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走向高尚

2014-07-07 18:02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诸暨创作

浙江诸暨,文化浓厚、神奇、瑰丽、敏思、富有!我们走近你!

今天,我们更要走近诸暨杰出人才——田渭法!

朋友,你认识田渭法吗?田渭法是谁?田渭法做的许多事都堪称“诸暨第一”。他一连创造出10多个“诸暨第一”。他在写作和文学创作的领域中漫游,他创造了诸暨本土第一个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奇迹,他热衷于医学科普,也成了第一个医学科普作家,他是诸暨第一个缴纳稿费所得税的人。他又发明了“黄花妇炎灵”、“三草感冒颗粒”、“金银花胶囊”、“维生胶囊”等再聚推动诸暨发展的“木柁精神”,是诸暨第一个进入研究妇女病药品、男性保健品的带头人。他是诸暨人的骄傲!

( 一 )

田渭法1953年出生于次坞镇凰桐小山村。1973年初担任大队团部书记时开始写作,先在诸暨广播站投稿,写新闻通讯,同年9月推荐就读于绍兴卫校医士班,1982年开始由评论从事文学创作,1985年进入北京西山文学讲习班,1988年进入茅盾文学院,1992年荣获浙江省青年文学创作新星奖后,曾在杭州满觉垅从事专业创作8个月。新闻、通讯、评论、报告文学、小说创作有长篇、中篇、短篇,还有医学科普创作,是一个“全能”写手。

发表在《上海文学》的《错位》、《北京文学》的《冬天的火光》、《东海》杂志的《前夕》、《江南》杂志的《闲人》、《山东文学》的《死话客外传》等的中短篇小说紧扣时代脉搏,言语功底足厚,叙述性文学得当而中肯,深受编者和读者的喜爱。他创作的故事《瞎子王阿传奇》、《绝育风波》、《在海外一个悲惨故事》言语令人捧腹,情节紧扣故事,连编辑看他的故事也是一种享受。1991年夏天,浙江省青年文联、诸暨市文联在杭州举办他的作品讨论会,《上海文学》主编周介人握着他的手说:你不容易,你已具备了一个专业作家的文学功力和素养!这一年冬,他加入了浙江省作家协会。但田渭法加入中国作协的“敲门砖”由长篇小说纪实文学、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组成。

1991年9月21日,《浙江日报》头版刊了田渭法创作的《血洒西湖》荣获“全国城市报纸连载作品”一等奖的消息。那是一篇反映张秋人烈士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被捕的纪实文学。此前后《传记文学》、《西湖》杂志、《浙江青年》等均请他撰写张秋人的故事。《浣江血祭》是他第一部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前,他只参考了党史办的一篇“齐村惨案”的千字短文,可他创作出10多万字的小说稿。《西施后传》是他第二个长篇小说,由于西施出生于春秋战国,她之前文字记载较少,唐诗宋词只在她的时代之后,所以文字叙述比较枯燥,背景描写比较局限,但他还是以生活细节和情节弥补了这方面缺陷。《浣江血祭》和《西施后传》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浙江日报》三个月多把《浣江血祭》的长篇作了连载,而《西施后传》则在“94北京写作艺术节”上荣获特等奖,著名作家刘绍棠、《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等为他颁奖,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在中央党校接见了他,并规劝他“不要调出卫生系统”。田渭法他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和反映诸暨名人的传记深得诸暨籍在杭、在外工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蒋巨峰、俞国行、黄旭明等或书信祝贺式当面鼓励。中国作协副主席刘绍棠、《北京文学》主编林斤澜称田渭法写作上有“天赋”,他能把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用十分准确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置身于历史背景和事件中。这使得他增添了创作无穷动力。

在北京西山文学讲习班,刘绍棠、李存葆、雷达、季红真、臧克家等是他的老师,这使他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作家的创作动态,1988年他进入文学院学习,使他接触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红字》等世界名篇著和像马尔克斯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其实在他第一部中篇小说《远山的呼唤》也可以看出他读过大量的外国文学名篇和著作,他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背景抒写均有所表露。中篇小说《船》写的是他6岁时跟随父亲在船上的真实故事,那就是国家困难时期的1960年,作品中的父亲对党和国家有着一种爱的责任感,他宁可饿肚子也不顺手在船上拿粮食来充饥,但父亲的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有着坚实的基础,那就是1953年我出生时是党中央、毛主席派来医生治好了他的血吸虫病。这比冯小刚的电影《1942》更有深意。长篇小说《铜人传奇》是田渭法捡来的小说,一次他去义乌大陈召开三县血防会,中午他在大陈一家书店看到一本《中国医学史》,宋代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女真族进人当做释放北宋皇帝、大臣一千多人的议和条件之一,简短一句话在他头脑联想了许多。他先编出一个一万多字的故事,在上海报纸连载,后改为连环画,在改写成长篇在港出版……

( 二)

田渭法的报告文学创作也是朝气蓬勃,美名远播。 1976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赤脚医生徐锡根》、《浙江日报》军事版刊发的《两匹军马的故事》就有报告文学的气息。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是他创作报告文学的基点。1988年始,《钱江晚报》、《浙江日报》、《家庭教育》、《中国人口报》、《中国体育报》等报刊常约他整版的作品。反映性病的《死灰复燃的幽灵》、反映社会上假存骗子的《假药骗子面面观》、反映血吸虫病的《瘟神缘何又重来?》在《钱江晚报》刊发后读者来信如云,作为作者,他一一作答。在城关万寿街宿舍,他与马尚龄医师为邻居,当他女儿马芳成为中国女排主力二传时,他立即撰写了《骏马奔驰芳草地》整版在《中国体育报》发表,诸暨体委“全吃”了当天的《中国体育版》零售部分,还嫌不够,过了几天,《诸暨报》全文作了转载,这才缓解了读者的“需求量”。在民政和卫生系统,诸暨的防盲治盲为老百姓免费做白内障手术成绩显著,他通宵达旦写就《西施故里光明曲》3个稿子,《诸暨报》整版报道,还被评为建国40周年一等奖作品,《浙江日报》的《光明进行曲》被评为二等奖,在浙江省民政厅、省残联、诸暨市人民政府摄取的《西施故里光明曲》的电视新闻片还被选送到全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播放,深受好评。“诸暨麻疹免疫持续性研究”是卫生部于1975年的定点科研,而当10年、15年的持续研究成果显现示,田渭法撰写了《十五年、三千人和一个数据》,《诸暨报》整版刊发、《浙江日报》删改后发,还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卫生文学创作二等奖。撰写老红军钱希均的报告文学《她是一株绿树》和反映村干部的《赶车人》也被评为“中国人口杯”报告文学二等奖和绍兴日报二等奖。endprint

田渭法的报告文字有歌颂的,也有揭示社会问题的,也有公安侦破的,由于刊发于主流媒体,引起领导、读者重视的很多,其中有数篇受到省长、省委宣传部长、有关厅局长的批示和调查。

1991年,他根据诸暨“耕读传承”的民风和人才济济的特色,创作出《西施故里人才多》报告文学集,这也是建国以来诸暨公开出版报告文学的第一部,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诸暨市广播电台作了连播。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田渭法不负于时代书写了精彩华章。

( 三 )

田渭法对黄花妇炎灵的发明,是诸暨第一个把草药作为制剂的先例。1976年初夏天,他随赵副局长等下乡岭北卫生院,去岭北是探望下乡医疗队人员,其时有县人民医院钱雨田医师、浙医大毕业生杨雪范等人。听了下乡汇报,田渭法对钱雨田用草药给岭北妇女治病很感兴趣,第二天一早,他仔细观察钱医师切草药、放锅、煮沸等过程。当他得悉这种草药是菊科植物时,一时联想到他凰桐村赤脚医生用一枝黄花治感冒。他在日记上这样写道:一枝黄花是否可用治妇科病呢?1994年10月,《中国卫生界》杂志社浙江办在杭成立,他以办事处主任名义,联合浙江中医研究院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黄花妇炎灵”“三草感冒灵”2科研项目,同时他与市人医毛院长商量医院制剂事宜并获通过,早先“黄花妇炎灵”胶囊在胡庆余堂中药研究所加工。在处方上,他拜师于浙江中医药研究院老师,在制作上,他拜师于胡庆余堂邓丽仪老所长,1996年,他向绍兴有关部门申报2项专利。

田渭法开发、研究的由国家食品药品局批准的其中2个保健品是戴原礼学术贡献的精华。戴原礼及师傅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最突出的学术是人体中“阳有余而阴不足”,因此后人也叫“补阴派”。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之时,也正是朱棣在京软禁之际,朱棣旧疾复发背酸、脚跛疲惫乏力,在朱允炆的准许下,戴太医用“滋阴丸”把朱棣的病治愈。田渭法又根据“肾水属阴”的戴原礼学说和浙江中医药研究院魏克民教授拟了“原礼牌维生胶囊”,即由黄芪、淫羊藿、麦冬、女贞子四味中药组成。实践证明维生胶囊的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效果显著,2012年被诸暨市科技局立为重点支持项目。原礼牌金银花胶囊也是根据戴原礼《丹溪医论》的精华而来。朱丹溪、戴原礼说:脏腑之火,根于五志之内,六欲七情,其火随起。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悲哀恸中火起于肺,因此降火是每个人体必须的长期的。而选择金银花降火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说金银花“久服可以轻身长年益寿”。轻身就是减肥,在科技项目申报上,田渭法的项目几乎是“百发百中”,这源于他的设备是很好的,他的项目思路是非常独特的,他的文字内容是扎实而优美的。

( 四 )

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说:我们原想把田渭法派上更大用场,同时协助做好《中国卫生》杂志社工作,不过也好,是金子总会发出光亮。非典文集不是他编的吗?“大黄页”医院文化不是他编的吗?

是的,2003年春3月初,他去杂志社汇报情况,正是“非典”横行,杂志社与中国疾控中心同一个大楼,那时,温总理、吴仪副总理正在中国疾控召开防治会议。敏感的他马上想到:控防“非典”不但是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回杭的特快上他预感到,“非典”要蔓延,卫生医药系统配合政府得下大力,作为一名记者也好,作家也好,必须记录这一历史进程,同时反映党和政府的对人民的关怀。他马上拟出一个文件,要求以征文形式向全国征稿,编出文集,半个月后,杂志社领导征求部领导意见同意了这一计划。6月,杂志出版征文启事,他联系杭州市委、市政府,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国医药卫生部门,请他们支持,同时把最好的经验总结出来。8月底,已经经他修编的1000多篇全国稿件储在U盘,9月底,600页150万字的全国第一本《众志成城抗非典》出版了。这之前,田渭法又编辑出版了全国性的医院文化建设的论文专著,字数足有350万,被人称之为像电话号码本厚的“大黄页”。

奋斗是人生最美丽的底色。1973年田渭法离开凰桐村,2013年底他已退休。他在村里创办了浙江诸暨黄花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他利用企业现代化的提取、喷雾设备研究了茶多酚、甲鱼蛋白、鱼蛋白等,他始终围绕着他的中心“读点书,写点文章,搞点研究”的宗旨。

田渭法常说,没有奋斗的人生是苍白的,只有奋斗才能展现人生的绚烂多彩。我们祝愿田渭法的未来更加美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诸暨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诸暨人爱荷至深
小艺术家大创作
诸暨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诸暨西路乱弹的音乐特征与传承现状研究
村规民约的备案审查机制研究
卢立军作品选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