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其君:建筑行业的“硬汉子”

2014-06-24 08:20韩燕勇路霞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程款建筑行业工地

韩燕勇+路霞

在河南建筑业界,有个人已经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可谓饱经风雨,行业经验十分丰富。岁月砥砺,难掩其身上精明强干的个人气质;同时,他为人低调、诚恳,其善待属下在建筑业里也是出了名的。这个人就是郑州弘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其君。

谈及这些年的经历,一路拼杀过来的汤其君不无自豪地说,“我是个硬汉子”。

贫困少年与偷师学艺

1960年,汤其君出生于商丘市睢县的一个小村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汤其君还有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姐姐,父亲带着他们姐弟两人艰难度日。那时,几亩薄田几乎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困顿的生活下,汤其君对童年的印象只有一个字:饿。

那时,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经常去邻村盖民房的小建筑队打些零工。汤其君便跟着父亲一起去,在旁边搬个砖头、递个瓦刀,做些打下手的事儿。这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让小小年纪的他很早就懂得了世道的艰难,理解了父亲的不易,所以再苦再累他从不抱怨。

几年后,姐姐远嫁到湖北。因为心疼弟弟,姐姐把他接到了湖北,跟自己一起生活。直到上高二那年,因为远在家乡的父亲思儿心切,姐姐才将他送回了老家。汤其君说,自己是姐姐带大的。

回到睢县的第二年,汤其君恰好赶上1977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高考。他兴高采烈地参加了这次全国高考,结果让他沮丧不已——他落榜了。

从学校出来,汤其君失魂落魄地跑回家,大哭了一场。父亲怎么劝也劝不住。

两个月后,汤其君背着被子,离家到县城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这是个小规模的工地,人也不多。这样的工程队,俗称“建筑班子”。包工头和汤其君是一个村的,这是他得以来到这个工地的原因。

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工地干活的经历,让他对工地有种特殊的亲切感。现在回忆起来,他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宿命。他先做小工,给师傅们上砖、推浆。有时,手指头被水泥沙磨破了,钻心疼,他也硬挺着,决不嚷嚷,反而腿脚更加麻利。为了尽快“上道”,他每天细心观察师傅的动作。有时师傅休息,他自己就赶快上墙去试一把砌砖、打线的活儿,还试着偷学目测墙线角度的技能。

半年后,汤其君做上了大工,也成为了一个“师傅”。这令工地上的老乡们吃惊不已。汤其君知道自己为之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温情与硬汉

做了一年多大工,汤其君的眼界开阔不少。他看到包工头们赚钱的方式:拉上几个人,接一个活,除了人工等成本支出,剩下的钱就全归自己。年轻的他忽然有了一种冲动:自己也可以做老板,挣大钱啊!这个朴素而略显稚嫩的想法让他看到了一种新的未来。

初生牛犊不怕虎。没过多久,汤其君就悄悄回了趟老家,说服村里几个在家“赋闲”的小兄弟,让他们来工地跟着自己干。他又请了两三个师傅加盟做主力,自己则整天出去,到处找活。因为人手有限,他只能接一些十几天就能干完的小活。偶尔接住一单大活,他就求助于原来的老板,请他派来几个能手“支援”一下。

活越来越多,他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汤其君在几十号人里来回穿梭,应对着出现的一切大小事情。累,并忙碌着。

汤其君如沐春风般感受着做老板的舒畅劲。手里握着厚厚的一沓钞票时,他尤其感受到实实在在得到回报的快乐。

这时,他想到了破旧不堪的家,和家里的那几间破房子。是呀,以前父亲没有能力盖房子,在村里,就数自家房子破旧。现在自己有钱了,也是时候把家里房子翻盖一下了。

年底的时候,他招呼自己的队伍,把自家那几间破房子推倒,风风光光地建了崭新的五间大房子。

尝到了包工的甜头,汤其君着意扩大规模。除了县里、周边村里的,他还特意接了省城的一个工程。这个工程是在荥阳的一个铝厂,工程并不太大,但对他的影响却很大。正是因为这个工程,他认识了荥阳二建的老总魏德兴。1987年,正是受到魏总的鼓励和支持,他得以下定决心,把自己的包工事业从家乡转到省城来。

汤其君接连承包了好几个中型规模的工程,如东区第六大街光电项目等。几年下来,汤其君在郑州地区的建筑行业里逐渐打开了名气,同时,他又把触角伸向省外,开始承包市政工程等需要更高资质的“大活”。

随着承包的工程量越来越大,凸显出来的各方面问题也多了起来。在管理上,汤其君感到力不从心——在手底下干活的工人都来自农村,因此没有什么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自己新学的那些高级管理理论根本派不上用场。

工人们平时出现很多不遵守工地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和问题,这让汤其君很头疼。后来,他不定期地给工人们做培训,教他们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和公司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并讲明白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渐渐地,工人们的自觉意识提高了上去,无故旷工、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减少了许多,平时的言行也文明了许多。

汤其君平时除了要管好几个工地,不出重大责任事故,安排好工地各方面生产等事情外,每天还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催以前甲方拖欠的工程款。

虽说国家政策大环境早已变好,但建筑行业仍时有拖欠工程款的事。汤其君说,他不能从甲方手里拿到钱,自然就没办法把工资及时发给工人们。这时候,矛盾就来了。工人们因为要钱心切,就直接罢工奔到他的办公室让他赶紧结算工资。

汤其君知道手下人跟着自己也不容易,自己一咬牙,就跑到家里把存折拿了出来,到银行取出几十万的现金,当天把工人的工资都结清了。

一两次这样的风波后,汤其君明白了:自己虽然难,手下人更难,他们指望着那点辛苦钱养家糊口呢,而自己多少是个老板,积蓄总是有些的,所以工资一定得按时发,要不然真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辛劳。

打那以后,汤其君总是及时给工人发工资,一分都不拖欠,要是工程款还没要回来,他就想办法用自己的积蓄补上,再或者,找要好的朋友借上一笔钱。资金再紧张,他也要做到工人工资的按时发放。

由于工资发放问题的妥善解决,工人们开始对汤其君另眼相看,并对他赞不绝口。

工程款的问题同样是个难题。汤其君也记不清多少次登门去甲方单位要钱。吃饭、喝酒等常规招数自不必说,其他软的硬的招数他也用遍了。到头来,还是留下很多工程款怎么也要不回来,就那么莫名其妙地搁置着。

有一次,他接了江汉大桥高速路段的工程建设,完工验收后,甲方却怎么也不给他结算工程款。因为款项数额巨大,他这次再也无力用自己的钱把工人工资及工程用料费用给垫上。

期间,他已经把家里的存款都取了出来,补足了一部分款项。除此外,他连老家的粮食、树都卖了,仍然不够。汤其君一时间感到压力巨大:他想,这会儿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补不上这巨大的窟窿。在他身后是更加焦虑的工人,怎么办?

汤其君急得眼红了。他跑到北京找到几家媒体,向他们讲诉自己和工人们的遭遇,同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事情经媒体曝光后,立刻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江汉大桥施工甲方迫于压力,请求汤其君撤诉,并答应尽数结算工程款。这件事才算真正解决。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行业环境中,汤其君迎难而上,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从业经验,砥砺着自己的内心;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方方面面的磨合、历练中,汤其君也逐渐形成了自己高超的领导智慧和卓越管理思想。硬汉子的名号不胫而走。

事业腾飞

随着眼界的开阔,内心的成长,汤其君逐渐认识到:要想把事业做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平台进行规范化运作。后来,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郑州新洋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和平。

汤其君和刘和平一见如故。两人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多有共识,遂成好友和合作伙伴。不久,汤其君正式加入新洋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并任副总经理一职。

与此同时,汤其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他接连参加了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培训、高层管理知识培训等,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一分付出,一分回报。汤其君在随后短短一两年时间内,接连数次获得了省市级建筑业优秀管理者等各项荣誉称号。

后来,同样因为朋友的举荐,他开始兼任郑州弘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同时成为公司合伙人。彼时的弘业建筑因为成立时间长,内部管理有些混乱,人浮于事,尾大不掉的问题很突出。

弘业建筑老总盛邀汤其君加盟,正是看中了他优秀的管理能力和硬汉子般实干精神。对处于发展节点,正谋求转变突围的弘业建筑,汤其君的到来,犹如一道良剂。

新官上任三把火。汤其君用最短的时间摸清了公司在生产、管理、财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制定新的制度和规定,同时采取多种激励制度。

公司设立了“七部一室”:技安管理部、质保管理部、经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物资管理部、人力管理部、发展管理部和办公室。

同时,下设土建、市政、园林、机械施工、地基基础、检测试验中心、后勤物资、劳务、设备租赁、材料供应、周转材料租赁等内部要素分公司和十八个项目部。而且,在省内的许昌、平顶山、鲁山、禹州等地也设立了分公司。

弘业建筑公司在短短几年里先后承建了邙山提水车间、时代大厦、富丽大厦、禹州房管大厦等厂房和写字楼,郑州工业学院教学楼、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河南经贸学院等高校教学楼,警官公寓、郾陵国家粮库等市政企事业单位项目,茂祥家园、恒升家园、恒升府第、富华佳园、宏升家园等商业住宅小区。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此时的弘业建筑已然成为郑州建筑行业的知名品牌。其连续多年被省市工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纳税先进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先进企业”;连续多年被河南省建设厅、郑州市建委评为“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施工企业”等荣誉称号,企业信誉等级为郑州市AAA级企业。

汤其君对公司取得的荣誉相当低调和淡定,也十分谦虚。他说,这些成绩和荣誉凝聚了郑州弘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大家一起努力换来的,并不是他一人的功劳。

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汤其君表现得信心满满。他的目标是让弘业在五到十年内成为同行业的翘楚和行业的领导者。

汤其君说,除了完工、在建的十几个工程,马上要再开工几个项目。目前,公司的项目已经分布在河南多个城市和地区,临近的几个省份也有他们公司的“足迹”。

郑州新洋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和平评价汤其君说:“老汤这个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他对手下人好,宁肯自己受点苦,也不让工人受委屈。我们是好朋友,也是工作上的好伙伴。和他打交道,很放心。在管理上,他也是一把好手。”

谈及具体管理,汤其君认为要把施工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工人和农民工兄弟放在心里,既有严格管理,又有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怀。另外,他认为:“提高工人的法律意识很重要,这有助于他们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有利工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这就是汤其君——敬业、热情、谦虚、低调,忠于自己的事业,又善于开拓创新不断谋求事业新发展。他确实是建筑行业里一个十足的硬汉子。(编辑/晓勇)

猜你喜欢
工程款建筑行业工地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论建设工程合同之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清欠工程款的新思路
热闹的工地
工程预算与现场施工之间的关系
工地上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