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二)

2014-06-23 00:34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仙花水仙生机

美点赏析

丰子恺以其书画闻名,自然恬淡,意境深远,而他的散文更是疏朗清淡,独具高格,这篇《生机》就是最好的体现。本文叙述了“水仙花”遭遇三次灾难,最终恢复生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水仙的喜爱与赞美。同时,文章用平凡的事道出不平凡的理,暗示着中华民族摧不跨的民族精神,寄托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爱家、爱国情怀。

文章不愧出自大家手笔,美点纷呈。在结构上,文章并不刻意追求大起大落的变化,而是运用倒叙的手法,以“水仙花”为中心,依次道出其所受的三次“灾难”,并首尾呼应,以水仙花开照应题目“生机”,最后点明主旨。文章开始写“水仙花”遭受“旱灾”,“我”对水仙花盆的细心观察和考究,诠释了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接着,因为喜爱所以不舍分离,带着脱了水的水仙花坐车回老家,这让水仙花才遭了第一次灾难。到了家里,不想,“水仙花”又遭受了“水灾”。平白朴实的笔墨下,一幅孩童嬉戏图被勾勒了出来。因为孩童的天真无邪,毫不掩饰的热情才让水仙遭了第二次灾难,这灾来得并不突然,而都在情理之中。最后写水仙遭“冻灾”,这冻灾依然不是毫无来由,而是因为我的极度喜爱才被放在阳台上晒太阳,结果春寒料峭,反而被冻了一晚上。水仙花的三次灾难都发生得自然真切,无不彰显了作者行文的严密。

《生机》选材极为琐细平凡,买花盆、运花、洗雨花石、晒花,娓娓道来,朴实无华。此外,文章并不注重情感的倾诉,但对“水仙”的喜爱却不着痕迹地贯穿于行文之中,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真挚的情感。作者本是爱花之人,而屡遭灾难的水仙花最终欣欣向荣,耐旱、耐湿、抗冻,拥有顽强的精神和生命力等特性的水仙更值得作者赞颂,同时,也激励读者应该具有坚毅顽强的精神,可谓立意深远。

本文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但也不乏修辞的妙用,独具匠心。“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此处运用反问的修辞,体现了作者生活的意趣及对水仙的喜爱。“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水仙花叶子被冻后的颜色、情态,形象地表现了其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体现了作者对水仙遭受冻灾的怜爱,显得亲切、直率。

难点指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读罢丰子恺的《生机》,让人立刻想起雪莱《西风颂》当中的诗句来,仿佛在严寒的冬天看到了一缕阳光。文章的中心是“水仙”,为何题目叫“生机”呢?理解散文的主旨是难点。

初读文章,只觉小小一盆水仙遭受了三次灾害却依然欣欣向荣,文章定是咏物抒情,赞美水仙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激励我们顽强地生活,文章到此便可收尾了。然而,作者却更进一层,由情趣到理趣,借事说理,伸展到人生及哲理,“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民族,即使是遭受挫折、磨难,也要坚毅面对,永不放弃,如此,终会有出头之日。经此一笔,文章境界全出,我们才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文章取材于生活琐事,却又能品出高格,可见意境之深远。

再读文章,不禁思考起作者为何对水仙情有独钟。“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生活简单朴素,只凭一勺清水,便可傲立寒冬,仪态超俗,胜过松、竹、梅。丰子恺既爱水仙,也可见其为人了。

考点训练

探究标题“生机”的内涵,并作简要分析。

附:参考答案

1.全文写的是“水仙”屡遭灾难,最终恢复生机的故事。

2.通过对水仙的描写,表现了对水仙的赞美,激励人们要心存希望,不忘“生机”。

3.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要放弃,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抬头之日。

4.点明小说的主题,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屹立不倒。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仙花水仙生机
让阳台焕发生机
一株水仙
爱丁堡水仙
生机暗涌
水仙花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养水仙花
我喜欢洋水仙
“恰如其分”蕴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