岁月悠长,老屋静好。

波特的一生有她流芳百世的儿童绘本,还有她超前的环境保护理念。波特的外表看似温和柔弱,内心却蕴藏着独立坚定的志向,她立志要永远保护湖区的山清水秀。

有人说波特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波特以童贞的心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她以一支笔和一个个故事一本本画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也收获了晚到的爱情。当她的彼得兔等系列作品出版逾千万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后,富起来的波特并没有放弃她简朴的农庄生活,更没有土豪般的挥霍,却把所有的稿酬都用在购买湖区田产,她爱这块给她带来灵感的土地,容不得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破坏。

波特于1943年去世,她的遗嘱是将4000英亩土地和15处农庄,全部捐给英国国民信托组织。这个组织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个人,恒久保留自然美景”。波特这样做不仅避免了湖区的人为破坏,还帮助了这块土地上原有的农耕形式,为子孙后代,也为世界保存住了湖区传统的自然风光。

猜你喜欢
湖区波特彼得
读《哈利•波特》有感
彼得与狼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成为哈利·波特
彼得潘
彼得潘
勇敢的哈利·波特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长不大的彼得·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