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2014-06-20 19:39来庆霖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来庆霖

摘 要:农业机械化是高效率的象征,它在替代人、畜力劳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农机是农业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我们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提高了我们一贯推崇的水、种、肥、药等要素的综合效能,对提高粮食单产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说,农业机械化确实是保粮增粮不可或缺的手段。农业机械化为全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因此,依据我县农业生产现状,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因地制宜,加快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将是我县实现八连增之后,继续保持粮食产量稳产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1 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1.1深耕、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

深耕的好处: 首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底墒; 二能加强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三有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 四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五可深层施肥,有利于逐步熟化下层土壤,增加根系吸收营养范围。实施深耕要逐渐加深耕层,切忌将深土层的生土全部翻入耕层; 深耕的同时,应配施有机肥、加大施肥量,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复,如果翻耕前后持续干旱,要注意浇水造墒。此外,要做到耕翻和耙耢、镇压相结合,做到深浅轮耕,应旋耕。破除犁底层。耕翻后要及时耙压。尤其是采用秸秆还田和旋耕机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失墒较快、小麦播种过深,降低产量。所以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小麦播后镇压能有效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小麦播种后的镇压作业。

1.2深耕技术指标及主要机具

深耕机具一般为铧式犁,能满足耕深要求即可。目前,市场上按犁数分有三至五铧犁,按照单犁耕幅可分为轻型犁和重型犁,根据土地规模和配套动力而定。

2 机械化深松

2.1深松作业

机械化深松是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不反转土壤的一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培肥地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我县是农业大县,由于长期采用小型拖拉机耕地和大中型拖拉机旋耕作业,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坚实度高、透水性差,大大减弱了耕作层和心土层之间水分与肥力的流通,遇到雨水集中时,犁底层的隔水作用,使雨水不能及时渗透蓄集到心土层,从而形成地表泾流,在干旱天气,坚硬密实的犁底层又使底层水分难以向耕层移动,土壤自我调节水分能力差使农作物的根系难于穿插发育,因而,是粮食增产的一大障碍。实施机械化深松作业可有效打破坚硬的犁底层,明显改善这一状况,提高防涝抗旱能力。

2.2深松时间

在午秋耕整地时间均可进行深松作业,秋季深松有利于蓄纳秋冬雨雪,周期一般。每% 年进行一次。

2.3深松深度

深度的确定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

2.4深松方式

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全方位深松用于全面松动土壤。间隔深松用于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在深松后不能随即播种,且要注意及时耙压,防止失墒。

2.5作业机具

深松机具从类型上分为单机和联合作业机,从方式上分为全方位深松机和间隔深松机,可按照农艺要求选用。提倡采用深松联合整地机一次进地完成深松作业,并达到待播状态。拖拉机功率应根据不同耕深、土壤比阻与深松机相匹配,并考虑耕作幅宽与拖拉机轮距相匹配。

3 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技术

3.1定义

由小麦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械一次性作业,满足小麦播种对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农艺要求。能够同时进行旋耕、施肥、播种、覆盖、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具即为旋耕施肥播种机,简称旋播机。

3.2作业要点

机具要调整到保持前后、左右都水平的状态,以保证耕深和播深一致。耕深、播深、行距、播种量要调整到农艺要求技术指标状态。排肥器只适于施颗粒肥,禁止使用失效结块肥和混肥。

4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

4.1秸秆还田的好处

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培养地力、防止焚烧污染、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4.2实现秸秆还田的机械化途径和机具

通过大型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将小麦或玉米秸秆打碎并覆盖于地表。通过安装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秸秆粉碎抛洒装置将小麦秸秆粉碎后抛洒于地表。通过玉米联合收获机上的秸秆粉碎装置,在收获玉米时直接将秸秆粉碎散落于地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绝对不能用旋耕机代替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玉米秸秆的粉碎还田,因为旋耕机上的旋耕刀片不能有效切割玉米秸秆,从而造成土壤的过分疏松严重影响小麦出苗。

4.3玉米秸秆还田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补施氮肥;二是粉细深翻,秸秆粉碎长度宜小于5 cm,均匀撒于地表,然后深翻入土,以利播种;三是播种后镇压,避免小麦吊根现象;四是适时浇水;五是翻埋前消灭病原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