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河向白洋淀补水效益分析

2014-06-26 06:26马洪飞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安新县白洋淀补水

马洪飞,曹 岩

(1.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 450045)

1 概述

白洋淀系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是由草甸、沼泽、水域、滩涂等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密集交汇区和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理想的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华北内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保持白洋淀的水生态,对于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由于白洋淀宽浅的湖体结构,水面广、蒸发快,水深小、渗漏多,遇干旱年份或连续干旱年份往往会有短时干淀或连续干淀发生,成为影响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并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难点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的需水增加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在连续两年以上干旱或偏干旱年份后白洋淀有发生干淀的可能,但通过河系内外调水补淀可以避免白洋淀的干淀。非汛期当白洋淀的水位处于6.5~7m时,应该考虑引水补淀。

2 引黄补淀线路及补水效果

上端从黄河位山引水,在卫运河左岸刘口进入河北境内,然后沿引黄入津的线路到清凉江油故闸,此时可以通过卫千干渠输水至王口闸入衡水湖,过大赵闸进入滏东排河,可接上引岳济淀的线路。如果不在油故闸连通,还可以沿清凉江继续北上到徐沙闸,通过吴沙闸进入江河干渠,至云齐闸入滏东排河,接引岳济淀的线路。

白洋淀管理部门先后几次调水补水,达到了水生态预期的效果,如表1。

表1 2006~2009年白洋淀几次调水后达到水位情况

3 引黄补淀效益分析

3.1 生态社会效益

白洋淀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部,是水系上游河道与入海口之间的缓冲洼地。在行政区上分属保定市的安新、雄县、容城、高阳和沧州市的任丘5个县(市)管辖,其中安新县所属占白洋淀总面积的78.1%。

根据河北省白洋淀管理处和安新县水产、旅游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引水时有1亿km2的水量在输送过程中蒸发和渗漏,渗漏的水量渗入地下,成为土壤水或变成地下水,如果有40%的水量转变成土壤水,按正常灌溉产出1kg的50%计算,可使沿线农田增产2000万kg,按1.2元/kg计算,可增加群众收入2400万元。同时,也为淀区23万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条件,并可以增加芦苇的种植面积0.33万hm2,按7500kg/hm2、0.5元/kg计算,可增加收入1238万元。

3.2 经济效益

据安新县水产畜牧局统计,2006~2009年4月淀区养殖户累计增加纯收入8054万元,年人均增收121元。加上减少的育苗损失和耽误养鱼时间的损失,累计增收节支1.99亿元。因为水面扩大,保证了淀区风光,增加了旅游的有效时间。与2005年相比旅游人数连年增加,3年增加38万人次,增加纯收入1530万元,同时拉动相关消费7600万元。3年累计增加纯收入9584.15万元,增收节支总额达到1.99亿元。详见表2。

3.3 社会效益

白洋淀水面增加,对支持白洋淀的物种多样性、改善华北地区的小气候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淀区23万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条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使白洋淀重现了水天一色、烟波浩淼的景象,促进了白洋淀旅游业的繁荣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自2001年以来,安新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每年以20万人次递增,2008年达到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亿元以上,并创造了就业岗位2万多个,创造社会综合效益30多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目前,安新县共有苇田0.8万hm2,年产芦苇7.5万t;出口苇箔的年生产能力达200万片,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全县有芦苇工艺企业20多家,年产工艺画60多万件,创造经济效益3000万元。

水质的改善,还促进了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和动植物生态链的恢复,推动了白洋淀水产养殖业、养鸭业等产业健康发展。如今,白洋淀的各种水草年产量达到5亿kg,而鱼类资源已经恢复到17科34种。2008年,白洋淀水产品社会总产量达到2.62万t,其中养殖水面达到0.27hm2以上,养殖产量达到0.58万t,捕捞产量达到2.04万t。

4 结语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调蓄洪水,承载野生动植物,提供物质生产条件的功能,同时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当白洋淀处于危险的时候,引黄河水能够及时地为白洋淀补充足够的水量,保证白洋淀水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维护淀区及周边社会经济稳定。

[1]白洋淀国土研究会.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M].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白洋淀水生态长效保护关键技术研究[R].2011.

[3]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白洋淀湿地生态补水与水资源配置系统研究[R].2004.

[4]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河北农业大学.白洋淀生态环境调查及生态抗旱技术研究[R].2005.

[5]任宪韶.海河流域水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安新县白洋淀补水
白洋淀生态环境危机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肥皂》等
美丽河北之白洋淀
爱运动更要会补水
美丽的白洋淀
恼人的干燥
降温补水
从白洋淀逃荒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