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磷胆碱注射液不良反应104例文献分析

2014-07-02 01:45田自有王茹稼陈赛贞徐利君林利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过敏史胆碱休克

田自有 滕 俊 王茹稼 陈赛贞 徐利君 林利芬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台州 318000

胞磷胆碱注射液不良反应104例文献分析

田自有 滕 俊 王茹稼 陈赛贞 徐利君 林利芬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台州 318000

胞磷胆碱;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胞磷胆碱为卵磷脂合成的主要辅酶,能改善脑细胞代谢,改善意识状态及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并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主要用于颅脑外伤、脑动脉硬化症、脑手术后意识障碍及卒中后遗症等。笔者对国内胞磷胆碱注射液不良反应(ADR)报道进行文献分析,为胞磷胆碱注射液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时间范围:1987年1月—2013年7月,以“胞磷胆碱”或“胞二磷胆碱”单独作为关键词,或联合“哮喘”、“过敏”、“不良反应”之一作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剔除重复报道病例、综述、药品不良反应汇总分析。最终得到胞磷胆碱注射液ADR病例报告81篇计104例。统计文献发表年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过敏史、给药剂量与途径、发生ADR的时间、临床表现与转归,结合文献进行胞磷胆碱注射液ADR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和安全用药的讨论。

2 结 果

2.1病例资料及报道年限情况 根据以上方法,共获得符合要求文献81篇,个案报道104例。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所引发的104例不良反应与胞磷胆碱注射液的关联性分级“可能”为6例,“很可能”为73例,“肯定”为25例。104例胞磷胆碱注射液ADR报道中,2007年以前报道的不良反应以精神异常、癫痫为主;2007年以后报道的不良反应以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皮疹、寒战及高热为主。

2.2年龄和性别分布 104例ADR中,男57例(54.81%),女47例(45.19%),年龄6~83岁[1-2],年龄集中在41~80岁。具体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104例ADR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

2.3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35例(33.65%),过敏史不详60例(57.69%),有过敏史9例(8.65%),其中有胞磷胆碱过敏史3例,青霉素过敏5例,丹参注射液过敏史2例,双黄连针、刺五加注射液过敏各1例。其中3例对2种药物过敏。

2.4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疾病例数较多,分别占总例数的44.23%、21.15%、16.35% 和13.46%。其中,全身性损害主要以过敏性休克为主,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以精神异常为主,临床表现为异常兴奋、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定向力障碍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是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神志模糊、呼吸困难、双肺广泛哮鸣音等。见表2。

表2 104例ADR累及系统-器官

2.5给药途径、剂量及溶媒 104例中除1例静脉注射[3]和1例肌肉注射[4]给药外,余均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82例为0.25~0.5g,1天1次,15例0.75g,1天1次,2例1.0g,1天1次[5-6],1.25g,1天1次和2.25g,1天1次给药各1例[7-8]。1例没有标明剂量。

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为溶媒配制8例,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为溶媒配制18例。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配制14例,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配制37例,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和200mL配置各1例,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配置3例。706代血浆500mL配置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液500mL配置1例。溶媒不确定19例。

2.6ADR发生时间及转归 全身性损害、皮肤及附件、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30min以内,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1~30天,多为非首次用药。2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在输液结束后。见表3。104例ADR发生死亡1例,其余转为良好。

2.7联合用药与原发病 104例中,单独用药致全身性损害23例、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0例、呼吸系统损害12例、皮肤及附件4例;联合用药中,同瓶补液中加入的药物主要是维生素C、维脑路通。存在直接续接上组补液情况所用药物主要有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维脑路通等。原发病主要是脑梗塞(36.54%)、脑动脉硬化(10.58%)、头晕(16.35%)、头部外伤(11.54%)。

表3 104例ADR发生时间分布例

3 讨 论

3.1胞磷胆碱注射液所致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由文献分析,胞磷胆碱注射液ADR以老年患者居多,集中于41~80岁,性别差别不大。胞磷胆碱注射液所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大多数发生在用药过程中,其中用药前30min属于高发时段,经及时救治,转归往往较好。

3.2过敏史 104例中仅44例提供过敏史情况,既往药物食物过敏史对临床用药非常重要,能够提示患者对药物食物过敏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过敏性体质因素。医师往往认为该药物安全性较高,忽略了询问过敏史,从而增加了用药的风险。

3.3给药剂量、溶媒及联合用药 胞磷胆碱注射液说明书推荐单次用药剂量为0.25~0.5g,用5%~10%的葡萄糖稀释,缓慢滴注;肌注0.1~0.3g;单纯静脉注射0.1~0.2g。104例中19例超出说明书的剂量。有文献报道大剂量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优于常规剂量[9]。临床医生在选择剂量时应根据说明书及病情合理选择。根据文献报道[10-11],胞磷胆碱在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中体外稳定性好,因此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与ADR发生关系不大,但是医生应遵守说明书进行配伍使用。研究[12]表明,胞磷胆碱注射液与维脑路通配伍在4h内使用体外是稳定的。为减少ADR发生,临床上在使用时还是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在同一输液中使用。

3.4胞磷胆碱注射液引起ADR的机制及处理措施①过敏性休克:致敏机制[13]可能是胞磷胆碱作为一种过敏原物质与体内的组织胺、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IgE抗体结合,使之释放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等具有药理活性的介质,从而导致I型变态反应发生,并可继发药物性肝损害[14]。医生应警惕胞磷胆碱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应按常用剂量给药,从小剂量开始,控制给药速度,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给予吸氧、肌注肾上腺素0.5~1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20mg等治疗措施[15-16],将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并嘱咐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及时报告,以免耽误抢救时机。有1例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就是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致导致死亡[17]。②精神异常:发病机制[18]尚不完全明确,可能由于老年患者脑动脉硬化造成慢性脑缺氧状态,使皮质下核团包括胆碱能、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能及网状投射系统的功能异常及大脑皮质神经生化改变所致。胞磷胆碱改善脑循环、增加血氧含量,促进脑神经细胞对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上行网状结构激动系统,在短时间内神经递质含量迅速提高,使大脑皮层处于过度兴奋状态[19]。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及受过精神刺激的患者,应用胞磷胆碱宜慎重,应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注意观察,若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一般可自行缓解,若比较严重可肌注安定镇静。③哮喘:发病机制[20-24]可能是由于其引起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短时间内使气道上皮损伤,介导免疫反应,诱导气道高反应,最终导致气道狭窄及支气管收缩。根据病情选择面罩吸氧、气管插管、心电监护等,并予地塞米松10~20mg静推,氨茶碱及纳洛酮等对症治疗[25-26]。

胞磷胆碱在临床应用广泛,2007年以前,其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精神异样、皮疹不良反应已被报道[27-28],医务工作人员已有所防范。但2007年以后,胞磷胆碱所致支气管哮喘的报道明显增加,临床医生对胞磷胆碱注射液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缺乏重视。因此,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遵照说明书推荐用法用量合理使用,避免其ADR发生;首次用药时应采用低剂量,慢速滴注;同时应加强有过敏史、长期大量饮酒患者的监护。用药过程中,特别是用药前30min应给予重点关注。

[1]孙力.胞二磷胆碱过敏1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6):45.

[2]张旭.两例胞磷胆碱注射液钠注射液ADR引发思考[N].医药经济报,2013-05-29(7).

[3]钟小民,区东林.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5):389.

[4]高松林.胞二磷胆碱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安庆医学,1994,15(6):43.

[5]林旭,陈艳才,黎显红,等.胞磷胆碱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3):424.

[6]杜兰民,徐相连,杜梦新.胞二磷胆碱致精神异常2例报告[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4(5):370.

[7]孟彩云,卓勤俭,段京明,等.胞磷胆碱注射液过敏致支气管哮喘发作1例[J].安徽医学,2008,29(6):644.

[8]王林,崔素华,刘苔.大剂量应用胞二磷胆碱致休克1例[J].武警医学,1995,6(5):300.

[9]张兴荣.大剂量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7,14(7):13-14.

[10]钱凤琴.胞磷胆碱注射液钠注射液致寒战、颤抖2例不良反应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3):138-139.

[11]余玫,牛秀明,杨敏.胞磷胆碱注射液与常用输液配伍的体外稳定性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63-1864.

[12]李军,王静,雒琪.维脑路通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2,17(5):382-383.

[13]司小莉,李永军,李燕.胞二磷胆碱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08,10(3):138.

[14]郑雅杰.胞磷胆碱注射液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多器官系统损伤[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6):399.

[15]罗晓林.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内科,2009,4(1):113-114.

[16]王敏波.1例胞二磷胆碱与维脑路通联合用药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2:39-43.

[17]张平,罗世广,叶鲁非.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一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12(1):7-11.

[18]米景龙,冯庆亮.胞二磷胆碱致精神症状9例报告[J].山东精神医学,2001,14(1):54.

[19]田义江.胞二磷胆碱诱发精神病发作1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16(1):90.

[20]杨汝鑫.胞磷胆碱注射液钠注射液致过敏性哮喘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56.

[21]冉洁.胞磷胆碱注射液钠注射液致支气管哮喘发作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3):7912-7913.

[22]李幸苗.胞磷胆碱注射液钠致严重哮喘发作2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1):47.

[23]柯纪定,严梅娣.胞二磷胆碱致哮喘严重发作2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1-1102.

[24]沈霞芳,万欢英.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07,30(2):147-149.

[25]罗礼琼.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6):3508-3510.

[26]李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58-159.

[27]刘增娟,陈军丽.胞二磷胆碱所致不良反应47例文献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3):317-318.

[28]刘艾,雷招宝.胞磷胆碱注射液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38例中文文献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9):32-34.

2013-07-15

猜你喜欢
过敏史胆碱休克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沉默
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对拉萨裸裂尻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素食或致胆碱摄入不足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不同还原态叶酸和胆碱组合对人结肠腺癌细胞hMLH1和hMSH2转录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