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小谎怡情 病态说谎伤身

2014-06-17 11:18汪文忠
家庭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病态真话谎言

汪文忠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经常会不自觉地撒谎,而这些谎言大部分是出于礼貌的应对,如“改天我请你吃饭”;“我病了,今天不能去你那了”;“这件衣服的颜色很衬你的皮肤,穿起来很青春”;“今天我玩得很开心”;等等。在适当的时候撒个善意的谎言,是待人接物的技巧。这些“谎言”可以创造出轻松平和的氛围,避免触犯他人或引发争吵。因此,那些“撒谎小天才”往往朋友遍天下。从这点来讲,撒谎不一定都是坏行为,出于礼貌而撒谎,是人际交往所必需。

另有一类谎言,如月薪5 000元的人可能会宣称自己月收入2万,花500元买的衣服说花了2 000元,等;家里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同事问起时,我们会说“没事,我挺好的”。这类谎言或为我们提供夸耀的资本,或为了维护自尊和面子,具有自我保护的防御功能。

但这种自我防御一旦过度,就会形成病态说谎,如幻想性谎语癖、习惯性说谎等。前者将事实与幻想相混淆,以至于丧失自身判断力,严重影响其人际交往。后者则是不可控制地说谎,谎言出口后又非常后悔,但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了说谎。这类患者往往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隐藏自己的行为和心思。

任何人在说谎时都会显露出某些“说谎症状”,如不自觉地摸鼻子、用手掩嘴、抓耳朵、摸头发、心跳加快、瞳孔变大、声调和音量突变、出汗、脸红、口干等。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减少说谎的次数后,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有所改善。平均少说3个谎言时,被试者会减少一次头痛、喉咙痛等生理不适,减少两起情绪低落、紧张等心理状况。可见,少说谎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另有研究显示,说谎话时,大脑活动集中在中部、下部、中前部、海马区、中颞部、大脑边缘区等区域;说真话时,只有前额叶、颞叶及具有纹带的脑回等区域发生活动。可见说谎时大脑需要调遣的活动区域比说真话时要多,更费力。此外,说谎还会造成心理紧张不安,导致压力产生。有时一个谎言出口就可能要用十个谎言来圆谎,因此形成长期慢性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与说谎者相比,说实话的人心态更平和,自我感觉更良好,心理压力更小,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把握说谎的“度”,既使之发挥人际关系润滑剂的积极作用,同时又不至于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病态真话谎言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真话都可以写吗
揭穿谎言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