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圣经》中的女性形象

2014-06-20 12:06陈玉伟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夏娃福柯圣经

陈玉伟

摘 要 《圣经》作为父权制的文化产物,其中的女性一直被塑造为边缘化和被诅咒的形象,以此来维护男权的社会地位。本文试图借助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来分析处于边缘地位的夏娃的形象,来探析夏娃边缘话语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一个新型的夏娃形象——人类智慧的勇敢追求者。

关键词 《圣经》 福柯 权力话语理论 夏娃 重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Reconstruction of the Female Image in "Bible"

——Human Wisdom Brave Suitors - Eve

CHEN Yuwei

(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844)

Abstract "Bible" as a cultural product of patriarchy, where women have been portrayed as marginalized and cursed imag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ocial status of male pow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id the power to analyze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marginalized Eve's image, the real reason to Probe Eve edge of discourse, and reshape the image of a new Eve on the basis of human intelligence --- brave suitors.

Key words "Bible"; Foucault; power discourse theory; Eve; reconstruction

0 引言

《圣经》是父权制的产物,男性作者以《圣经》为传声筒,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男权社会,以及在男权社会下被边缘化的女性形象。女性,作为《圣经》中极小部分的人物形象(约占有5%),①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夏娃,作为人类始祖之一,也同样在《圣经》中几乎没有话语权。福柯在他的话语理论中提出“话语本身既是权力的产物,也是权力的组成部分。权力的施展,一方面不断创造新的话语;另一方面这些新的话语也会导致、加固某种权力,或者削弱、对抗这种权力。”②这也就意味着权力可以赋予话语主导地位,反之,无权力则导致失语或者边缘话语。在父权制下,男性为了保证自己的话语权,就要借助于自身的权力和话语对弱势的女性话语和身体进行压制和驯服。而《圣经》就是男性进行话语权压制的工具之一。本文试图以夏娃为分析对象,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她在《圣经》中处于边缘话语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圣经》中的夏娃形象,塑造一个为了人类的智慧而努力追求的勇敢女性形象。

1 边缘话语下的夏娃

在《圣经》中,夏娃是一个处于边缘化话语的人物。她的被创造,只是继亚当后,上帝怕亚当“独居不好”(创世纪 2:18),而为亚当创造的一个附属品。据《旧约·圣经·创世纪》记载:“只是那人没有遇见配偶帮助他。耶和华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创世纪 2:20-1)女性的诞生只是作为男人的一个附属品,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从属于男人,服从于男人,而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正如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阐释所讲的女性只是相对于男人的“他者”。在男权社会下,“人就是指男性……女人只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女人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的,而她是他者,被边缘化的。”(波伏娃,1988,11)夏娃的出现,除了做亚当的帮手外,也是为了凸显人类唯一的男性的统治地位。其次,夏娃作为偷食“禁果”的第一个人被认为是贪婪的、堕落的。经不起撒旦的诱惑,夏娃偷吃了“禁果”,并且也诱惑其男人—— 亚当吃了“禁果”。从此人类被赶出了伊甸园,开始了劳苦的工作。人们把一切的罪责都归咎给夏娃,把她推向“罪恶”的渊源。而在这一场上帝的“审判”中,夏娃只做了一次回答,而且也不是为自己辩护。“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创世纪 3:13)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夏娃在这场辩论中,没有任何话语上的主导优势,即便有自己的话语,也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总之,夏娃在《圣经》中几乎是处于失语状态,她被限定为男人的附属品,秩序的破坏者,人类“原罪”的始作俑者,但却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和权利。

2 勇敢追求智慧的夏娃

人类在偷食“禁果”之前,是不知善恶的。因为《圣经》中记载,“耶和华神吩咐他(亚当)说:‘园中各样书上的果子,你可以随便吃,只是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以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创世纪 2:16)”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禁果”是“分辨善恶的果子”。所以是夏娃带领人类走出了最初的混沌状态,而有了分辨善恶之能力。

首先,夏娃偷食“禁果”是为了寻求人类的智慧。在遇到撒旦之前,夏娃也看到善恶树是赏心悦目的,但是她并不知道可以使人得到智慧。而当撒旦告诉她“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能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纪 3:5)时,夏娃才起了偷食“禁果”之心。足以可见,她并不是因为贪婪于树上果子的“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创世纪 3:6),而是因为好奇树上果子“能使人有智慧”(创世纪 3:6),才最终偷食了“禁果”。

其次,夏娃在追求智慧的征程中,表现得异常勇敢。亚当一定向她传达过上帝的命令,偷食善恶之树的果子必死。然而为了寻求智慧,她置生死于不顾,果断地吃了善恶之果,而且还让自己的丈夫也吃了。正如撒旦所说,他们吃了善恶之果后,眼睛立刻亮了,而他们获得的第一个智慧就是关于性,他们“才知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创世纪 3:7)。那么从此人类就开始了探寻文明之旅。而在此之前,人类的生活无异于其他动物,吃饭、睡觉、劳作。正是人类获得了智慧,才有别于其他的任何生物。所以说,是夏娃的勇敢,带领人类走出蒙昧,走向智慧。

在寻求智慧的征途中,夏娃并没有过多的语言,根据福柯的话语理论,夏娃是没有掌控权力的主导优势。这是因为在男权文化体制中,女性话语长期被压制。《圣经》,作为男权社会的产物,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夏娃是不可能掌控话语的主导权的,因为一旦给予女性足够的话语权,女性必然会颠覆男权社会的统治地位。然而权力抑制的背后必然蕴含着颠覆性的反抗力量。夏娃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选择无声的语言和勇敢、反叛者的行为,不仅颠覆了她丈夫的权威,同时也挑战了上帝的权威,获取了和上帝一样的分辨善恶的智慧。

3 结论

在希伯来文化中,女性是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社会主导地位,男权社会又迫使她们失去了话语权。所以在《圣经》中,即便是人类的始祖——夏娃,也避免不了成为牺牲品,被诅咒的对象,让女人自身也认为她们生而有“罪”却无辩驳的机会。作为宗教的经典,《圣经》无时无刻不在维护着上帝的权威,维护着男权社会的主导地位。然而女性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挣脱枷锁,努力寻求自我,改变自己的现状。正如人类的始祖—— 夏娃一样,即便在失语状态下,在男权社会的枷锁下,同样为了寻求人类的智慧,而执着于勇敢的追求进程中,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取智慧的勇敢的女性。

注释

① 李滟波.《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湘潭:湘潭大学学报,2004(3):56.

②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9.

参考文献

[1] Barrett, Michele. The Politics of Truth: From Marx to Foucaul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 圣经.中英文和合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0.6.

[3] 诺斯洛夫·弗莱著.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赫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西蒙·德·波伏娃著.第二性. 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endprint

猜你喜欢
夏娃福柯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愧疚
四眼
作为直言者的福柯
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维密天使助阵夏娃的诱惑“蜕变”大秀
来自人名的英语词汇之圣经篇
“知识就是权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