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诺曼底登陆

2014-06-24 22:14翟一南
新民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诺曼底战役二战

翟一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快70年了。

70年间,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可是,如果我们细细地检视这些变化,会发现它们都与二战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二战使世界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二战的遗产仍然在影响着我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时不时要回顾二战的原因。而诺曼底战役,则在二战中占据了极其重要且突出的位置。

战争史诗电影重现

时至今日,这场由盟军于1944年6月6日上午6时30分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大规模攻势,仍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把它和《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相提并论。对此,今天的观众应该感到庆幸。古代的观众只能通过盲目吟游诗人的歌唱,来想象、揣测特洛伊战役的种种细节,而在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直接地从高科技声光电手段营造的逼真氛围中,近乎身临其境地感受诺曼底登陆乃至二战的宏大与悲壮。

说到诺曼底登陆,有些电影是不能不提的。就好比在世界杯将要来临的日子,聊到足球,不能不提梅西和C罗一样。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就是诺曼底登陆主题电影中的梅西和C罗。情节自不用赘述,虽然有论者讥之为“好莱坞主旋律电影”,但你不得不承认,关于牺牲与奉献、友谊与忠诚、国家与个人这类永恒的主题,斯皮尔伯格的尺度拿捏得十分到位,好比老到的推拿师傅,一出手,就正中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电影中的武器细节更是不惜工本,用心雕琢,足以让最挑剔的军事迷满意。史诗级的战役,自然要史诗级的电影才般配。

晚《兄弟连》一年上映的《诺曼底大风暴》(又译《艾帅与登陆日》),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电影并没有表现战争的大场面,而是记录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九十天紧张的作战准备,尤其突出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的个人形象。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丘吉尔对艾森豪威尔郑重的告诫:“将军,你现在所要求的权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亚历山大大帝没有,恺撒也没有。”

1962年上映的黑白电影《最长的一天》也是值得一提的。作为经典,《最长的一天》对战争本身的表现远不及《兄弟连》,但它有一点长处是后来的电影无法企及的:影片大部分是实景拍摄。这就连《拯救大兵瑞恩》也无法做到。电影分别从盟军和德军两个角度对诺曼底登陆的准备作了完整的呈现,细枝末节尽在其中,今天的观众看来,可能会因其繁缛而心生倦怠。时代毕竟不同了。

红色帝国的二战回顾

前述电影都是美国电影,着重从美国人的视角表现诺曼底登陆。这也无足为奇,美国人本就是诺曼底登陆的主角。而作为二战的另一大参战国,苏联拍摄的二战电影无论电影手法还是思想观念都与美国迥然不同。

苏联早期表现二战的电影,常常是政治挂帅。比如上映于1950年的《攻克柏林》。主角是一位普通的炼钢工人阿廖沙。1941年,阿廖沙的故乡被德军占领,他的爱人娜塔莎也被掠走。曾经受过斯大林接见的阿廖沙参加了红军,走上了战场,最终随红军攻下柏林,与爱人在柏林团聚。《攻克柏林》长约五个小时,分上下两部,重点突出了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深谋远虑,而攻克柏林战役的实际指挥者朱可夫将军的功绩,则被不公平地抹杀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1949年上映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部电影中。政治挂帅,常常是要以牺牲真实为代价的。

相形之下,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拍摄的“卫国战争三部曲”

( 亦称“解放三部曲”)就要好得多,虽然意识形态色彩依然相当厚重,但艺术水准极高,有人嘲讽其为“洗脑片”,实在有失公平。

三部曲的第一部《莫斯科保卫战》上映于1985年。场面之宏大、镜头语言之深刻,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在苏联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支持下,影片动用了约5000名士兵、近万名群众、250名演员、202名摄影师,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表现苏联、德国间进行的坦克大战,甚至不惜改装、调配成营的坦克。电影中那句“俄罗斯领土广大,但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早已成了经典。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水平之高,可见得到了全球公认。

第二部《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在苏联解体前三年(1988年)上映,本片的拍摄手法一如前作,仍然气势恢宏、场面壮阔。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鲁晓夫、叶廖缅科、罗克索夫斯基、希特勒、冯·博克、保卢斯这些重要历史人物都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西班牙共产党人和德国红色合唱团等反法西斯英雄形象的塑造更是影片的神来之笔。

第三部《解放》时间顺序在前两作之后,上映却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69-1972)。影片共分五部:弧形火力网、突围、主攻方向、巴尔干人和柏林战役。始于1943年苏军转入反攻的库尔斯克战役,止于摧毁第三帝国的柏林战役。拍摄依然是不计工本的史诗风格、纪实路线,据说动用了海陆空军士兵3万名、坦克1万辆、飞机1000架,影片中,苏军士兵说的一句俗语令人印象极为深刻:“最后参与打架的人事后比谁都能吹。”大概也只有苏联有如此底气嘲讽美国了。

“卫国战争三部曲”这般大手笔表现二战的系列巨作,可谓前无古人,苏联解体之后,恐怕也后无来者了。值得留意的是,三部曲的前两部与苏联进行的阿富汗战争之间,有着颇耐寻味的联系。

挂一漏万说二战

除了以上巨作之外,可说的二战电影实在太多,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各参战国拍摄的电影可谓络绎不绝,这里只能挂一漏万,拣重要的,从近处说起了。

2013年上映的德国系列电视电影《我们的父辈》是难得一见的佳作,有着德国人特有的深刻。虽然影片在俄罗斯引起了强烈抗议,被视作纳粹德国的翻案之作,但它表现的当代德国人的父母一辈关于二战的记忆,着实令人唏嘘不已。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德国人和俄罗斯人真的是很像的,比如对历史近乎偏执的追寻和再现。

2008年上映的法国电影《暗处的女人》(又译《超级女特工》)表现了诺曼底登陆前的情报作战。法国国民女神苏菲·玛索出演女主角。她和另外几位各怀心事的女间谍,一起为丘吉尔设立的情报组织“特别行动局”的法国分部服务。战争是残酷的,它让玫瑰一样的女人,生出了扎穿敌人的尖刺。

2005年上映的《大偷袭》讲了一个营救美国战俘的故事。仍然相当的美国主旋律,但影片本身的细节却是可圈可点的,充分展现了一次成功的作战必须具备的各个环节,当然,那些英雄主义的俗套就不必当真了。

《风语者》与《珍珠港》都是公认的高投入、大场面的失败之作,不提也罢。

1998年上映的《细细的红线》从二战诸多题材中,挑选了少有人知的瓜达康纳尔岛战役,来自一句美国谚语的影片片名即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在理智与疯狂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与同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相比,它的坏处是节奏拖沓、旁白泛滥,这是硬币的反面,硬币的正面则是对人性和战争的深刻反思:战争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波澜壮阔,除了疯狂,只有疯狂;战争的双方同样可怜,同样无辜。

再往前,就尽是老片了。虽然这些影片多数已被遗忘,或影迷只闻其名,未睹内容,但其中不少仍有重看的价值。如上世纪50年代上映的《桂河大桥》,60年代上映的《击沉俾斯麦号!》、《坦克大决战》、《铁勒马九壮士》,70年代上映的《虎!虎!虎!》、《中途岛之战》、《遥远的桥》、《巴顿将军》,80年代上映的《红一纵队》、《苏芬战争》等,都是佳作。以二战为背景,表现亲情、爱情乃至人性光辉、世间悲欢的电影就更多了。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两部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动画电影。一部是《萤火虫之墓》,上映于1988年,曾于2005年改编为日剧,电影导演为高畑勋,日剧导演为佐藤东弥;一部是去年上映的《起风了》,导演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宫崎骏。之所以要提这两部作品,是因为它们都以亚洲人特有的情感与表达方式,体现了反战的思想,但与此同时,又难免招致各种误读,尤其是后一部电影。不少影迷看完后,愤怒地指责宫崎骏竟然拍了一部美化零式战斗机设计师的电影。殊不知,电影中那位沉迷于制造艺术品一般的飞机的设计师,他的作品被侵略者用在了战争当中,这本身就体现了战争对人的异化,乃是极为深刻的批判。这种反战思想在《萤火虫之墓》中也得到了精致的体现: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让一对兄妹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家,他们哪怕幸运地逃过轰炸,却挨不过战时物资匮乏带来的饥馑。面对战争,人是渺小的,平民往往被战争伤害得最深。真正深刻地反映了二战的电影,无不体现出此类思想。日本如是,德国如是,美国、苏联亦如是。endprint

猜你喜欢
诺曼底战役二战
战役中的你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诺曼底的70年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空降作战的特点及其启示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
抢占三所里 阻敌建奇功——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穿插作战中的先遣团
Ultra与诺曼底登陆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