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置优化的汽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设计

2014-06-25 01:58李国林孙风蔚吴成明冯擎峰
汽车工程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纵梁轻量化蓄电池

李国林 孙风蔚 吴成明 冯擎峰

(吉利汽车研究院)

目前,关于蓄电池支架的设计,通常采用增加板厚,使用高强度钢及更改结构等[1-2]方法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但是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提高,还要考虑如何减轻该零部件的质量。轻量化设计方案,主要有3个方面[3-5]:1)零部件的材料;2)零部件的结构设计;3)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虽然使用高强度钢、利用复杂的零部件结构及采用先进制造工艺,可以减轻零部件质量,但是同时也增加了零部件的设计开发成本。针对该问题,文章考虑零部件设计的初始输入条件,为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方向,即通过更改蓄电池支架的初始布置输入,来进行蓄电池支架的轻量化设计。

1 蓄电池支架设计流程

1.1 总布置输入

蓄电池支架的设计,通常都是根据提供的蓄电池布置方案进行结构设计,以满足其承载蓄电池的作用。通常蓄电池的布置都是在发动机舱纵梁上,有纵向布置和横向布置2种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支架固定在纵梁上,与纵梁支架呈悬臂式结构,因此蓄电池支架强度设计,需要通过更改材料、增加加强板或者增加板厚来提高,用以满足其使用要求。

1.2 蓄电池支架设计

根据布置提供的蓄电池位置输入,进行蓄电池支架的结构设计。以某款蓄电池横向布置的车型为例,进行蓄电池支架结构设计,蓄电池布置形式,如图2所示。蓄电池支架呈悬臂梁式固定在纵梁上,同时悬空在左悬置上方。考虑蓄电池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需要在纵梁上侧的减振器主板上增加2个固定点,进行结构加强。根据该布置输入条件,进行蓄电池支架结构设计,支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架1主要是用于蓄电池支架与减振器主板的固定,以提高蓄电池支架的动刚度。

2 轻量化设计

根据上述蓄电池支架的设计流程,可以看出布置输入对蓄电池支架的结构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考虑蓄电池支架的轻量化设计,必须从初始的蓄电池布置上进行分析。

2.1 布置输入

以上述横向布置蓄电池支架设计为例,从图2c中可以看出,目前蓄电池的布置还存在以下2种可调整的空间:1)如果蓄电池沿-Y方向进行移动,蓄电池质心移向纵梁,悬空在纵梁外的蓄电池部分减少,那么蓄电池支架的结构设计可以简化,Y向尺寸也可以相对减少;同时,因为蓄电池质量主要由纵梁承载,因此图3所示的支架1也可以取消,这样蓄电池支架的质量就会明显减少;2)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蓄电池悬空在左悬置上方,而左悬置固定在纵梁上,因此可以降低蓄电池位置,同时蓄电池的固定除了蓄电池支架上的固定点,还需增加悬置上的安装点,这样蓄电池支架的承载力才能减少,结构设计也可以相应简化。

图4示出原蓄电池的布置输入,从图4中可以看出,蓄电池整体长度约228mm,Y向悬出纵梁外约192 mm,占蓄电池整体长度的84%;Z向高出纵梁约166mm。

2.2 优化设计

根据上述布置分析,蓄电池布置位置沿-Y方向移动,同时下移,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蓄电池布置更改后,蓄电池Y向悬出纵梁外131 mm,占蓄电池整体长度的57%;Z向高出纵梁138 mm。相对原先的布置输入,Y向长度减少约32%,Z向高度减少约17%。因此,蓄电池支架在Y向的长度及Z向的高度,也相应减少,整体质量减轻。

根据上述新的布置输入,蓄电池支架结构需从3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1)因蓄电池悬空在悬置上方,所以在悬置上增加固定点;2)蓄电池安装在纵梁上的部分,通过在纵梁上增加支架,更改纵梁结构,与悬置共用新增加的支架来固定;3)考虑蓄电池支架轻量化设计要求,将蓄电池托盘跟蓄电池支架,采用塑料材质,设计成一个整体,采用注塑成型实现,如图6所示。

新的蓄电池布置,涉及到新增加的件有:悬置上的蓄电池固定支架、新增加纵梁支架及蓄电池托盘(即新的蓄电池支架),总共质量约为1.8 kg,而相应的原先的蓄电池支架总共质量约为2.4 kg,质量减轻约25%。

2.3 CAE分析

新的蓄电池支架与蓄电池托盘是一个整体,图7示出蓄电池托盘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约束车身截面处所有自由度,针对各种工况在蓄电池质心施加表1中对应的重力加速度。经CAE分析结果显示,该布置形式的蓄电池支架结构在倒车上台阶工况、侧向冲击工况、前行制动工况、过坑工况,垂向冲击工况及组合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如图8所示。

表1 蓄电池托盘强度分析工况加速度列表(蓄电池质量为13.9 kg) g

3 结论

通过布置优化,进行蓄电池支架结构设计,可以很好地实现蓄电池支架的轻量化设计,同时保证蓄电池支架的设计强度要求。这说明,在白车身设计过程中,为满足轻量化的设计目标,除了传统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措施外,白车身前期的布置输入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布置输入,不仅可以让整车布置美观,而且可以实现整车轻量化设计,同时也可以使钣金件结构设计简单,模具开发成本低,且满足其结构设计的强度要求。

猜你喜欢
纵梁轻量化蓄电池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基于多品种混流生产的商用车车架纵梁自动化上线装置研究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聊聊蓄电池的那点事儿(1) 汽车蓄电池的前世
汽车发舱纵梁前端板结构设计
一种SUV车型发舱纵梁后段加强板的优化结构
蓄电池去哪儿了
某SUV车型车身防水设计
蓄电池去哪儿了?VOL12.雷克萨斯RX45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