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研究

2014-06-27 05:46李艳秦晶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补语史记状语

李艳,秦晶

(长春大学人文学院,长春 130022)

《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研究

李艳,秦晶

(长春大学人文学院,长春 130022)

在详细调查《史记》列传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程度补语作了细致分析。“(主语)+动词+程度补语”格式出现频率最高,未出现“动词+程度补语+宾语”格式。充当程度补语的有副词“甚”、“笃”、“极”、“愈”,动词“酣”,形容词“困”,其中,“甚”和“酣”出现频率较高;未出现后代常用的“死”、“透”等词语。现代汉语程度补语格式“动词+得+程度补语”在《史记》列传中未有用例。

《史记》;列传;程度补语

《史记》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构成。《史记》是一本史书,优势在于不会使用过度的辞藻进行堆砌或仿古,而会用简洁客观的语言进行叙述。《史记》的这种语言特点,成为我们以《史记》为语料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史记》七十列传中出现的程度补语进行穷尽性调查,并分析其特征,希望能对汉语程度补语的发展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 《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的句法结构

按照句中主要成分与补语的关系,可以把《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的句式分为“动词+程度补语”、“形容词+程度补语”、“动词+程度补语(结果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三大类。

1.1 “动词+程度补语”类

《史记》列传中,“动词+程度补语”类的句式又可以分为“(主语)+动词+程度补语”、“(主语)+状语+动词+程度补语”、“动词+状语+程度补语”、(主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主语) +状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主语)+动词+宾语+状语+程度补语”等六类。

1.1.1 (主语)+动词+程度补语

“(主语)+动词+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共有22例。其中程度补语“甚”出现10例,程度补语“笃”2例,程度补语“酣”8例,程度补语“愈”1例,程度补语“困”1例。如:

(1)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商君列传)

(2)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3)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仲连邹阳列传)

(4)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韩信卢绾列传)

(5)卜占病者祝曰:“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龟策列传)

例(1)中,“公叔”是主语,“病”是动词,“甚”是程度补语;例(2)中,“蔺相如”是主语,“病”是动词,“笃”是程度补语;例(3)中,“酒”是动词,“酣”是程度补语;例(4)中,“上”为主语,“病”是动词,“愈”是程度补语;例(5)中,“病”为动词,“困”为程度补语。

1.1.2 (主语)+状语+动词+程度补语

“(主语)+状语+动词+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3例,全部由“甚”充当程度补语。如:

(6)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樊郦滕灌列传)

(7)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南越列传)

例(6)中,“高祖”为主语,“尝”是状语,“病”是动词,“甚”是程度补语;例(7)中,“会”是状语,“病”是动词,“甚”是程度补语。

1.1.3 动词+状语+程度补语

“动词+状语+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2例,其中程度补语“甚”1例;程度补语“酣”1例:

(8)吴王恐,为谋滋甚。(吴王濞列传)

(9)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刺客列传)

例(8)中,程度补语“甚”前的“滋”作状语;例(9)中,程度补语“酣”前的“既”是状语。

1.1.4 (主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

“(主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6例,其中程度补语“甚”3例;程度补语“酣”3例。如:

(10)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韩信卢绾列传)

(11)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0)中,“称”为动词,“病”是宾语,“甚”是程度补语;例(11)中,“饮”是动词,“酒”为宾语,“酣”为程度补语。

1.1.5 (主语)+状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

“(主语)+状语+动词+宾语+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4例,其中程度补语“甚”1例;程度补语“笃”3例。如:

(12)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白起王翦列传)

例(12)中,“武安君”是主语,“遂”是状语,“称”是动词,“病”是宾语,“笃”是程度补语。

1.1.6 (主语)+动词+宾语+状语+程度补语

“(主语)+动词+宾语+状语+程度补语”格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3例,全部由“甚”承担程度补语。如:

(13)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大宛列传)

例(13)中,“攻劫”是动词,“汉使王恢等”是宾语,“尤”是状语,“甚”是程度补语。

1.2 “形容词+程度补语”类

“形容词+程度补语”类句式在《史记》列传中共出现14例,其中程度补语“甚”出现13例;程度补语“极”出现1例。如:

(14)何曰:“幸甚。”(淮阴侯列传)

(15)初,吴王之度淮,与楚王遂西败棘壁,乘胜前,锐甚。(吴王濞列传)

(16)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淮阴侯列传)

例(14)中,“幸”为形容词,“甚”为程度补语;例(15)中,“锐”为形容词,“甚”为程度补语;例(16)中,“罢”为形容词,“极”为程度补语。

1.3 动词+程度补语(结果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

《史记》列传中另有5例“动词+程度补语+结果补语”或“动词+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格式,其中程度补语“甚”出现4例;程度补语“笃”出现1例。如:

(17)淳于司马曰:“我之王家食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扁鹊仓公列传)

(18)以占病,病笃死。(龟策列传)

例(17)中,“食”是动词,“饱”是结果补语,“甚”是程度补语;例(18)中,“病”是动词,“笃”是程度补语,“死”是结果补语。

根据统计,程度补语在《史记》列传中出现的情况(见表1)如下:

表1 程度补语在《史记》列传中出现的情况

2 《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的词性分析

《史记》七十列传中,充当程度补语的副词有“甚”、“笃”、“极”、“愈”;动词有“酣”;形容词有“困”。其中,副词“甚”和动词“酣”出现频率较高。

2.1 甚

副词“甚”在《史记》列传中作程度补语共出现38次,其中“病甚”出现次数最多,共17例;“幸甚”共6例;“锐甚”2例;“益甚”2例;“如是甚”1例;“盛甚”1例;“藉甚”1例;“骄甚”1例;“恭甚”1例;“饱甚”1例;“滋甚”1例;“驩甚”1例;“横甚”1例;“易甚”1例;“尤甚”1例。如:

(19)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平津侯主父列传)

(20)王夫人以手击头,呼“幸甚”。(滑稽列传)

(21)吴兵锐甚,难与争锋。(吴王濞列传)

(22)元光四年春,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魏其武安侯列传)

(23)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西南夷列传)

例(19)中,“甚”前的“病”为动词;例(20)(21) (22)(23)中,“甚”前的“幸”、“锐”、“横”、“易”是形容词。

2.2 笃

副词“笃”在《史记》列传中作程度补语共出现6例,其中5例“病笃”;1例“寒热笃”。如:

(24)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病笃。(范睢蔡泽列传)

(25)临菑氾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皆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扁鹊仓公列传)

2.3 酣

动词“酣”在《史记》列传中作程度补语共出现12例,全部是与“酒”有关联,其中“酒酣”出现8例;“饮酒酣”出现3例;“酒既酣”出现1例。如:

(26)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27)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刺客列传)

2.4 极

副词“极”在《史记》列传中用作程度补语只出现1例“罢极”:

(28)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淮阴侯列传)

2.5 愈

副词“愈”在《史记》列传中用作程度补语仅出现1例“病愈”:

(29)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韩信卢绾列传)

2.6 困

形容词“困”在《史记》列传中用作程度补语出现1例,“病困”:

(30)卜占病者祝曰:“今某病困。死,首上开,内外交骇,身节折;不死,首仰足肣。”(龟策列传)

《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使用情况(见表2)如下:

表2 《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使用情况

3 结语

第一,《史记》列传中,程度补语的基本句式是“(主语)+动词+程度补语”、“(主语)+形容词+程度补语”两大类。前者出现频率最高。《史记》列传中出现了“动词+宾语+程度补语”格式,但未出现“动词+程度补语+宾语”格式。

第二,《史记》列传中,充当程度补语的副词有“甚”、“笃”、“极”、“愈”,动词有“酣”,形容词有“困”。其中,副词“甚”和动词“酣”出现频率较高。未出现后代比较常用的表示程度的“死”、“透”等词语。

第三,上古汉语程度补语使用很有限,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格式“动词+得+程度补语”在《史记》列传中未有用例,作为标志的“得”此期还未虚化为补语句式标志。

[1]司马迁.史记[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李艳,任彦智.《世说新语》中的程度补语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1):39-41.

责任编辑:柳克

A Study on Degree Comp lements in Historical Records Biography

LIYan,QIN J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Based on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Historical Records Biography,this papermakes ameticulous analysis on the degree complements in it.The pattern“(subject)+verb+degree complement”appearsmost frequently,while the pattern“verb+degree complement+object”is not found.The adverbs that used as degree complements are“shen”,“du”,“ji”and“yu”,the verb“han”and the adjective“kun”,in which“shen”and“han”appearmore frequently.Words such as“si”and“tou”that used more commonly by offspring are not found.There are no use cases of the pattern of degree complement in modern Chinese“verb+de+ degree complement”in Historical Records Biography.

Historical Records;biography;degree complement

H146.2

A

1009-3907(2014)01-0050-03

2013-07-23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13)

李艳(197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补语史记状语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状语从句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