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月读

2014-07-08 19:36郭忻杪
当代体育·扣篮 2014年11期
关键词:考夫曼斯特恩

郭忻杪

在美国宇航局今年夏天即将迎来“阿波罗11号”飞船载人登月45周年纪念日之际,关于“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纯属骗局的阴谋论传言也越来越甚嚣尘上。据悉,相信“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事件纯属弥天大谎的美国民众比例已经从1979年的6%猛增到了现在的25%以上,这其中就包括迈克尔·乔丹与帕特里克·尤因。那么,在这两位巨星曾经奋战了将近二十年的战场——NBA里,是否也存在着类似事情的发生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今天,就让我们将记忆回溯,一起来看下过往发生在NBA当中的那些疑似“阴谋”事件吧。

暗潮汹涌

今年的季后赛西区半决赛雷霆对快艇一役,快艇到底是败给了雷霆“双少”还是“双哨”?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只因为快艇有个不让人省心的老板唐纳德·斯特林。

再来看接下来几件事:

2002年西部决赛第六场,湖人在第四节获得了惊人的27次罚球机会,并最终以106比102击败国王,将总比分扳为3比3平;

2006年总决赛第五场,当时还只是三年级生的德怀恩·韦德获得了跟小牛全队一样多的25次罚球机会,并命中了其中的21个,带领热火主场1分险胜抢下赛点;

2003年,克利夫兰骑士队获得了当年选秀大会的状元签,然后摘下了同样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天才高中生勒布朗·詹姆斯;

2008年,芝加哥公牛队获得了当年选秀大会的状元签,然后摘下了就出生于芝加哥本地的孟菲斯大学新星德里克·罗斯;

2010年乐透秀抽签仪式,奇才队已故老板阿比·波林的夫人前去现场观看,然后华盛顿人就获得了当年选秀大会的状元签,摘来约翰·沃尔;

2011年乐透秀抽签仪式,骑士队老板丹·吉尔伯特那只有14岁、患有先天性神经纤维瘤的儿子尼克·吉尔伯特代表球队去抽签,结果他也抽到了状元签,随即克利夫兰人就选来了凯里·欧文。

2012年,处于动荡期、暂时交由联盟托管的新奥尔良黄蜂队在NBA同新老板汤姆·本森达成收购协议后抽中状元签,并在这一年的选秀大会上摘来了肯塔基大学冠军中锋安东尼·戴维斯……

OK,你可以说这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不过假如打开谷歌,在里面键入关键字“NBA+rigged(非法操控)”,你又会发现能出现多达125000个结果,远远多于NFL(27500)、MLB(8910)和NHL(5880)。除此之外,近日我们还联系上了著名NBA经纪人大卫·法尔克,法尔克向我们透露说:“为什么尼克斯1985年能获得状元签?那则是因为大卫·斯特恩希望几乎已经锁定状元的尤因能来到一个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打球,纽约首当其冲,他们就像是在合演一部大片《GoodBusiness》一样;另外,迈克尔(乔丹)1993年退役真的帮助联盟挽回形象了么?我觉得没有。”“21年前一个周六的下午,当时我正在家中,然后便接到了迈克尔打来的电话(法尔克曾作为乔丹的经纪人),他突然告诉我说自己要选择退役,之前一点征兆也没有。”法尔克如是说道。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一头雾水?故事其实是这样的——1992-93赛季,乔丹在距离同尼克斯的东部决赛开打只剩18小时的情况下前往新泽西州大西洋城豪赌,而在回到球场后又带领公牛最终实现三连冠。只不过,这段本该成为赞美“飞人”精力过人的佳话,当时却在媒体越挖越多的赌博丑闻面前成为了联盟最受关注的负面报道,并进而引得斯特恩对自己的“造神计划”感到担忧,也对NBA的正面形象感到忧虑。后来,在对赌博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后,这位大总管意识到必须将媒体的注意力转移,于是与乔丹私下沟通,口头上达成了这份君子协定,对外则宣称那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原因。

“联盟在迈克尔退役后很快就停止了对他赌博事件的调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法尔克说,“而且细心的人也能注意到,在打棒球期间当被问及是否有朝一日会重返NBA时,迈克尔曾经开玩笑般的说过‘如果斯特恩总裁允许的话……这就已经是一个暗示。”

邪恶的幕后操控者

看来,在NBA确实是很多事情都跟我们表面所看到的不大一样,而要想深入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真相,那么有一个人便不得不提,他就是在1984-2014年间独揽大权30载的前总裁大卫·斯特恩。

“那段时间,斯特恩的话就等同于律法。”

说这话的人名叫鲍勃·奥切普卡,作为助理教练,奥切普卡在过去25年时间里曾经为十支不同的NBA球队工作过,如今65岁的他刚刚退休。奥切普卡以鲍比·马杜拉为笔名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流氓的心灵什锦汤》,在书中他指出:比起前任拉里·奥布莱恩,斯特恩更加明白NBA是一个商业联盟,造星、然后让全世界都为之疯狂,这条准则他一直恪守着。

“我希望每一次总决赛都是湖人对战凯尔特人。”斯特恩在任时曾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开玩笑说道。“此绝非玩笑,将这个联盟里最好的球员推销到全世界,这是他的责任所在,斯特恩很清楚NBA真正的魅力就在于这些明星球员。”奥切普卡说,“所以,那些拥有炙手可热球星的球队一般都会顺利赢下一到两个系列赛,而如果有可能的话,再进入总决赛与另一个超级明星对撞,这是斯特恩最想看到的剧本。”

关于奥切普卡这番话我们先姑且不论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不过它却的确是很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从各种各样的美式英雄中便可见一斑——从美国队长到蜘蛛侠,再到超人、钢铁侠,统统都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孤胆英雄。而现在在NBA,诸如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抑或是科比·布莱恩特,他们不正是在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么?

可以说,在斯特恩接管之前,NBA是比较纯粹的球员联盟,球员们在几乎没有商业增值服务、品牌价值低端的情况下打球,大部分人能养家糊口就已是万幸,而发家致富……那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做得到的。1979年时,NBA年薪最高的球员也不过就才70万美元而已,且可能你还很难想像昔日的常规赛MVP戴夫·考恩斯(1973年)在一次与球队闹矛盾之后直接停训,为了去吃饭,不得不选择搭出租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NBA能来到今天的高度,可能多多少少还真要感谢斯特恩所筹划的那些“阴谋”(如果的确存在的话)。

关于营造“一生之敌”这件事,恐怕北美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里再也没有哪个大总管比斯特恩更精于此道了,从“魔术师”VS伯德到乔丹VS所有人,再到奥尼尔VS奥拉朱旺、科比VS艾弗森、科比VS波士顿三巨头以及现在的詹姆斯VS杜兰特,表面上看,这些都是明星球员们之间的自然竞争所造成的,但实际上,联盟对这些“火星撞地球”好戏的上演可能早就已经加好了注脚。

斯特恩认为:让NBA球员们形象高大,让他们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不仅是在球场内,更要扩展到球场外,包括生活品味,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2006年,《SportsIllustrated》篮球专栏作家杰克·麦卡伦在采访他时曾经提问:“您认为自己的终极责任是什么?”然后斯特恩毫不隐讳地回答说:“我的责任就是让NBA多赚钱。”

选秀肥皂剧

“要知道,在抛硬币的时候作弊是非常容易的。比如,在足球赛前的抛硬币,是非常容易作弊的,哪怕用的是没有特殊设计的硬币,作弊人也总是能找到办法,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

理查德·考夫曼,如今已经年过五旬,有着黑色卷曲的头发,在《Genii》(美国发行量最大的魔术杂志)做编辑,特长是纸牌魔术。现在,他坐在自己位于华盛顿的公寓厨房里,和我们谈着硬币魔术。

“当你把硬币抛向空中,其实你可以决定它落地以后哪面朝上。正面总是在左、反面总是在右,看上去是在空中旋转的,但这只是个真实的幻觉而已。”考夫曼又继续说道。

也正是因为这种幻觉我们才找到他,只为探寻真相,探寻NBA里那些偶然事件背后的真相。具体说来,就是想让他帮忙确认1985年选秀大会上的疑点,亦即:斯特恩是怎样操控然后让尼克斯得到尤因的。

“嗯……1985年的乐透抽签和选秀录像带我大概看了几百遍,几个有作弊嫌疑的人打什么颜色的领带我都能说出来,总裁先生是红色,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惠尼会计公司代表杰克·瓦格纳是银灰色,尼克斯队的抽签代表戴夫·德布斯切尔,则是蓝色条纹的。除此之外,我还能说清楚有多少装着签位的信封被瓦格纳蓄意扔到了透明塑料球里还被反弹了一下,一个,只有一个。然后总裁先生将手伸进塑料球,抓了一个有折痕的信封而将其他两个信封抖落的一刻,我甚至可以说,在那个大约70华氏度的房间里,在冰箱里冷藏过的马里拉纸做的信封会保留冰冷触感达52.3秒。”

想必,只有一个疯狂的人才会坦然接受这样的选秀结果。不过也难怪——纽约是国际性大都市,因此NBA需要尼克斯重新振作起来(自从1973年夺冠之后,大苹果军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表现都特别挣扎,1981-1982赛季,MSG的场均上座率只有10000人,1985年,队中惟一的球星伯纳德·金又因伤离队)。再加之当时和尼克斯一起争抢尤因的球队像老鹰、国王、步行者、勇士、快艇等,他们没有一个市场价值能超过纽约,因此斯特恩在7枚信封中挑出了贴着纽约标志的一枚也就不足为奇了。然后就是48小时后,尼克斯便卖出了1000套1985-86赛季的季票,在未来,尤因还将帮助球队重返总决赛、成为队史得分王,并让MSG394场比赛球票售罄。而这一切,却理所当然的归于运气和偶然。

但是,一个理智的人又不会绝对相信偶然。

他会认为如此的巧合必定是经过了精心设计,会将所有疑点联系起来,得出一个从斯特恩到德布斯切尔到罗德·索恩到席·格林到约翰·汤普森再到尤因的关系网(当时斯特恩还只是个刚刚接手NBA一年的菜鸟,德布斯切尔则和索恩在活塞做过队友,索恩又同格林在巴尔的摩子弹做过队友,格林在凯尔特人还是汤普森的队友,而汤普森就是乔治城大学,也是尤因的教练)。同时,他还会明白:只要有动机和时机、不会泄密的帮手、不会问问题的媒体,那么一切作弊就都可以实现。毕竟,问太多问题,或者是去检查那些信封,看上去……就真的像是发疯一样。

考夫曼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我们则围坐在他厨房的餐桌上,桌子上蒙着黄褐色的桌布,这是个温暖的下午,外面的花园里鲜花盛放。

考夫曼告诉我们说他12岁起就会变魔术了,14岁的时候写了第一本关于变魔术的书,迄今为止已经有20本作品问世,他在《Genii》做了十年编辑,还是合伙出品人,去过世界各地表演或者参观。换句话说,如果有什么戏法是考夫曼看不穿的,那么它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电脑屏幕上开始播放看上去像是着了魔似的瓦格纳正将本该完全保密的信封放进塑料球,然后NBA安保部长杰克·乔伊斯转动塑料球,信封被混在一起,最后斯特恩离开讲台,走到塑料球前。

“看斯特恩。”考夫曼说,“你看见他大口呼气了么?”

考夫曼说得没错,就在斯特恩伸手进去拿那个有可能改变历史的信封之前,他深吸了一口气,你可以看到他的脸就像个瘪下去的球。“为什么如此紧张?总裁大人,是因为想要隐瞒什么吗?”

“但他也可能是无辜的,毕竟有几百万人在看着他,他也知道尤因的归属非常关键,我们有可能把紧张和罪恶搞混了。”考夫曼又笑着继续说道。

暂停视频,斯特恩停住了,他的手放在塑料球上,眼睛一直往下看,他几乎在皱眉了。

“如果换作是你,谁知道会不会吓得尿裤子,但如果他真的在作弊时只是轻轻呼出一口气的话,那么真是个厉害的玩家。”

考夫曼笑了,显然他不相信斯特恩,而是相信这次选秀是人为操纵的,相信那只隐藏的手是存在的,相信NBA里有一个大秘密。并认为它的历史,是被那只手操纵的。

沙加缅甸的呐喊

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在采访时任NBA副总裁拉斯·格拉尼克时也曾经和他谈起过关于1985年选秀的话题,当时格拉尼克争辩说如果联盟真的有暗箱操作,那么尼克斯岂不是会年年都有好的签位?不过随即……他就叹了口气。

你还能指望格拉尼克说什么呢?承认吗?梅尔·吉布森拍过部电影叫《阴谋理论》,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成功的阴谋是无法被揭穿的,如果被揭穿了,那只能说明你在谋划的时候出了差错。”所以,你没有办法理直气壮地给斯特恩打电话,因为他把线索埋得太深,力量也太强。那只隐藏的手绝不会为你开门,然后再邀请你喝杯茶。

于是乎,我们就只能再找局外人取证另外一件事,但这次的局外人,这件事与其切身利益曾经息息相关。

道格·克里斯蒂——他在2001-02赛季时效力于国王,首发参加了当年的西部决赛第六场。先来介绍下这场比赛吧,当时湖人以极为可疑的方式击败了国王(第四节一共罚了27次球,而国王只罚了9个),裁判吹了很多有争议的哨,而湖人几乎都是受益者。

球迷们因此而暴怒,拉夫·纳德尔(美国现代消费者运动之父,曾以独立人身份竞选美国总统)甚至给联盟发了一份声明。2008年,蒂姆·多纳希宣称联盟操纵了第六场比赛,两个“公司人(忠于联盟的人)”裁判受命让湖人获胜,目的是为了打收视率更好、获利更多的抢七大战。

消息传出后没多久,克里斯蒂就在个人博客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实在太沮丧了,甚至觉得恶心……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球迷们没能看到一个真正的总冠军诞生。好吧,如果这些全都是真的,那实在太令人伤心了,你那么努力地打球,结果一切都是假的。他们说谁是冠军谁就是冠军,不管配不配得上,他们就是在操纵这一切。”

除此之外,克里斯蒂还说假球、谎言、宣传毁了他的职业生涯,就像联盟毁了那个西部决赛一样。

我们尝试联系克里斯蒂,他的朋友说这位老兄愿意在自己西雅图的家中与我们会面,并一起重看当年那场比赛。

可遗憾的是,我们最终没有找到这场比赛的录像带,双方都没有。最后,82games.com的老板表示愿意帮忙,他说会用航空邮件寄给一张DVD来。

但是……一直到与克里斯蒂约好的那个下午邮件都没来,于是采访也告吹了。几天后,快递员把这张DVD送上了门,他说一开始“送错了”。我们再次联系克里斯蒂,结果被拒绝了,他的朋友说克里斯蒂突然想通了,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纠缠也不能改变结果。

为什么送张DVD也会有波折?是不是被某只手阻挠了?

大概,这真的也只是个巧合吧。

尾声

雷·阿伦说:“2001年我们本该赢下东部决赛的,但联盟深知如果76人进入总决赛对阵湖人的话他们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对手被保送了。”

前森林狼队总经理大卫·卡恩则说:“2011年乐透秀抽签仪式骑士队大打同情牌,他们派一个患病的孩子为代表前来,怎能让人不起恻隐之心?又怎能让联盟忍心不做这个顺水人情?”(当年,森林狼错过状元签,然后就只能在第二顺位选择德里克·威廉姆斯)

至于山猫队(现已更名为黄蜂),他们在2012年拥有25%高概率的情况下错过安东尼·戴维斯,球队上下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才会说:“戴维斯他其实就是斯特恩送给本森的见面礼。”

其实,又岂止是NBA,其他职业体育赛场同样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阴谋”,比如第三届超级碗的结果其实是内定(1969年,AFL的纽约喷气机队在超级碗中以16比7战胜NFL巴尔的摩小马队。当时虽然小马队是夺冠热门,但在比赛开始前三天,却有人看见喷气机队四分卫乔·纳马斯在迈阿密的夜总会上突然宣布纽约将会获胜)、戴尔·恩哈特二世2001年在代托纳的胜利更是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同样有人认为东道主在为自己分组时做了手脚……

一个聪明人(也许是拿破仑)曾经说过:“不要将一切都归咎于阴谋,因为这充分暴露了你的无能。”对于发生在体育界里的那些疑似“阴谋”事件,有时或许我们也该这样来看待。你不能说NFL为了报复批评裁判执法的教练麦克·霍姆格伦,就故意操纵了2006年的超级碗;同样,NBA总会为有潜力的选秀新星早早安排好去处,让精彩的季后赛在大城市进行么?也未必。诚然,有时事情看上去的确是这样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叶障目。阴谋,它就像是电影院里观众大把往嘴里塞的爆米花,肯定会让爱清静的人不痛快,也没什么营养。阴谋论者,他们则像是拿着斧头的磨工,一门心思闭关的炼金术士一样,将那些让自己失望的东西——错失的绝杀、失败的达阵、抑或是裁判的判罚等,转换成具有丹·布朗风格的幻想剧本。只不过,这种剧情上演多了,人们自然也就觉得乏味了。

猜你喜欢
考夫曼斯特恩
A斯特恩、B斯特恩、C斯特恩
斯特恩是个工作狂
音乐表现形式研究的理论观点
斯特恩 成就巨人运动的“矮子”
智力测试低下的他变身学霸 ,重新定义人类智力
歧视之罪
点播沉默
欣赏
对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