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患者身份识别卡的制作与应用

2014-07-08 06:41宫云珍刘晓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腕带床头塑料袋

宫云珍 刘晓庆

门诊输液室都是临时输液患者,传统上我们采用腕带作为患者的身份识别卡。但输液完毕后,腕带给患者的外出、社交、生活带来很不便,既影响美观,又暴露患者隐私。为此,我院于2013年2月起使用胸卡式身份识别卡代替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标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制作与设计

制成1个8 cm×8 cm大小正方形夹层结构的透明厚塑料袋,袋上方装一个小夹子,以便固定在患者胸前,在硬纸卡上打印上姓名、诊断、责任医师、责任护士、过敏史,装进塑料袋内即可。胸卡式身份识别卡见图1。

2 应用方法

由于门诊输液室患者一般病情较轻,输液时间在1~3 d左右,且多坐在输液椅上输液,没有放置床头卡的位置。传统使用的腕带戴上后就不能取下,如果洗手、洗澡、做饭等会导致信息被涂擦或模糊不清,给查对工作带来不便。胸卡式身份识别卡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志,整合了床头卡、各种标识牌的作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条快速、直观掌握患者基本信息的通道。输液完毕取下回收,如果第2天继续输液,经两人查对后可继续使用。

图1 胸卡式身份识别卡

3 优点

厚塑料袋消毒后可重复使用,方便、经济。因为挂在胸前,位置醒目,字迹清晰,医护人员平视可进行查对,避免了以往挽衣袖查对腕带的不便。

猜你喜欢
腕带床头塑料袋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我是一个塑料袋
瞧,床头有颗星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一个塑料袋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