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策略

2014-06-18 20:40王冶琦
商业经济 2014年3期
关键词:乳业SWOT分析黑龙江省

王冶琦

[摘 要] 通过SWOT模型分析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乳业在奶源、成本价格、产业基础方面具有优势,乳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宏观政策的扶持为黑龙江省乳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饲养方式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黑龙江省乳业尚未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黑龙江省乳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军细分市场,塑造品牌形象,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建立生态牧场示范园区,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黑龙江省乳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省;乳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6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 SWOT model is used in analyzing the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and threats for the dairy industry in Heilongj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industry includes milk source, cost price and industry foundation.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dairy products and policy support provide growth opportunity for it. However, backward feeding model and product homogeneity seriously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The fairy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should seek to occupy market segmentation, build brands, vigorously promote standard and scale farming, set up demonstration districts of ecological pasture, and invest more in building a strong talent pool.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iry industry,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53°,资源丰富、幅员辽阔、气候冷凉,生态环境优良,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奶牛带”和“玉米带”,是国家重点畜牧业省份,其奶牛存栏量及生鲜乳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新建、改扩建奶牛规模场191个。目前全省已建成16个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小区)。据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统计数字,截至2012年年末,全省存栏奶牛已达269.6万头,比2007年增长了48.59%;(如图1),乳业已经成为该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全省现有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64家,占全国644家的1/10,日处理鲜奶能力达2.4万吨。2012年1-12月,黑龙江省乳制品产量达到185.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30%,居全国第四位。(如图2)。产品主要以干粉和液态奶为主。

二、黑龙江乳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奶源优势。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奶牛养殖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我国传统上有内蒙古、新疆、东北、河北“四大黄金奶源带”的说法,其中东北奶源带主要是黑龙江地区的大庆、绥化、肇东、密山等地,从滨州铁路沿线的齐齐哈尔、杜蒙、大庆、安达、肇东、哈尔滨等17个市县向西部松嫩平原和东部三江草场扩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奶源带。全省有耕地1170.6万公顷,草原6500万亩,肥沃的耕地以及辽阔的草原为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使黑龙江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奶源基地。

2.成本价格优势。黑龙江省乳业集群度较高,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等四个地区,经由共同的上下游企业,一些服务设施与信息资源可实现共享,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和减少原料损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生鲜乳的价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优势。(如图3)

3.产业基础优势。我国第一袋婴幼儿奶粉就是由黑龙江龙丹乳业生产的,当年龙丹以“龙丹养育龙的传人”而享誉全国,因此,“龙丹”被誉为中国婴幼儿奶粉的发源地。到目前为止,黑龙江省已经培育了完达山、飞鹤、龙丹、红星、大庆、摇篮等一批全国知名乳制品企业,产业规模和加工能力不断扩大,这些乳品企业所生产的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老年奶粉、液体奶产品和发酵乳制品等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信誉度。

(二)劣势

1.奶牛养殖饲养方式落后。黑龙江省奶牛规模化饲养的比例尽管在逐年增加,但分散饲养比重仍然较大,散养牛群占全省奶牛总存栏量的70%以上,目前只有飞鹤、完达山等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奶牛养殖基地,但是产奶量并不能够满足企业自身生产的需求,还有很大比重的原料奶需要从养殖户收购。而黑龙江省养殖户的饲养水平、生产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依然很低,牛舍简陋,卫生条件差。在饲养方式上,多以青草和适口性差的玉米秸秆为主,营养含量较低。

2.产品同质化严重。近年来,为了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很多乳品企业在产品上进行了创新,将每种类型的产品都细分为多种口味与功能,以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相比之下,黑龙江省乳制品的差异化程度却明显不足,产品线在很大程度上都很相似,产品同质化严重,固守鲜奶、酸奶、全脂奶粉的传统产品结构,新产品开发较少,致使黑龙江乳业难以与对蒙牛、伊利等品牌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而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各乳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会迫不得已采取降价策略,展开无序竞争,最终将影响黑龙江乳品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三)机会

1.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目前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不到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的8%,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乳制品消费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而最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预测,从2015年起我国将迎来2-3年的人口出生小高峰,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数量将在一两百万人,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

2.政策扶持。2008年农业部出台《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把黑龙江省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支持包括技术指导,奶牛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等金融支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奶业及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振兴乳业发展规划、实施千万吨奶工程等项政策措施,落实了奶牛良种、奶牛养殖贷款贴息、标准化规模养殖改扩建等项目,为黑龙江乳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威胁

1.行业危机。由“三聚氰胺”引发的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对全国乳业打击深重,直到2009年年末才刚刚平息,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2月皮革奶死灰复燃的报道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4月曾经风光一时的老酸奶被质疑添加了“明胶”等食品增稠剂,国产奶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也就自然随之大幅下降,一些消费者更加钟爱进口奶粉,根据网络调查显示,93.1%的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品质更加有保障。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的缺失,将给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全球广为蔓延,发挥着巨大的破坏力,同时受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国际上有30多个多家和地区禁止进口中国奶粉和乳制品。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前4月,我国乳制品出口1.24万吨,同比减少29.69%。而黑龙江省奶粉出口仍处在缓慢恢复阶段。

3.成本上涨。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连续4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原料奶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原料奶的价格全面上涨导致乳业生产成本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其他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价格、燃料动力成本等全面上涨,将乳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最低点。目前黑龙江奶粉的平均生产成本是3.1万元/吨,牛奶生产已无效益可图。

三、发展黑龙江乳业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黑龙江省乳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详细分析,得出可供选择的战略组合SWOT矩阵。运用SWOT矩阵形成的四类战略类型是: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见下表:

黑龙江乳业SWOT分析矩阵表

对于以上这些战略类型的运用,黑龙江乳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把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互匹配,将内外部环境综合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类型。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军细分市场

乳业已经进入细分市场的时代,市场战略也已经从价格竟争转向错位竞争。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都以液态奶和奶粉为主,对于奶酪、奶油等干乳制品,消费意识和习惯还很淡薄,干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而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远离乳品消费中心市场,运输成本较高,要想进入内地市场,突破运距过长的发展瓶颈,干乳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黑龙江省乳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的研发,推出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塑造品牌形象

黑龙江乳业一方面应通过媒体或展览会等各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黑龙江乳制品安全营养、质优价廉的特点,将黑龙江的奶源质量宣传出去,另一方面要以本土龙头企业飞鹤、完达山等乳品品牌为重点,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创造品牌效应,同时招商引资,支持乳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黑龙江省尽快改变分散、粗放饲养比重大的不利局面,通过政策、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现代奶牛场,还可以尝试在适合的区域建立生态牧场的示范园区,即利用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作饲料喂养奶牛,再利用奶牛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农作物的生态循环方式,逐步替代传统粗放的奶牛养殖方式。同时鼓励乳品企业进行牧场建设,建立饲料基地,提升奶源控制力,为生产优质乳制品提供保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乳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基础。黑龙江省应开展乳品企业与乳品科研单位的人才合作培养计划,让乳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及时掌握和了解乳业加工的最新技术,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乳业人才。同时还应形成重视人才、优待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乳业研发人员的待遇和地位。

[参 考 文 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58

[2]刘畅畅.飞鹤乳业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5

[3]刘帅,刘亮.我国乳业的SWOT分析[J].中国乳业,2008(6):17-19

[4]王威,翟丽丽,杨敏杰.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J].上海农业学报,2011(1):98-102

[5]胡冰川,刘玉满,李静.中国乳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和相关政策变化[J].中国畜牧杂志,2009(24):34-39

[6]葛锐.黑龙江乳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40

[7]刘勇.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2):30-33

[8]JayB.Barney,WilliamS.Hesterly/李新春,张书军,等.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凤娟]

(三)机会

1.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目前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不到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的8%,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乳制品消费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而最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预测,从2015年起我国将迎来2-3年的人口出生小高峰,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数量将在一两百万人,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

2.政策扶持。2008年农业部出台《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把黑龙江省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支持包括技术指导,奶牛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等金融支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奶业及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振兴乳业发展规划、实施千万吨奶工程等项政策措施,落实了奶牛良种、奶牛养殖贷款贴息、标准化规模养殖改扩建等项目,为黑龙江乳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威胁

1.行业危机。由“三聚氰胺”引发的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对全国乳业打击深重,直到2009年年末才刚刚平息,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2月皮革奶死灰复燃的报道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4月曾经风光一时的老酸奶被质疑添加了“明胶”等食品增稠剂,国产奶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也就自然随之大幅下降,一些消费者更加钟爱进口奶粉,根据网络调查显示,93.1%的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品质更加有保障。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的缺失,将给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全球广为蔓延,发挥着巨大的破坏力,同时受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国际上有30多个多家和地区禁止进口中国奶粉和乳制品。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前4月,我国乳制品出口1.24万吨,同比减少29.69%。而黑龙江省奶粉出口仍处在缓慢恢复阶段。

3.成本上涨。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连续4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原料奶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原料奶的价格全面上涨导致乳业生产成本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其他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价格、燃料动力成本等全面上涨,将乳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最低点。目前黑龙江奶粉的平均生产成本是3.1万元/吨,牛奶生产已无效益可图。

三、发展黑龙江乳业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黑龙江省乳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详细分析,得出可供选择的战略组合SWOT矩阵。运用SWOT矩阵形成的四类战略类型是: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见下表:

黑龙江乳业SWOT分析矩阵表

对于以上这些战略类型的运用,黑龙江乳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把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互匹配,将内外部环境综合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类型。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军细分市场

乳业已经进入细分市场的时代,市场战略也已经从价格竟争转向错位竞争。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都以液态奶和奶粉为主,对于奶酪、奶油等干乳制品,消费意识和习惯还很淡薄,干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而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远离乳品消费中心市场,运输成本较高,要想进入内地市场,突破运距过长的发展瓶颈,干乳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黑龙江省乳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的研发,推出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塑造品牌形象

黑龙江乳业一方面应通过媒体或展览会等各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黑龙江乳制品安全营养、质优价廉的特点,将黑龙江的奶源质量宣传出去,另一方面要以本土龙头企业飞鹤、完达山等乳品品牌为重点,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创造品牌效应,同时招商引资,支持乳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黑龙江省尽快改变分散、粗放饲养比重大的不利局面,通过政策、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现代奶牛场,还可以尝试在适合的区域建立生态牧场的示范园区,即利用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作饲料喂养奶牛,再利用奶牛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农作物的生态循环方式,逐步替代传统粗放的奶牛养殖方式。同时鼓励乳品企业进行牧场建设,建立饲料基地,提升奶源控制力,为生产优质乳制品提供保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乳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基础。黑龙江省应开展乳品企业与乳品科研单位的人才合作培养计划,让乳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及时掌握和了解乳业加工的最新技术,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乳业人才。同时还应形成重视人才、优待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乳业研发人员的待遇和地位。

[参 考 文 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58

[2]刘畅畅.飞鹤乳业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5

[3]刘帅,刘亮.我国乳业的SWOT分析[J].中国乳业,2008(6):17-19

[4]王威,翟丽丽,杨敏杰.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J].上海农业学报,2011(1):98-102

[5]胡冰川,刘玉满,李静.中国乳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和相关政策变化[J].中国畜牧杂志,2009(24):34-39

[6]葛锐.黑龙江乳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40

[7]刘勇.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2):30-33

[8]JayB.Barney,WilliamS.Hesterly/李新春,张书军,等.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凤娟]

(三)机会

1.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目前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不到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的8%,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乳制品消费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而最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专家预测,从2015年起我国将迎来2-3年的人口出生小高峰,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数量将在一两百万人,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长。

2.政策扶持。2008年农业部出台《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把黑龙江省作为奶牛生产优势区域,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相关配套支持包括技术指导,奶牛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等金融支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奶业及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振兴乳业发展规划、实施千万吨奶工程等项政策措施,落实了奶牛良种、奶牛养殖贷款贴息、标准化规模养殖改扩建等项目,为黑龙江乳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威胁

1.行业危机。由“三聚氰胺”引发的整个乳品行业的危机对全国乳业打击深重,直到2009年年末才刚刚平息,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2月皮革奶死灰复燃的报道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2年4月曾经风光一时的老酸奶被质疑添加了“明胶”等食品增稠剂,国产奶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任度也就自然随之大幅下降,一些消费者更加钟爱进口奶粉,根据网络调查显示,93.1%的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品质更加有保障。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的缺失,将给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在全球广为蔓延,发挥着巨大的破坏力,同时受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国际上有30多个多家和地区禁止进口中国奶粉和乳制品。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前4月,我国乳制品出口1.24万吨,同比减少29.69%。而黑龙江省奶粉出口仍处在缓慢恢复阶段。

3.成本上涨。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连续4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国内规模化牧场的原料奶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原料奶的价格全面上涨导致乳业生产成本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其他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价格、燃料动力成本等全面上涨,将乳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挤压到最低点。目前黑龙江奶粉的平均生产成本是3.1万元/吨,牛奶生产已无效益可图。

三、发展黑龙江乳业的策略

通过以上对黑龙江省乳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详细分析,得出可供选择的战略组合SWOT矩阵。运用SWOT矩阵形成的四类战略类型是: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见下表:

黑龙江乳业SWOT分析矩阵表

对于以上这些战略类型的运用,黑龙江乳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把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互匹配,将内外部环境综合进行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类型。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军细分市场

乳业已经进入细分市场的时代,市场战略也已经从价格竟争转向错位竞争。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都以液态奶和奶粉为主,对于奶酪、奶油等干乳制品,消费意识和习惯还很淡薄,干乳制品的生产加工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而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远离乳品消费中心市场,运输成本较高,要想进入内地市场,突破运距过长的发展瓶颈,干乳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黑龙江省乳品加工企业应加强对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的研发,推出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塑造品牌形象

黑龙江乳业一方面应通过媒体或展览会等各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黑龙江乳制品安全营养、质优价廉的特点,将黑龙江的奶源质量宣传出去,另一方面要以本土龙头企业飞鹤、完达山等乳品品牌为重点,努力打造名牌产品,创造品牌效应,同时招商引资,支持乳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和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黑龙江省尽快改变分散、粗放饲养比重大的不利局面,通过政策、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现代奶牛场,还可以尝试在适合的区域建立生态牧场的示范园区,即利用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作饲料喂养奶牛,再利用奶牛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农作物的生态循环方式,逐步替代传统粗放的奶牛养殖方式。同时鼓励乳品企业进行牧场建设,建立饲料基地,提升奶源控制力,为生产优质乳制品提供保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乳业发展战略实现的基础。黑龙江省应开展乳品企业与乳品科研单位的人才合作培养计划,让乳品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及时掌握和了解乳业加工的最新技术,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乳业人才。同时还应形成重视人才、优待人才的良好氛围,提高乳业研发人员的待遇和地位。

[参 考 文 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58

[2]刘畅畅.飞鹤乳业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25

[3]刘帅,刘亮.我国乳业的SWOT分析[J].中国乳业,2008(6):17-19

[4]王威,翟丽丽,杨敏杰.黑龙江省乳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J].上海农业学报,2011(1):98-102

[5]胡冰川,刘玉满,李静.中国乳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和相关政策变化[J].中国畜牧杂志,2009(24):34-39

[6]葛锐.黑龙江乳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40

[7]刘勇.黑龙江省乳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5(2):30-33

[8]JayB.Barney,WilliamS.Hesterly/李新春,张书军,等.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乳业SWOT分析黑龙江省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