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渗滤速度变化

2014-06-28 20:32王靖媛李红欣宋雪宁嘎毕日高瑞丹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王靖媛 李红欣 宋雪宁 嘎毕日 高瑞丹 张书畅

【摘 要】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泥的稳定,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阳光、风等的作用。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本文主要对污泥干化芦苇床运行过程中流量数据进行总结,对芦苇床和干化床稳定污泥中渗滤液的流量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渗滤液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污泥脱水

1 简介

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芦苇种植于人工湿地填料层中,将污泥间歇布向湿地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形成的污泥层渗透后,通过位于下层的排水管排出。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湿地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同时,植物对污泥中的氮磷等组分进行吸收和转化。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并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使用周期可达8-10年,清空后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污泥干化芦苇床试验装置

污泥干化芦苇床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基水务污水处理厂,有效面积为3.0m×3.0m,平均分为1、2、3个单元。其中,1、2单元设立通气管,2、3单元栽种芦苇,各单元独立运行。

床体内充填填料高度为65cm,由上至下依次为炉渣20cm、砾石20cm、粗砂5cm、细沙20cm;超高部分为65cm,其作用是为污泥积存提供足够的空间。进泥由配泥管完成,排水管位于各单元底部。

2.2 试验运行条件

试验运行采用间歇流进泥,每个周期七天,每周期第一天进泥。每个单元的周期进泥量为300L。污泥沿单元长度方向布满床体表面。污泥在床体表面完成泥水分离,污泥渗滤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床体底部的排水管排出,污泥固体被截留在填料表面。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试验阶段共进行8次样品采集。

在2单元和3单元栽种芦苇,试验初期阶段为适应性阶段。向各单元内间歇性均匀布泥,待湿地表面形成一层固定的污泥层,考察是否有烧苗现象。试验发现,芦苇能够正常生长,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试验期间观察到,2单元芦苇发芽较3单元早,且芦苇植株密度高于3单元。芦苇长势良好,茎叶比3单元明显粗壮。

3 结果

污泥干化芦苇床三个池子出水流量不同。为了观察三个池子污泥渗滤液流量变化,对每一次采样做流量分析,流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污泥干化芦苇床流量变化图

从图1三个池子流量变化发现,三个池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流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出水流量2号池>3号池>1号池。分析其中原因,2号池芦苇生长最旺盛,数量最多,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最大,剩余污泥含水率都在99%以上,液体随芦苇茎秆渗透速率最快;通风结构利于填料表面的好氧降解和生物膜更新,减少堵塞。而3号池芦苇数量较2号池要少,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较2号池要少,流速较慢。1号池未种植芦苇,主要原因是剩余污泥只能透过自身土壤填料的过滤渗透流到出水口,因此速度最慢。随着剩余污泥填入到干化芦苇床中,土壤和填料之间的空隙都渐渐被剩余污泥占用,后面的剩余污泥必须要等前面污泥渗透结束才能过滤,因此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下来。

4 结论

湿地植物生长利于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具有通风结构的芦苇床出水顺利,而传统污泥干化床渗滤液流动阻力较大。

[责任编辑:谢庆云]

【摘 要】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泥的稳定,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阳光、风等的作用。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本文主要对污泥干化芦苇床运行过程中流量数据进行总结,对芦苇床和干化床稳定污泥中渗滤液的流量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渗滤液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污泥脱水

1 简介

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芦苇种植于人工湿地填料层中,将污泥间歇布向湿地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形成的污泥层渗透后,通过位于下层的排水管排出。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湿地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同时,植物对污泥中的氮磷等组分进行吸收和转化。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并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使用周期可达8-10年,清空后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污泥干化芦苇床试验装置

污泥干化芦苇床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基水务污水处理厂,有效面积为3.0m×3.0m,平均分为1、2、3个单元。其中,1、2单元设立通气管,2、3单元栽种芦苇,各单元独立运行。

床体内充填填料高度为65cm,由上至下依次为炉渣20cm、砾石20cm、粗砂5cm、细沙20cm;超高部分为65cm,其作用是为污泥积存提供足够的空间。进泥由配泥管完成,排水管位于各单元底部。

2.2 试验运行条件

试验运行采用间歇流进泥,每个周期七天,每周期第一天进泥。每个单元的周期进泥量为300L。污泥沿单元长度方向布满床体表面。污泥在床体表面完成泥水分离,污泥渗滤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床体底部的排水管排出,污泥固体被截留在填料表面。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试验阶段共进行8次样品采集。

在2单元和3单元栽种芦苇,试验初期阶段为适应性阶段。向各单元内间歇性均匀布泥,待湿地表面形成一层固定的污泥层,考察是否有烧苗现象。试验发现,芦苇能够正常生长,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试验期间观察到,2单元芦苇发芽较3单元早,且芦苇植株密度高于3单元。芦苇长势良好,茎叶比3单元明显粗壮。

3 结果

污泥干化芦苇床三个池子出水流量不同。为了观察三个池子污泥渗滤液流量变化,对每一次采样做流量分析,流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污泥干化芦苇床流量变化图

从图1三个池子流量变化发现,三个池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流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出水流量2号池>3号池>1号池。分析其中原因,2号池芦苇生长最旺盛,数量最多,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最大,剩余污泥含水率都在99%以上,液体随芦苇茎秆渗透速率最快;通风结构利于填料表面的好氧降解和生物膜更新,减少堵塞。而3号池芦苇数量较2号池要少,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较2号池要少,流速较慢。1号池未种植芦苇,主要原因是剩余污泥只能透过自身土壤填料的过滤渗透流到出水口,因此速度最慢。随着剩余污泥填入到干化芦苇床中,土壤和填料之间的空隙都渐渐被剩余污泥占用,后面的剩余污泥必须要等前面污泥渗透结束才能过滤,因此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下来。

4 结论

湿地植物生长利于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具有通风结构的芦苇床出水顺利,而传统污泥干化床渗滤液流动阻力较大。

[责任编辑:谢庆云]

【摘 要】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人工湿地技术用于污泥的稳定,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阳光、风等的作用。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本文主要对污泥干化芦苇床运行过程中流量数据进行总结,对芦苇床和干化床稳定污泥中渗滤液的流量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渗滤液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污泥脱水

1 简介

污泥干化芦苇床技术是人工湿地技术和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将芦苇种植于人工湿地填料层中,将污泥间歇布向湿地表面,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以及形成的污泥层渗透后,通过位于下层的排水管排出。污泥中的固体物质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湿地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和水面蒸发作用进一步脱水。同时,植物对污泥中的氮磷等组分进行吸收和转化。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并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使用周期可达8-10年,清空后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

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污泥干化芦苇床试验装置

污泥干化芦苇床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基水务污水处理厂,有效面积为3.0m×3.0m,平均分为1、2、3个单元。其中,1、2单元设立通气管,2、3单元栽种芦苇,各单元独立运行。

床体内充填填料高度为65cm,由上至下依次为炉渣20cm、砾石20cm、粗砂5cm、细沙20cm;超高部分为65cm,其作用是为污泥积存提供足够的空间。进泥由配泥管完成,排水管位于各单元底部。

2.2 试验运行条件

试验运行采用间歇流进泥,每个周期七天,每周期第一天进泥。每个单元的周期进泥量为300L。污泥沿单元长度方向布满床体表面。污泥在床体表面完成泥水分离,污泥渗滤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床体底部的排水管排出,污泥固体被截留在填料表面。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试验阶段共进行8次样品采集。

在2单元和3单元栽种芦苇,试验初期阶段为适应性阶段。向各单元内间歇性均匀布泥,待湿地表面形成一层固定的污泥层,考察是否有烧苗现象。试验发现,芦苇能够正常生长,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试验期间观察到,2单元芦苇发芽较3单元早,且芦苇植株密度高于3单元。芦苇长势良好,茎叶比3单元明显粗壮。

3 结果

污泥干化芦苇床三个池子出水流量不同。为了观察三个池子污泥渗滤液流量变化,对每一次采样做流量分析,流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污泥干化芦苇床流量变化图

从图1三个池子流量变化发现,三个池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流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出水流量2号池>3号池>1号池。分析其中原因,2号池芦苇生长最旺盛,数量最多,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最大,剩余污泥含水率都在99%以上,液体随芦苇茎秆渗透速率最快;通风结构利于填料表面的好氧降解和生物膜更新,减少堵塞。而3号池芦苇数量较2号池要少,芦苇茎秆与土壤和填料接触面积较2号池要少,流速较慢。1号池未种植芦苇,主要原因是剩余污泥只能透过自身土壤填料的过滤渗透流到出水口,因此速度最慢。随着剩余污泥填入到干化芦苇床中,土壤和填料之间的空隙都渐渐被剩余污泥占用,后面的剩余污泥必须要等前面污泥渗透结束才能过滤,因此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下来。

4 结论

湿地植物生长利于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具有通风结构的芦苇床出水顺利,而传统污泥干化床渗滤液流动阻力较大。

[责任编辑:谢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