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和腺苷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

2014-06-19 04:59王晓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缺氧性一氧化氮腺苷

王晓莉

(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许昌461000)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较为罕见的综合征,多种因素造成的缺氧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各种血管舒缩因子能力失调,致使肺血管收缩甚至重塑,最终引起肺动脉高压。对新生儿来说,因心肺功能尚不健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严重损伤心肺功能,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治疗该症的时机较为迫切[1]。该文就一氧化氮(NO)与腺苷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进行探讨与对比。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单位住院部2008年4月~2013年8月收治患有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34例,出生天数1~28 d,平均(1.4 ±0.92)d;早产胎儿 7 例,足月54例,体重 2.6 ~3.47 kg,平均(2.50 ±0.33)kg;Apgar评分2~9分,平均(6.10±2.55)分。病因:吸入胎粪肺炎26例,宫内感染肺炎21例,呼吸窘迫2例,先天心脏器质性病变10例。采用NO治疗的28例为NO组,采用腺苷治疗的33例为腺苷组。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体重及病因等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NO组 采用SLE呼吸机(带HFOV模式)与一氧化氮治疗仪进行治疗,对NO与NO2浓度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治疗前、治疗持续30 min后、治疗持续24 h的氧合指数(OI)、心动脉压力(PASP)、心率、均气道压(MAP)、动脉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收缩与舒张压等指标,调节治疗节律,评估治疗效果,抑制NO 中毒[2]。

1.2.2 腺苷组 静脉注射,5~6 mg/次,1~3 s内注射完毕立即注射20 mL生理盐水,若1~2 min无反应,补注射腺苷,注射量视情况而定。

1.3 疗效判定 痊愈:患儿肺动脉高压症状消失;死亡:患儿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局 NO组治愈20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8.57%;其中3例为早产儿;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出血,2例出现全身感染死亡,其余均为先天性心脏器质性病变,治疗效果不佳,4例院中死亡,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死亡者人均Apgar评分(3.75 ±0.65)。腺苷组治愈19 例,死亡14 例,死亡率为42.42%;其中4例为早产儿;1例为呼吸窘迫,7例宫内感染肺炎,1例吸入胎粪感染肺炎,5例为先天性心脏器质性病变,均在院中死亡。NO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腺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情况 治愈患儿中,NO治疗持续时间、人均感染并发例次显著高于腺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痊愈患儿治疗情况比较(±s)

表1 痊愈患儿治疗情况比较(±s)

注:与腺苷组相比,1)P <0.05。

人均感染并发例次NO 组 20 3.2 ±1.41)14.18 ±2.55 1.16 ±0.441)组别 n 治疗时间(t/d)住院时间(t/d)腺苷组19 0.43 ±0.14 13.63 ±4.49 0.75 ±0.28

3 讨论

据统计,新生儿患有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几率在0.1% ~0.8%,该次研究时间内接产38 907例,发病61例,发病率为0.16%,与相关统计结果基本相同[3]。治愈39例,死亡22例,死亡率为36.97%,死亡率较高。死亡例中1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7例为腺苷组宫内感染肺炎;早产儿7例全部死亡。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若引发肺动脉高压死亡率极高,采用NO与腺苷治疗均不理想,治疗中先心患儿均早产且评分较差,多合并有其他病症,初生后经抢救24 h内即死亡。

NO组疗效较腺苷更显著,但治疗时间较长、引发感染与并发例次更高。腺苷采用静脉推射治疗,显效迅速,针对性较强,特别是对于吸入胎粪致病者,起效迅速,通过复苏心脏功能迅速改善缺氧状态,但对感染肺炎致病者治疗效果欠佳。使用腺苷造成短暂心脏骤停,危险性较大,新生儿心肺功能不全,进行抢救时应慎用[4]。NO是促进肺血管内环境稳定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肺血管正常发育,对因肺炎引起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NO治疗疗程较长,促心肺血管正常发育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起效较缓,不适合作为抢救措施[5]。

总之,针对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应充分考虑病情、病因以及抢救的紧迫性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NO长期治疗效果较好,腺苷起效迅速适合危重患儿抢救,但应慎用,使用前充分考虑新生儿的耐药性。

[1]郑培榆,陈 强.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28):2 978-2 980.

[2]王 红,张永红.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3):227-230.

[3]华 毅,程显声.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和急性药物试验[J].中国循环杂志,2010,21(3):196-200.

[4]王夫林.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M].天津:天津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7-8.

[5]倪黎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86-88.

猜你喜欢
缺氧性一氧化氮腺苷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亚低温治疗中的价值
一氧化氮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一氧化氮在小鼠囊胚发育和孵化中的调控作用
一氧化氮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