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4-06-30 06:59张路
山东青年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煤矿

张路

摘要:

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也是由人来进行管理的。没有人,企业就不存在;没有优秀的人力资源,企业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企业建立和发展的成功与失败归根结底都与人的因素密切相关。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煤矿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当前煤矿流通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

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已经成为煤矿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煤矿企业人才分布不够均衡,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把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合理利用以及建立人才储备库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现有煤矿企业的管理模式下,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培育企业文化,树立共同价值观,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相统一

价值观是人们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是评价和取舍事物的标准,是选择对象的依据和推动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能力。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是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理论和价值追求,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煤矿流通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培养。“两个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在煤矿流通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煤矿流通行业共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还要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内容的精神实质,这就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之上的共同价值观,是煤矿流通行业企业文化的精髓,它对煤矿流通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其他要素起支配作用,因而在行业企业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对“两个维护”的学习,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只有如此,煤矿企业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煤矿环境,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薪酬管理,强化三项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是为了能够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并促使其发展,将员工的薪酬与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良好的薪酬管理可以保持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和维护优秀人才;可以通过奖励绩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近几年,煤矿流通行业在不断进行着改革,行业原有的分配观念、分配机制已经被打破,推行竞争机制,打破了论资排辈、用工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局面,并在向按劳、按知识分配的目标迈进,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也日趋明显。要管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以贡献为原则的多元化分配激励机制。要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处处关心爱护员工,给予他们尽可能的帮助,进行情感激励;采用绩效考核、工资与绩效挂钩的办法,以工作绩效确定薪酬水平,进行利益激励;还有利用企业文化激励、竞争上岗激励等手段,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使有才者有其位、多才者多其酬,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没有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开发、培训、业绩评定等体系。因此,煤矿企业需要进行三项改革,从而建立一套具有“管理语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是人事制度改革。要始终坚持“能者上、庸者让、平者下”的用人机制,营造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对中层干部全面推行竞聘上岗、量化考核、定期轮换、末位淘汰的管理办法;对普通员工则要坚持双向选择,定岗、定责,明晰权责。二是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要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设置岗位,精简管理岗位职数,充实一线工作人员,切实落实好全员劳动合同制。在员工结构的优化上要把定期吸收大中专毕业生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不断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加快员工新陈代谢的步伐;积极鼓励员工岗位成才,营造一种爱岗敬业、学无止境、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三是分配制度改革。要打破平均主义,根除“大锅饭”现象,努力向一线倾斜。要这样,同属一个部门的员工之间也要合理拉开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积极探索岗位技能工资制,做到岗变薪变。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培训,实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确保煤矿企业平稳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对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积极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帮助其不断进步,逐步实现人生价值。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调整人事间的矛盾,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迎接技术革命挑战,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发现人才、快出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关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仅要会挑选人才,还要会造就人才,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教育培训将员工塑造成为更高层次的人才。 由于长期的传统管理使“我怎么说,你怎么做”成为一些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间的管理定律。而现代营销管理理论认为,只有采取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是给员工一定责任。明确员工的职责,管理者可能都会做,但将沉甸甸的责任化为轻松而有意义的“主题宣言”并不多见。二是给员工一个空间。管理的实质应当是激励员工的工作干劲,保证目标的实现。要让员工有创造力,就不能处处缚其手脚,必须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真实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不断修订工作流程,尽量减少重复劳动,拓展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三是给员工一份自信。自信,作为一种人格素质,是决定员工应对变革的能力强弱的关键。自信的员工会把激情带入工作,会作出更多超越自我能力的贡献。让员工充满自信,于个人于企业都是有益的。企业必须实实在在地观察员工,及时评估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果,让员工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帮助员工树立信心。四是给员工一个阶梯。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要求上进时,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力量。作为管理者必须深谙用人之道,培养那些表现优异的员工,创造机会让其到更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在新形势下,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劳动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基于企业总的奋斗目标,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体系。注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企业,实现煤矿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铜富煤化实业有限公司川口分部,陕西 铜川 727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煤矿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