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对标

2014-06-24 08:32张海波康凯
汽车工程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混合新能源汽车

张海波 康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中国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了政府规划的引导作用,明确了产业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由示范应用向推广应用平缓过渡。

1 市场发展概要

2013年中国电动汽车(EV,PHEV,HEV)中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长22.0%,增至20 420辆,继续稳定增长。不过与进口量的25 340辆相比,仍处于较小规模。但是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2014年上半年销量规模已经逼近2013年销量,据最新消息,2014年9月新能源单月产量已突破2万辆[1]。图1~图3分别示出本土系乘用车制造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外资系乘用车制造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外资系制造商的新能源汽车的进口车新车上牌量。

2 TOP5新能源发展对标

在全球对节能与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汽车市场为获取市场份额,纷纷发布电动汽车战略,加速产品线的构建以及产品的投放。在中国政府于2013年9月发布了第2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民族系制造商纷纷加速新能源车的投放,尤其是可获得补贴、并且受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影响较小的插电混合动力车相继上市[2]。

2.1 一汽新能源

一汽集团是国内较早涉足新能源研究的大型集团,从20世纪末至今,新能源发展已经历了10余个年头,从混合动力到插电式混动再到纯电动车研发,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2010年8月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分公司。

2.1.1 战略规划

2014年4月,在北京国际车展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规划,提出了2020年发展总目标,分2016年和2018年2个阶段性目标,同时提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实施路径。

1)规划总目标。2020年,完成关键总成资源布局,做熟插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平台,掌控核心总成资源;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16款车型全系列产业化准备,具备批量投放市场能力,市场份额15%以上。

2)分阶段目标。2016年初步形成电机和电池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完成重点车型商品化开发;于2018年,通过新能源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撑四阶段燃油限值目标的实现。

3)战略实施路径。a.搭建4个新能源乘用车平台,覆盖A0到C级全系列乘用车,搭建2个商用车平台;b.通过系统和总成模块化设计,实现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车总成资源最大化共享;c.完全掌握高功率密度的湿式离合器耦合电机设计,电池组集成开发,整车控制器等核心技术;d.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形成从整车到总成,再到关键性能的正向开发流程体系和标准;e.联合上下游产业,积极探索多种集成创新模式,共谋发展。

2.1.2 新能源技术路线

一汽新能源技术路线非常清晰,从混合动力起步到插电式混动产品开发,再到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开发。图4示出一汽新能源不同阶段技术发展重心。

从1998年开始,历时11年自主开发,在混合动力轿车技术开发日趋成熟,开发出红旗混合动力轿车和奔腾混合动力车等,使混合动力轿车开发技术趋于成熟。同时开发出多款纯电动轿车。

2.1.3 一汽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合作

一汽的新能源技术与规划是成体系的,注重新能源自主研发的体系建设。在电控技术方面,一汽新能源完全自主研发,电池和电机采取二次开发、集成创新等方式逐步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图5示出一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规划路径。

2.2 东风新能源

东风集团是国内最早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大企业集团之一,其纯电动技术的研发始于“八五”期间,至今已经历时20个年头,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

2.2.1 战略规划

1)总体规划。以纯电动轿车作为中长期重点战略目标,以混合动力作为阶段性重点目标。

2)战略目标。至2015年,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即纯电动产业化规模达到5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车达到5万辆。产销量占比达到20%。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达到与传统汽车同等的竞争力,市场保有量达到80万辆。

3)实施路径。为了支撑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东风汽车在内部制定了“9+7”的项目规划,9个平台和7个核心技术方向上的重大课题平行展开。

2.2.2 技术路线

作为国内最早起步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上,与很多其他企业一样,近期选择混合动力切入、中长期专注混合动力发展及长期探索燃料电池技术。

2.2.3 技术研发与合作

在整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开发方面,东风公司承担了国资委中电联下达的1个平台车型项目、3个过渡车型项目和5个共性技术项目。表1示出东风汽车新能源项目规划。

表1 东风汽车新能源项目规划表

在核心技术方面,东风公司逐步在整车电控、电池及电机等方面形成行业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积极介入主要总成产品的开发,掌握或拥有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研发和制造的核心技术;通过积极参加产业联盟等多种合作方式进入电池业务,强化电机制造业务。

2.3 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4年3月升级成为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2013年北汽新能源汽车销售了1 628辆,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25.55%。

2.3.1 主要技术合作

北汽通过收购、合资、联合开发及技术引进等策略,从世界范围内获取纯电动汽车的尖端技术。一方面强化北汽旗下新能源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采购优质部件提升北汽纯电动汽车的整体产品品质。表2示出技术研发的外引内联成果。

表2 北汽新能源技术研发的外引内联成果表

2.3.2 市场合作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的特殊性,导致了其使用便捷性远小于传统汽车。但是在电池等关键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使用的便利性依旧是制约电动汽车走入普通家庭的一大障碍,为此北汽通过与庞大集团合作,深入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及售后服务领域,尽量消除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顾虑。同时,北汽还通过与京东商城合作,完成电子商务与新能源物流配送的2项新尝试。表3示出为北汽新能源的市场合作简介。

表3 北汽新能源市场合作简介

2.4 上汽新能源

2001年底,同济大学与上汽集团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八六三”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了开发清洁能源汽车的历程。迄今为止,包括同济大学在内,上汽已相继与8所高校、1家科研院所建立了17个产学研基地,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产学研共同体。

2.4.1 上汽新能源发展方向

单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上看,上汽开始是以燃料电池和替代能源为主,但认真观察了国际新能源走势后,上汽决定从燃料电池技术向以混合动力和电池领域转移。新能源战略调整后,上汽目前真正做产业化主要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

2.4.2 上汽集团主要新能源研发产品

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情况来看,上汽集团主要通过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3种技术路线推进产品开发。2009—2013年末,上汽集团已对新能源汽车业务投资约56亿元,先后向市场投放了荣威E50、荣威550Plug-in和荣威950FuelCell等车型。表4示出上汽旗下纯电动及混动产品介绍,表5示出上汽旗下燃料电池产品介绍。

表4 上汽旗下纯电动及混动产品介绍

表5 上汽旗下燃料电池产品介绍

2.4.3 上汽新能源优势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领先的“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上汽攻坚电池、电机及电控“三电”瓶颈,已经初步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

1)电池系统技术方面:2009年12月,上汽与美国A123按照51:49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其他售后服务。

2)电机/电力电子方面:上海捷能自主研发可灵活实现串/并联混合驱动和油/电驱动自动切换的EDU电驱变速箱,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控方面:上海捷能已建成6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该团队进行的荣威750中混项目,通过优化标定,实现了20%的节油率目标[3]。

2.5 长安新能源

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公司与重庆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出资于2008年6月成立,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及营销服务等。

目前,新能源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总体技术部、科技项目部、电子电器部、运营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北京研发中心六大部门,员工近500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2.5.1 长安集团主要新能源研发产品

虽然油耗法规进一步强化,但是由于价格过高以及充电设施不足等导致纯电动车的推广并不顺利,因此中国长安计划在2020年前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2020年以后再重点推广纯电动车。与此同时,2014年1月中国长安宣布将于2015年前将旗下所有在售乘用车产品(截至2014年初为8款)全部搭载自主开发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STT)。

产品投放方面,在2014年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中国长安展出了基于逸动研发的逸动Hybrid和逸动EV。展出产品以中、低混动为主,燃油经济性稍优于传统汽车,电动车由于研发力度不强,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中等层次。

2.5.2 技术路线

作为国内目前主要专注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长安在新能源上的投入力度相对较小,但是在技术方向上还是偏向混合动力技术发展,同时也在开发纯电动技术。目前主要开发中度和强度混合动力车型,次要开发纯电动汽车。

3 结语

2014年进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政策的大力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但是反观TOP5集团,除了北汽E150以外TOP5旗下的产品销量较小。但是通过研究发现TOP5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有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所以技术瓶颈并不是目前制约TOP5新能源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文章分析有以下几点因素。

1)自主品牌的弱势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建立在自主品牌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就目前来看TOP5的自主品牌发展相对较弱势,仅有长安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但是长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传统汽车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有限,所以自主品牌的弱势是限制TOP5新能源车发展的一大因素。

2)大型企业集团的技术产品化、市场化转换效率较低。首先可以看到,TOP5在车展上所展示的新能源车型及种类并不少于自主品牌企业,但是在真正的由展车向量产的发展中,所耗费的时间要远大民营企业,这是由于体系、体制及执行力等许多方面造成的[4]。

3)市场敏感性较差。从目前整体汽车市场来看,合资企业基本都归属于TOP5集团旗下,而合资品牌的规模、盈利能力都远强于其旗下自主品牌,所以导致TOP5集团本身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关注有限。反观民营自主,近两年来自主品牌整体份额下降,使得几乎所有自主品牌都面临销量减少的风险,规模的降低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国家支持力度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则会投入更大的精力。然而大型企业集团由于没有市场和盈利压力,完全可以等待新能源市场稳定以后,凭借人员、资金和规模优势快速发展,而不需要在前景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投入太多精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郑耕龙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

——唐寅

猜你喜欢
混合新能源汽车
混合宅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混合运算的技巧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