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

2014-06-14 08:22田莉
师道 2014年5期
关键词:紫丁香语境建构

田莉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在理论上讲得似乎都很清楚,但是实践中却并不清楚,甚至是问题多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以为对理论的看法决定着实践的功效。 我们将发展语文素养的理论看作是超越实践和驾驭实践的武器。然而教育的任何科学的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理论只是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己的空间,理论是加强实践的。 这是由于对理论的看法,让我们至今还没有在实践中找到发展语文素养的良策。我们需要改变一下研究范式,即用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式来实践、思考。或许会有新的收获。在人文视野中的教学研究,生活体验是研究的出发点。

一、精彩之处的震撼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很多体验历历在目,至今依旧清晰记得。

比如,我曾在教《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当时我和孩子们共同体验到了一种奇特的感觉,至少让我记忆犹新。 当我们完课文时,孩子们对紫丁香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突发奇想,启示孩子们想象:假如你就是里面的紫丁香,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下可好,孩子们激动得很,想象也很有趣。

秦晋说:“假如我是紫丁香\我会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世界打扮得更加美丽\我让周围的空气变得更清新\把环境变得更加清洁\我是一多美丽的紫丁香,我要像您一样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贡献给大家……”

子喻说:“假如我是紫丁香\我会对小朋友说:“你们除了把我们栽在老师的小院里,还应该把我们栽在自己家的小院、栽在马路旁、栽在公园里、栽在……\这样我们能够带给跟多的人快乐……

子骏急切地举起了小手,对大家说:“我虽然叫紫丁香,可我也想像别的花朵一样穿各种五颜六色的衣服,那样就更美了哈哈……”

学生的语言真是精彩万分呀!在下课铃声响了起来时,孩子们都说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看着他们的恋恋不舍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满足和兴奋。

课后,我想他们的语言情趣盎然,妙手天成;或充满童真,非常有趣;或充满诗意,美感十足……我们不得承认并欣赏秦晋、子喻、子骏的语文素养。 为什么语文素养在这里得到了展现或者说是培养呢?由此,我不禁憧憬一番:要是每一位学生每一次建构的语言都像这几个孩子那么精彩,那么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发展就不会再是空中楼阁了呀……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构建儿童自己语言”的优秀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征。

二、构建“儿童自己的语言”的课堂特征

1. 情感融洽

教师在决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之前,一定要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需要和兴趣所在,及时把握学生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为有效地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

如我曾在教学《一分钟》第一课时课尾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领略了元元由于晚起床一分钟就导致最后迟到20分钟。板书:(思考)通过这件事情元元心里会怎么想?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在课文空白处。有的认为元元懊悔了;有的认为元元觉得不可思议;还有的认为元元下定决心改正睡懒觉的坏习惯……

这些为我在上第二课时,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从而使建构有了很大的针对性、启发性。 如果没有对学生学习情感(需求、爱好、价值取向等)的把握,那么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就成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自然也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因此,情感融洽是“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课堂不可或缺的特征。

2. 情境再现

在语言学中,情境本义是语境,它不是人为“创设”或者“优化”的虚拟环境,而是真实的言语环境。在天然的、真实的语境中的自主地随机学习要比人为创设的虚拟情境中学习语言的效果好。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把语文学习放在语境中,通过大量的、真实自然的语文实践来完成学生自己的语言的建构。 如我在教《假如》时,是这样做的: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四川的灾民画很多很多好吃的食物,让他们再也不会为了饥饿而哭泣。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用我神奇的力量让全球气温下降,免得沿海的城市被海水淹没啊。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我们国家画很多先进的武器,让别的国家不敢欺负我们。生:……

我结合了课文中的情境,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来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情境(语境)性的课堂为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提供了比创设虚拟情境更为重要、本体而有效的方法策略。

3. 实践参与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课堂具有实践性的特征,这个实践性指的是在运用语言中学习语言运用。那么,学生自己的语言必然是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

如我在教《“红领巾”真好》,最后一小节我引导孩子们:假如你是森林里的小鸟,你会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先想想再写下来。

孩子们拿起笔来刷刷地写了起来。在汇报中李鑫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幸福的小鸟》:

我是一只幸福的小鸟,谢谢“红领巾”们对我们的保护。有了你们的保护,我们可以在美丽的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嘿!瞧我!跳起舞蹈来还是挺优美的哦!蝴蝶姐姐看见我跳着,都不禁拍手叫好呢!

孩子们听完她的故事,热烈地鼓起掌来了!建构学生自己语言的课堂,不把教学目标视为先在于学习与学生存在的知识点或者成形的思想,而视为一种含有方向的力量的施加,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朝一个含有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情感融洽 、情境再现、实践参与的课堂特征,我们将促使学生的学习朝着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的方向发展,朝着“发展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课堂我们如何来创设呢?

三、构建“儿童自己语言”的课堂方法

想要帮助儿童构建自己的语言,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课堂上有强化儿童自己的言语实践的意识。在每一次课堂上创设语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主情景”的营造

情景的最高境界在于形成“场”,让人身临其境。这需要老师不断强化,引导,即“造境——入境——享境”三个环节不可少。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例《在家里》为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若能以“家”为主线,“领略汉字的家——走进课文的家——体验自己的家——认识电器的家”。以“家”的情景,贯穿全文,就构成大比喻的背景,带学生走进了特定的氛围。造境,重要的就是教师语言、感情的激发,形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比如:领略汉字的家,我们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画家,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每一个汉字都是奇妙的音乐家,弹奏着美妙的乐曲……”接着,朗诵短小的汉字儿歌,学生就进入了神秘的汉字王国,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肉的生命体。

2. 强化课堂言语实践意识

2011版新课程标准,修改了300多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实践。语文的实践是什么?是言语实践。言语实践很好地把语言、思维等语文元素结合了。“你与谁在一起,你就将成为谁”。这句话告诫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语言场,语文场,最高境界就是典雅语言的典范。整个的识字阅读教学,口头表达力求在具体生动的可感语境中进行,孩子就会乐在其中,在熏陶中融入血脉。而语境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形成图景。低段的小朋友得以在图景式语境中识字和言语实践练习。

(1)体验式识字

例如:认识提手旁的字体的环节,不妨调整为:学生做动作,一起做拖、拉、擦、推、摆、拍等对比动作,一边体验一边识字。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动作:轻轻地拍、快速地拍、高兴地拍、着急地拍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儿歌识字,谜语识字等等不同形式。

(2)“节节都是写话课”

写话作文不能只靠专门的写话课作文课。语文课可处处是言语实践,还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例《在家里》为例。例如在板书课题的这一环节:“在( )的家里”,答案应该是每一位同学都不同的,教师可引导(小结时)孩子们的答案指向颜色、大小、形状、感觉等发散式思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感觉到的那个家。又如:“当( )时候,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也同样可让学生描绘每个不同的时刻,人人参与,教师提问时注意学生句子的完整,规范,提升为典雅汉语。

(3)课堂名句与变句的积累与运用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知道名句、名段、名篇的积累、背诵、内化运用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根本所在。而一二年级是重点是说句、写句。说写规范的句子,完整的句子,这是起码要求,说典范的话语,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出自己的心声那是高年级要求。对于名句的积累,每个年段的老师自己必须把握教材,对本册教材中的经典常用句式做到心中有数。把这些作为重点内容让孩子们反复练习。那么,学生说话、写话就层次就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就有许多句式:当( )的时候,我( );有的……有的……还有的……;有时……有时……还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孩子们不断地扩句,力求写得更详细;两三个短句组成长句的;长句分长两三个短句的;比喻与拟人直接使用,不漏痕迹……当然,固定句式便于学生说完整的话,但毕竟是固定的,稍不注意,学生的思维就形成定式。所以,很多时候要变通,范句与变句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表达。例如《在家里》这一课中,“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使用了,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变句,问一下,这两句可以并成一句吗?不用笑了表达高兴,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一旦变通,就能创造性表达,破立相生。

(4)营造特定语境

其实许多课文都可以营造特定的语境来引导学生言语实践练习,需要老师好好挖掘与把握。譬如:凡是表示时间的,都可以景语化,晚上可化为具体的景语表示“月亮升起来了”、“万家灯火的时候”、“太阳走了,灯光来接班了”、“夜幕降临了”、“暮色四合”,“灯光开了花的时候”。再如,所有表示“地点”的词语也都可以景语化。例如家里,可描述为具体语境中的家,“明亮的家里”、“宽敞的家里”、“温暖的家里”、“有爱的家里”、“欢声笑语的家里”、“休闲的家里”等,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变化,学生的说话,写话就有情景,就有具体的语境,就逐渐有了文采的雏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真实表达,表达不概念化,不模式化,关注并表达他所处的语境,引发切己的表达。这就是言语实践下我们所追求向往的诗意语文。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个有心人,不断创设和营造这样的课堂。孩子们的语言一定会越来越规范、典雅、富有自己的个性。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紫丁香语境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紫丁香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5课《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