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漫谈系列之四:清梦时时赋英石

2014-07-03 13:09邓伟
金融博览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石九华赏石

邓伟

“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罗得六峰怀袖里,携归好伴玉蟾蜍。”一首清人的诗句,令我们心生“采石英州”的向往,也多了一份对古人焚香供置英石的理解。

英石,主产在广东英德市望埠镇东北部的英山,故谓英石,又称英德石。英山,方圆百里,山表大多裸露,青苍逸瘦,嶙峋奇巧,所产之石,与灵璧石、太湖石、昆石齐名,历来是上贡之物,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之一。除英山外,另英东的青塘、白沙、大镇等镇,英中的沙口、云岭、波罗、九龙、西牛等镇均有出产。据探测,英德市有优质石灰石山5.33万顷,储量达6亿多吨。丰厚的英石资源,为英石的开采和传播提供了可能。现英德市在英石产区的公路两旁,开设了30多个奇石市场,形成了颇为壮观的英石展销长廊,年产值3亿多元。英石用途广泛,园林、清供、假山、盆景均可,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友谊和艺术的使者,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典范。

英石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进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五种:1.按产地可分为水石与旱石。水石主要产于水中或侧生于河边的岩洞之壁,旱石是从石山里挖掘而来。2.按质地可分为阳石和阴石。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面多褶皱,扣之声脆,是瘦和皱的典型,如杭州江南名石苑的绉云峰(图1,石高2.6米,窄处仅0.4米,石体高挑瘦削,皱纹深刻有序,石色青黑,体态秀雅,形同云立,纹比波摇,极具瘦皱之美,属罕见阳类峰石。图2为清代阳石小件)。阴石深埋地下,风化不足,质地松润,色泽青黛,有的间有白纹,形体漏透,造型雄奇,玉润通透,扣之声微,是漏和透的典型,形状类似太湖石(图3,东莞一中藏)。3.按大小可分为:大器、中器、构件和小件。1.5米以上的为大器,1米左右为中器,堆砌盆景假山的为构件,几案清供的为小件。4.按纹理可分为:纹直的为直纹石(图4),纹理错乱的为横纹石(图5,北京故宫御花园藏),石英脉大的多的为大花石(图6,刘清涌藏),石英脉小的少的为小花石(图7,周秉德藏),纹理层叠的为叠石(图8),雨滴流痕状的为雨滴石(图9)。5.按颜色可分为:黑色(图10《慈航普度》,李汉池藏),灰黑色,青灰色,浅绿色,红色(图11《献瑞》,饶小波藏),白色(图12《棉云峰》,赖展将藏),黄色(图13),虾肉色等近十种。其中以浅绿、白色、红色、彩色的为奇,以纯黑色为贵(图14《中国龙》,石炜权收藏),以石筋均匀、色纯清润为珍。

我国最早记载英石的文献,出现在宋代。《洞天清禄集》、《渔阳公石谱》、《云林石谱》、《老学庵笔记》等书均有记载,产地明确在“英州真阳县之间”,“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称“英之山石,擅名天下”。宋代文人更对英石珍爱有加。米芾,宋代最著名的赏石大家,曾任县尉两年,公差之余,常到产地选石。黄庭坚任广西象州太守时,玩英石不惜“万金载归”,还留下“醉梦江湖一叶中”的诗句。苏东坡曾两至英德,“获双石一绿一白”,名为《仇池》,甚喜,视为“希代之宝”。对《九华》一石,他也一见钟情,但却因故错过,再寻不得。他在《忆壶中九华》一诗中写道:“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状在画图中”,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九华》的思念和失之交臂的无奈。(图15《九华》,美国某艺术馆藏)。在宋代,由于上层和文人的推崇,开发与收藏英石已“成行成市”。因“石产溪水中”,要“就水中度奇巧处錾取之”,至英石采量不大,故市价很高,常作珍贵礼品赠友。难怪宋代就有诗人感叹“久闻英石空流涎,意欲得之无力致”。

英石的开发与收藏,起于宋,盛于清。从宋至清,历经几朝,虽欣赏趣点略有变化,但对其石皱多纹,透而玲珑,瘦而耸削,集皱、透、漏、瘦之美的认识是一致的。“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清人陈洪范对英石特色的精彩描述,也许就是最好的诠释。比较难得的是,英石除了具备传统的审美情趣外,同时还具有怪异、张力等现代前卫的审美因素,使它具有广泛的认同层面和传播范围,故其能连承古今,享誉中外。尤其现存的英石古石,因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滋润,更彰显了英石的生命本色和风采意韵(见图16~图24)。

英石,色简多朴,故玄而深;形皱多变,故意无穷。它一如深隐之士,布衣素面中透出一股清逸之气,脱俗不凡,涤荡人心。无威而振,无召而随,无利而往,无为而和。这就是英石的魅力所在。

贾平凹说,英石的名贵在于它的质朴和简约,在于它的整体的气势和细节的奇巧,它所具有的石文化品格,正大而独特。收藏它,欣赏它,宣传它,不仅可以纠正时下赏石趣味的弱化,也是维护和清正中国石文化精髓的一种责任。贾先生所言极是,一语中的。赏石需要广众的参与,但更需思想的引领。文人雅士之心之趣之境,或许便是赏石文化的标度。有时我想:英石的质朴和简约,所带给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享受,不正是我们时时梦随神往的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石九华赏石
再现与重塑:从“九华立春祭”看二十四节气在乡村的保护与传承
一次难忘的投票
弄月
山高人为峰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以英石的名义复兴传统赏石文化——2017第二届中国英石精品展
赏石拍卖新观察
英州文人话英石——上海《始北山房》英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