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优越性

2014-06-28 00:26刘东
科技视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优越性和谐社会资源

刘东

【摘 要】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要求。本文就图书馆应当利用其地位和优越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相应作用方面作。

【关键词】和谐社会;资源;服务;优越性

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源动力,而图书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影响、互为推动。图书馆的使命决定了它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将承担重要责任,因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1 图书馆的特殊身份与优势是其他任何部门或企业都无法比拟的

1.1 图书馆性质的公益性。图书馆不只是一个藏书的地方,它还是政府兴建的公益性的文化设施,是服务中心,可为读者全方位地提供信息服务。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提出,直到今天,我们可以比较社会中各类型组织,很难找出一个能像公共图书馆这样贴近群众、体系完备、基本免费的机构,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社会地位的限制”,而原则上免费享受服务。这些特征决定了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住处安宁,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等作用。

1.2 海量的文化与精神资源。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基地,具有丰富的人文馆藏资源,图书馆馆藏几乎包括所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古往今来,图书馆始终肩负着文献和知识交流的重任,它除了保存人类文化典籍外,还具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人们进行社会教育的作用。

1.3 服务的大众性。今天的图书馆正在千方百计地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来改变、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服务与技术,以便吸引更多的普通大众成为图书馆的永久读者。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图书馆自产生以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近现代图书馆脱胎于古代重藏轻用的藏书楼形式。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方萌芽,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图书馆纷纷从皇室、教堂里摆脱出来,向社会开放。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服务也在逐步深化:从常规服务即馆内阅览拓展到馆际合作的服务、参考咨询的深层服务和信息网络的电子服务,在更深层次上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图书馆用更深层次的服务作用于社会大众。

2 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具有主体地位,是个性十分鲜明的文化服务工作系统

所谓“个性”,则是表现在图书馆具有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组织所不具备的社会职能。

2.1 全面完整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人类产生文字以来,用来记录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要保存印刷型文献,还保存其他载体形式的资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

2.2 开发信息资源。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和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

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日益剧增,类型复杂,形式多样。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举,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全球化。

2.3 参与社会教育的职能。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在馆藏建设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级都有一定的原则和倾向。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主要表现在可以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最完备的学习条件,受教育者可以长期的、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掌握进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技能。

3 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载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肩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具体到与我们自身相关的领域来说,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有平等地、充分地享受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好处,和获取文化知识和各种信息文献的权力。

3.1 图书馆蕴含有巨量的文化资源,有义务也必须为全社会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充分的服务,最终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中心和学习基地。

3.2 服务手段和技术的日益现代化,使得图书馆更多为满足大众需求和跟进社会发展需要的深层次服务竞相展开,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来使读者从海量的文献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检索到当前所需要的知识和情报。

4 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知识的动力作用

2006年国际图联举办的第72届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上,“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原动力”被确定为大会讨论的主题。大会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图书馆应该成为知识与信息社会的动力引擎,这是新世纪全球图书馆界人士共同的使命。

4.1 图书馆保存文化资源和传递信息的职能为其开发智力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所谓智力资源,乃指人所拥有的多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决断能力、适应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提高国民素质,开发智力资源,培养人才,虽然离不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非学校教育的作用,不能小视。图书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院校图书馆,其实是课堂的延伸,常被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同样是学校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面向普通社会大众,同样起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的作用。

4.2 图书馆肩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服务功能,有着与身俱来的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的使命,这也是图书馆的终极归宿。我们不能想象和谐社会构建中图书馆的缺失,那样的社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5 图书馆为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组织、集体和个人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图书馆具有的社会教育的职能决定了它要以公平、平等的姿态对待社会公众,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敞开大门。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先进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谐社会的建构才有强大的动力。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既要保存历史发展中的人类文明,还要将现代文明持续、永久地保存和传承下去,这是图书馆永恒的职责和主题。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肩负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使命。而这一切,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总之,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继承优良传统;要继承优良传统,就要靠实践和读书,在读书方面,图书馆的作用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

6 图书馆有助于营造和谐、安定、惬意的社会环境和局面,是安抚喧嚣、浮躁社会的调和剂对于图书馆而言就是要保障社会大众每个人,特别是普通百姓、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权利,以促进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观念的一次全新的转变,图书馆恰恰能为公众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供有利的平台。图书馆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激发读者求知欲望的有利因素。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锻炼,智能的提高的过程。

和谐社会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的和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不断适应社会潮流和大众需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发展图书馆自身的事业,,全面地挖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曙霞.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OL].中国图书馆网.

[2]刘霞.图书馆: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原动力[J].武大图书馆馆刊,2006(5).

[3]郭星寿.试论图书馆智力资源的开发[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2).

[4]杨挺.论图书馆的智力开发[J].图书馆学刊,1996(12).

[5]李丽.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2006(6).

[6]张秀敏.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加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4).

[7]王红.论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的责任[J].图书馆论坛,2006(10).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优越性和谐社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下的招标代理探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