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之路

2014-06-12 10:40
凤凰生活 2014年6期
关键词:焰火戛纳威尼斯

走出国门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正是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的赏识,才使西方惊叹,而张艺谋、陈凯歌这些国内的第五代导演也是通过在电影节上的发力树立起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参加“电影节”之于电影,就像是阿里巴巴的那句“芝麻开门”的咒语,念错了就永远也打不开那扇门,念对了,一座宝藏就迎面而来。

中国电影是在亚洲最大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被肯定后从而走向了世界。1985年,张艺谋主演的《老井》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88年2月,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熊奖”, 中国电影第一次站在世界电影艺术的最高舞台。这意味着中国电影浪潮——第五代电影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界影坛,并大获称赞。2001年,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四个大奖。中国导演在李安的带动下,开始了屡败屡战的冲奥之路。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第六代”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开始发挥它们的“中国影响”。由于这批导演大多是在体制之外,“第六代”面对“第五代”的艺术成就,表现出了一种“影响的焦虑”,加上独立制片的经济窘境,他们选择了牺牲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将目标投放到国外电影节和影展,以求获得经济奖励以及媒体宣传。从张元的《妈妈》开始,一些“第六代”电影未经官方的许可,参赛三大洲电影节,并获得评委会奖和公众大奖,从此,开始了“第六代”电影在全球20几个国际电影节上的漫游,从威尼斯到戛纳,从荷兰鹿特丹到阿根廷马格帕罗塔,“第六代”电影导演带着他们的影片走遍了世界大大小小的各种电影节和影展,“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为“第六代”电影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从参影到评审

中国电影人在国际电影节上除了不断赢得奖项之外,也频繁地担任电影节的评委会成员,作为参赛影片的品鉴与裁判者,为电影艺术的突破创新做出贡献。著名女演员巩俐曾担任199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2000年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以及2003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堪称华人电影人当中资历最深、阅历最广的电影节主裁判。2006年,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应邀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在多名戛纳评委当中,还有章子怡年轻的身影。作为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中国导演张艺谋也先后出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张曼玉在2007年任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而导演贾樟柯也入选戛纳电影节评审。这些活跃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评委,无疑令全球电影界对中国电影业的人才济济印象深刻。

“名利”双收不易

不论奥斯卡还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名”和“利”往往是分开的:在市场上大卖的商业片往往不会获得电影节的青睐;相反,在电影节上获得大奖的影片虽然有名,但往往又因为艺术性过强不会获得太多普通观众的认可。

2014年柏林电影节上,国产电影《无人区》《推拿》《白日焰火》入围,最终,金熊奖最佳影片、银熊奖最佳男主角都颁给了《白日焰火》,娄烨的《推拿》则拿下了最佳艺术贡献奖。“老弱边穷”的华语电影广受国际电影节的青睐,但这样的题材若拿到国内公映,则将有可能带来一个“名”和“利”不能兼得的问题。但小众文艺的《白日焰火》今年却成了一匹黑马,这部电影是第五部获得金熊奖的华语电影,而主演廖凡也因此成了华人演员第一个获得柏林影帝的演员。该片拿奖公映后,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巨烈的反响与讨论,而票房也一路高涨甚至破亿。有业内人士称,这部影片的票房证明中国观众的观影方式已经改变,开始慢慢接受那些注重品质,有思想性、艺术性的电影,它已经突破传统的国产影片类型,创造了 一种“面向市场的文艺片”的新影片类型。

三大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

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当前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熊奖”。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电影大师的摇篮。

获奖影片推荐

《白日焰火》

导演:刁亦男

主演:廖凡、桂纶镁、王学兵

获奖类型: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影片评价:影片拥有悬疑、惊悚的“重口味”元素,但是导演运用一贯的清淡风格将“碎尸、抛尸、爱情、奸情和摩天轮激情”拍出小清新的味道,并且对情绪的展现也十分克制。这一点似乎沿承了刁亦男以往的风格,前作《制服》和《夜车》影片节奏较缓,也不乏经典的长镜头,对于感情的渲染也非常含蓄。

推荐指数:★★★★

《十七岁的单车》

导演:王小帅

主演: 高圆圆 、李滨、崔林、周迅

获奖类型: 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银熊奖

影片评价:电影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但剧情发展引人入胜,许多人会将意大利狄西嘉的新写实经典《单车失窃记》,与《十七岁的单车》做比较,两部电影同样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用尽全力奋斗。

推荐指数:★★★★☆

《春光乍泄》

导演:王家卫

主演:张国荣、 梁朝伟、 张震

获奖类型: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影片评价:《春光乍泄》是王家卫思考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部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同性恋人在阿根廷客居他乡的经历,虽然分分合合,但又随时重新开始,只有当分开后才了解到对方的可贵,然而回归却是那么怅然若失,那些光影里的温暖和黯然渐渐消失在瀑布下徘徊的身影里。

推荐指数:★★★★☆

《三峡好人》

导演:贾樟柯

主演: 赵涛、韩三明、李竹斌、项海渔、周林、马礼珍、兰周、王宏伟

获奖类型: 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影片评价:贾樟柯可不止简简单单什么反应中国现实和底层艰辛,这部意外之作在表达对于生活的荒诞、无常和悖谬的思考以及自身电影诗学(美学)的突围与超越上有着极大地野心。基于贾对于构图以及景深更为本质的理解,导演从容不迫的用这些电影语言里最为基本的技法叙述了一个平淡却不乏味的故事。

推荐指数:★★★★

《可可西里》

导演:陆川

主演:多布杰、张磊、奇道

获奖类型: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

影片评价:整部影片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荒凉的无人区,屠杀藏羚羊的场景,残酷的自然环境,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杀手……关于屠杀和保护藏羚羊的情节,影片都像一部纪录片一样真实而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

推荐指数:★★★★

锵锵三人行

窦文涛:中国电影必须包含弦外之音才能获奖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是很好的电影。我看了之后老想起一部韩国电影,就是奉俊昊导演拍的《杀人回忆》。当然对电影我不是专家,我觉得要是这个《白日焰火》能得金熊奖啊,那么奉俊昊的这个《杀人回忆》也应该得金熊奖。因为两部片子让我觉得在味道上,有某种相似。但是奉俊昊的《杀人回忆》还加入了对韩国那个暴政时期历史的反思,对人性影响。他也是一个警察、一个杀人事件,到最后怎么破案,但实际上影片的背景是在反思韩国的几个历史时期,对人性的这种扭曲,但中国导演在拍这种题材时可能会玩心眼,也要弦外之音,要意在言外,才能让电影获奖。

猜你喜欢
焰火戛纳威尼斯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寻常威尼斯(节选)
本届戛纳电影节向导演阿涅斯·瓦尔达致敬
威尼斯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焰火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鼎足三分,再聚戛纳 第69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