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2014-06-19 18:48毕艳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战略选择粮食安全

毕艳峰

摘要:随着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的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改善中国能源状况以及培育农业龙头核心企业等方面加强对粮食安全的战略构建。

关键词:金融化能源化;粮食安全;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00301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粮食具有商品属性。粮食除了满足粮食生产者的需要之外,还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卖给粮食的需求者。在商品属性这一点上,粮食和其他物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产业的发展以及世界能源产业技术的进步,粮食逐步摆脱了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开始和金融以及能源产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也逐步地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给粮食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粮食的属性扩宽了,由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演变成商品、金融和能源三者结合的混合属性。在粮食能源化和粮食金融化的趋势下,依托全球范围内的军事、科技、能源与金融优势,美国逐步推进和实施其全球粮食战略,试图以粮食为武器,以金融和能源为助力,实现控制和独霸世界的战略目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粮食的战略地位被空前提升,国与国之间有关粮食的战略博弈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粮食战略价值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必然要受到其他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粮食全球战略的影响。

1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粮食安全的新问题

1.1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性增强

相关的研究表明,从1961年到2009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的平均波动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的日益泛滥,粮食贸易投机活动猖獗,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逐渐偏离供求机制约束下的相对均衡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波动的特征。

1.2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变得复杂

经济学供求理论告诉我们,粮食价格从根本上应该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状况是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列是在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波动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影响,简单的供求关系不再是粮价波动的主要原因,粮价波动则越来越多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粮食期货市场、货币供应、投资资本、主要储备货币汇率、能源价格等非供求关系因素影响。

1.3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格局日益突出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粮食金融化和能源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化的大宗商品都以美元定价。粮食被金融化之后,其价格不再完全受供求关系的支配,与粮食年景的丰欠和产量高低关系也逐渐淡化。在粮食能源化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粮食能源化制度体系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因此,无论从粮食金融化,还是从粮食能源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安全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全球粮食安全必然深深地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和制约。

1.4增加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在全球资源自由流动的状况下,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与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干扰粮食金融市场和粮食能源市场的正常运行,引起粮价大幅波动,从中谋取暴利。同时,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一国有关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然而,在国与国粮食政策相互影响的开放环境中,粮食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一个国际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而且必然受到其他相关国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独性叠加作用,最终会增加一过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2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2.1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美国粮食-金融-能源战略来看,美元是衔接粮食和能源的桥梁和纽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美国可以通过控制美元价格走势,进而控制世界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在享受向全世界经济体征收铸币税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全球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因此,中国应逐步有序的推动人民国际化进程,逐步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在国家外贸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只有当人民成为世界重要的结算货币,用人民币计价世界粮价的时候,才能够从币权结构上解决中国粮食价格受制于人的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2逐步改善中国能源安全状况

随着石油化学资源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石化成本在农业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价格的变化。考虑到粮食能源化和能源粮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的粮食安全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中国能源安全状况的改善。因此,必须从战略上解决中国的石油供应渠道问题,并依托人民币主权货币实现对石油定价权的掌握。因此,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继续推进现有能源供给渠道的稳定。将中东产油国、非洲产油国和东亚区域市场等纳入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力争石油定价话语权,同时要加强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缅甸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友好的能源合作关系。第二,谋求能源定价权。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的中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根源在于我国没有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随着人民币主权货币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中国应该着力谋求石油定价话语权。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设立和运转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对于发展石油现货交易市场、推动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加强我国国际油价话语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培育粮食龙头核心企业

随着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采取全面布局-产业链控制-价格掌控等战略,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中国应该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与实力强大的外资控股企业抗衡,打破外资可能形成的垄断局而。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国内粮食企业整合步伐,获取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合作的形式,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第二,构建全产业链竞争模式。粮食产业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为一体,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链条体系,也是一种更综合、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产业安全。第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价格补贴、技术改造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补贴,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粮食竞争。

参考文献

[1]李援亚.粮食金融化:界定、背景及特征[J].经济论坛,2012,(9).

[2]张莉侠,张锦华.跨国公司的扩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2,(10).

[3]付青叶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1,(5).

摘要:随着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的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改善中国能源状况以及培育农业龙头核心企业等方面加强对粮食安全的战略构建。

关键词:金融化能源化;粮食安全;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00301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粮食具有商品属性。粮食除了满足粮食生产者的需要之外,还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卖给粮食的需求者。在商品属性这一点上,粮食和其他物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产业的发展以及世界能源产业技术的进步,粮食逐步摆脱了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开始和金融以及能源产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也逐步地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给粮食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粮食的属性扩宽了,由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演变成商品、金融和能源三者结合的混合属性。在粮食能源化和粮食金融化的趋势下,依托全球范围内的军事、科技、能源与金融优势,美国逐步推进和实施其全球粮食战略,试图以粮食为武器,以金融和能源为助力,实现控制和独霸世界的战略目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粮食的战略地位被空前提升,国与国之间有关粮食的战略博弈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粮食战略价值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必然要受到其他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粮食全球战略的影响。

1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粮食安全的新问题

1.1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性增强

相关的研究表明,从1961年到2009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的平均波动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的日益泛滥,粮食贸易投机活动猖獗,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逐渐偏离供求机制约束下的相对均衡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波动的特征。

1.2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变得复杂

经济学供求理论告诉我们,粮食价格从根本上应该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状况是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列是在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波动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影响,简单的供求关系不再是粮价波动的主要原因,粮价波动则越来越多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粮食期货市场、货币供应、投资资本、主要储备货币汇率、能源价格等非供求关系因素影响。

1.3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格局日益突出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粮食金融化和能源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化的大宗商品都以美元定价。粮食被金融化之后,其价格不再完全受供求关系的支配,与粮食年景的丰欠和产量高低关系也逐渐淡化。在粮食能源化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粮食能源化制度体系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因此,无论从粮食金融化,还是从粮食能源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安全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全球粮食安全必然深深地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和制约。

1.4增加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在全球资源自由流动的状况下,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与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干扰粮食金融市场和粮食能源市场的正常运行,引起粮价大幅波动,从中谋取暴利。同时,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一国有关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然而,在国与国粮食政策相互影响的开放环境中,粮食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一个国际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而且必然受到其他相关国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独性叠加作用,最终会增加一过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2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2.1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美国粮食-金融-能源战略来看,美元是衔接粮食和能源的桥梁和纽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美国可以通过控制美元价格走势,进而控制世界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在享受向全世界经济体征收铸币税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全球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因此,中国应逐步有序的推动人民国际化进程,逐步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在国家外贸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只有当人民成为世界重要的结算货币,用人民币计价世界粮价的时候,才能够从币权结构上解决中国粮食价格受制于人的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2逐步改善中国能源安全状况

随着石油化学资源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石化成本在农业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价格的变化。考虑到粮食能源化和能源粮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的粮食安全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中国能源安全状况的改善。因此,必须从战略上解决中国的石油供应渠道问题,并依托人民币主权货币实现对石油定价权的掌握。因此,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继续推进现有能源供给渠道的稳定。将中东产油国、非洲产油国和东亚区域市场等纳入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力争石油定价话语权,同时要加强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缅甸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友好的能源合作关系。第二,谋求能源定价权。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的中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根源在于我国没有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随着人民币主权货币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中国应该着力谋求石油定价话语权。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设立和运转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对于发展石油现货交易市场、推动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加强我国国际油价话语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培育粮食龙头核心企业

随着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采取全面布局-产业链控制-价格掌控等战略,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中国应该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与实力强大的外资控股企业抗衡,打破外资可能形成的垄断局而。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国内粮食企业整合步伐,获取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合作的形式,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第二,构建全产业链竞争模式。粮食产业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为一体,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链条体系,也是一种更综合、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产业安全。第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价格补贴、技术改造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补贴,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粮食竞争。

参考文献

[1]李援亚.粮食金融化:界定、背景及特征[J].经济论坛,2012,(9).

[2]张莉侠,张锦华.跨国公司的扩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2,(10).

[3]付青叶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1,(5).

摘要:随着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的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改善中国能源状况以及培育农业龙头核心企业等方面加强对粮食安全的战略构建。

关键词:金融化能源化;粮食安全;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00301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粮食具有商品属性。粮食除了满足粮食生产者的需要之外,还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卖给粮食的需求者。在商品属性这一点上,粮食和其他物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产业的发展以及世界能源产业技术的进步,粮食逐步摆脱了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开始和金融以及能源产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也逐步地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给粮食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粮食的属性扩宽了,由之前单一的商品属性演变成商品、金融和能源三者结合的混合属性。在粮食能源化和粮食金融化的趋势下,依托全球范围内的军事、科技、能源与金融优势,美国逐步推进和实施其全球粮食战略,试图以粮食为武器,以金融和能源为助力,实现控制和独霸世界的战略目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粮食的战略地位被空前提升,国与国之间有关粮食的战略博弈将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随着粮食战略价值的提高,一国的粮食安全必然要受到其他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粮食全球战略的影响。

1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粮食安全的新问题

1.1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性增强

相关的研究表明,从1961年到2009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的平均波动呈现出明显增加的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的日益泛滥,粮食贸易投机活动猖獗,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逐渐偏离供求机制约束下的相对均衡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加速波动的特征。

1.2粮食价格决定机制变得复杂

经济学供求理论告诉我们,粮食价格从根本上应该受到粮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状况是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列是在粮食金融化和粮食能源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波动脱离了传统供求关系影响,简单的供求关系不再是粮价波动的主要原因,粮价波动则越来越多取决于市场心理预期、粮食期货市场、货币供应、投资资本、主要储备货币汇率、能源价格等非供求关系因素影响。

1.3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格局日益突出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在粮食金融化和能源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化的大宗商品都以美元定价。粮食被金融化之后,其价格不再完全受供求关系的支配,与粮食年景的丰欠和产量高低关系也逐渐淡化。在粮食能源化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粮食能源化制度体系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因此,无论从粮食金融化,还是从粮食能源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粮食安全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全球粮食安全必然深深地受到发达国家粮食战略的影响和制约。

1.4增加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

在全球资源自由流动的状况下,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与粮食的金融化和能源化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干扰粮食金融市场和粮食能源市场的正常运行,引起粮价大幅波动,从中谋取暴利。同时,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一国有关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确保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然而,在国与国粮食政策相互影响的开放环境中,粮食宏观调控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一个国际粮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本国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而且必然受到其他相关国有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独性叠加作用,最终会增加一过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和风险,并最终影响到一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2金融化能源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2.1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美国粮食-金融-能源战略来看,美元是衔接粮食和能源的桥梁和纽带,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居于主导地位。正是由于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美国可以通过控制美元价格走势,进而控制世界的粮价和石油价格,在享受向全世界经济体征收铸币税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全球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因此,中国应逐步有序的推动人民国际化进程,逐步用人民币取代美元在国家外贸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地位。只有当人民成为世界重要的结算货币,用人民币计价世界粮价的时候,才能够从币权结构上解决中国粮食价格受制于人的状况,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2逐步改善中国能源安全状况

随着石油化学资源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石化成本在农业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走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价格的变化。考虑到粮食能源化和能源粮食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的粮食安全的解决必须依赖于中国能源安全状况的改善。因此,必须从战略上解决中国的石油供应渠道问题,并依托人民币主权货币实现对石油定价权的掌握。因此,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继续推进现有能源供给渠道的稳定。将中东产油国、非洲产油国和东亚区域市场等纳入中国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体系。力争石油定价话语权,同时要加强中国和俄罗斯,中国和缅甸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友好的能源合作关系。第二,谋求能源定价权。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的中国,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基本没有话语权,根源在于我国没有成熟的石油期货市场。随着人民币主权货币功能的发挥和实现,中国应该着力谋求石油定价话语权。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设立和运转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对于发展石油现货交易市场、推动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建设,加强我国国际油价话语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培育粮食龙头核心企业

随着以ABCD为代表的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采取全面布局-产业链控制-价格掌控等战略,逐步加强了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中国应该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与实力强大的外资控股企业抗衡,打破外资可能形成的垄断局而。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快国内粮食企业整合步伐,获取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合作的形式,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第二,构建全产业链竞争模式。粮食产业链是一个连接粮食生产、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和消费等各产业的完整体系,它集成粮食产、加、销、储、运等多环节为一体,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链条体系,也是一种更综合、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粮食产业安全。第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价格补贴、技术改造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补贴,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粮食竞争。

参考文献

[1]李援亚.粮食金融化:界定、背景及特征[J].经济论坛,2012,(9).

[2]张莉侠,张锦华.跨国公司的扩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2,(10).

[3]付青叶等.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1,(5).

猜你喜欢
战略选择粮食安全
基于创新理念的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究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农地流转“非粮化”及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