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教育的创新及其与现代规范教育的结合

2014-07-09 23:22何殷等
高教探索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模式中医

何殷等

摘 要:人才培养是中医教育的根本,培养“厚基础、重经典、强临床、有特长”的中医人才是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的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通过高标准高要求的名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的跨地域培养途径、一代带二代连动式点面结合的培养方式,实施师承教育的创新与高校现代规范教育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果。

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新模式

中医是一门独特的实践医学,几千年来一直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后继者,而目前现代中医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则是按照现代医学的规模培养、规范运作、标准化管理的教育模式。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利弊。中医的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一个传统的和重要的途径,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医的这种师承教育模式逐渐有被院校教育的现代规范教育模式所淹没或者完全代替的倾向,其给中医的人才培养带来的不良后果也逐渐显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认为,在充分发挥院校教育规模化、标准化教育优势的同时,创新中医的师承教育,让中医的师承教育重人文、重临床、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特点,和现代规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医师承教育的元素融入到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全过程, 是中医高等院校教育遵循中医成才规律,培养“厚基础、重经典、强临床、有特长”高等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新模式。二十多年来,学院借助广东省中医院(以下简称医院)作为附属医院,实行“院院合一”的办学体制,即学院和医院为同一办学和医疗主体,既承担教学任务又承担医疗工作,通过建立高标准高要求的名师带徒、走出去请进来的跨地域培养途径、 “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即“集体带,带集体”的新型师徒关系、一代带二代连动式点面结合的新型师承教育模式,实现了师承教育的创新与高校现代规范教育的良好结合。

一、连动式的传承

我国国家级、省级的名老中医,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各具特色,是中医中药的行业支柱,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既是我国中医药界极其宝贵的学术资源,又是教学界具有较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为了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丰富的学术成就并发扬光大,自2001年起,在邓铁涛、任继学等全国名老中医的大力帮助下,医院先后引荐和聘任了68位全国名老中医到医院带学徒, 并且选拔和组织了一批热爱中医、有强烈成才意识、而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中青年中医人才,作为一代弟子向这些名老中医拜师学艺,与此同时,学院则选送七年制本(科)硕(士)连读的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体拜大师们的弟子为师。这样,医院的一代中青年弟子,既是名师们的弟子,又是学院的二代弟子的老师。这种亦师亦徒的连动关系,承担着一代又一代的师承责任,增强了这些名师弟子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既要勤奋学习名师们的经验,又要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名医老师们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发挥了名师徒弟们的辐射作用,扩大了师承效果,从而让学生分享老师的从师经验,强化学生的师承意识。每逢外地有名医来穗工作之时,学院都会特意安排学生跟老师一道全天候照顾名医大师的衣食住行,密切师徒关系,增进感情,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良好习惯。十二年来共有193名学术骨干拜名医为师,215名学生为二代弟子。毕业后学生与老师仍然密切联系,学生们在工作岗位上践行老师的经验,传播大师的学术思想,师承效果向纵深发展。

·

课程与教学·师承教育的创新及其与现代规范教育的结合

二、名师高徒的特色

在师资生源的选配上,学院的要求是高起点。首先,老师必须是全国知名的或是省级的名中医。要求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团队意识;第二,要在某专业领域中既精通中医药学术又能跟踪现代学术发展,熟练运用中医药技术解决问题;第三,在广大患者、同行、医院中拥有相当高的信誉和知名度。入选徒弟的标准,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相当深厚的中医药功底,有强烈成才的愿望、热心中医药事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中青年骨干。而二代弟子也是学院选送的品学兼优的经过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三年以上的本(科)硕(士)连读七年制的大学生。

这种具有名师高徒特色的师承教育模式,明显优于缺乏系统中医理论教育的传统中医带徒的师承教育,老师易教,学生易学,有利于中医传承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学生集体“跟师”(向师傅学习技艺)在形式上有“请进来走出去”,“边上课边跟师”的意味,也方便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平时的夜诊、周六日门诊等课余时间来跟师见习;实习期间的学生除了轮科跟师实习外,利用一切时间紧密地跟师学习。有时随老师一起跟大师查房会诊,讨论病例,听大师讲课,参加学术活动;有时带着问题到异地请教大师,当面或者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请教大师,聆听大师的教诲,领略大师的风范。老师普遍反映这种高起点的弟子悟性高,易教易学。学院还让六年级以上七年制研究生阶段学生协助老师整理总结大师的医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此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水平,以求达到“厚基础、强临床”的培养目标。“名师高徒”、“名师集体带徒”的师承教育形式,破除了传统师承教育的保守和局限性的弊端,同时对现代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结构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弱、欠缺中医原创思维、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也发挥了补缺作用,是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

三、传统的师徒模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在创新传统师承模式上,学院十分注意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以此不断拓宽中医高等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有机融合的途径。例如运用声像、光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名医工作室,以便系统记录名老中医的专题讲座、示范诊疗活动和临床带教活动,编辑、整理、收纳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活动、学术思想,为学生学习建立名老中医门诊和查房视频平台、中医医案管理平台、以病为纲名医经验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平台,其他在校上课的学生利用视频远程观摩名老中医临证诊疗活动,有如身临就诊实景地,耳闻目睹名老中医的风范。学院还发挥高年级的实习研究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接受快、操作熟练的特点,要求他们协助老师查询整理名老中医的经验,参与名医工作室工作,边学习边传承,让学生深切领悟名医们的学术思想,培养锻炼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突破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知识经验个人化的樊篱,使知识个人化向组织化转变,知识隐性化向显性化转变,古老的中医师承也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做到传承不离宗,创新不泥古。

四、博采众长的传承风格

学院在海纳百川、广纳名医大师的同时,特别注意对医院15名省名老中医和15名院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组织弟子和学生学习和交流,共同把具有本土特点的、传统“岭南流派”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师徒三代凭借本土的地理优势,徒弟跟师的机会更多,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跟诊,参与岭南医学流派研究室工作,协助老师整理岭南医学流派代表人物的学术经验,更有机会成为具有岭南中医特色的传承人和实践者。例如学院组织学生参与挖掘散落民间的具有特殊临床技巧或偏方的祖传中医“杏林寻宝”的活动,积极移植通过调查验证确有疗效又安全可靠的民间治疗方法,邀请民间专家来院讲课、传授技能,以及利用电视现场直播民间专家的诊疗医术,宣扬中医神奇的魅力等。学生们在暑假下乡义诊的活动中就曾经大量运用传统中医的简、便、验、廉的针灸、按摩推拿、腹针、平衡针等治疗方法治疗病人,收到很好的效果。学院组织的中医传承教育活动,既有大江南北中医各家流派,也有岭南本土的风格,更有民间各路的独门绝活。广泛的传承内容开阔了弟子、学生的视野,亲身体验到中医的强大生命力。不同的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各家传统门户互相沟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中医的学术氛围,彰显着博采众长的中医传承风格。

五、重经典不薄古的传承特色

熟读经典、勤求古训是传承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的基础,读经典和学名著是每位弟子成才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的著名医家,无不是熟读经典、躬身实践而攀上中医药学术巅峰的。学习中医经典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修炼学子的素养。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医院每年开展的温书工程,制定必读古籍目录,举办专题学习班、讨论会、专题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读经典、学古籍活动,让学生在“爱中医、学中医、讲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中接受熏陶。学院制定对学习运用经典有特别专长的学生优先留院工作的政策,鼓励出奇才、偏才。要求每位实习生必须轮训经典病房。特别是近两年用中医经典理论主导救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症200多例的成功经验,来启迪中医不是“慢郎中”、中医也能主导救治急危重症的中医思维和技能;在2003年抗击“非典”和2010年防治“HN1甲流”的重大疫情战斗中,中医经方发挥了很好作用,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回顾性总结和调查,从中探索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规范和可重复性的循证依据,从而证明中医防治传染病的特有优势,大大地增强了老师和学生对中医的信心,激发了师生读经典、用经典的热情。2012年收集到各级医务人员所写的读书心得800多篇,择优选择100多篇编辑成书,近30万字,显示了重经典、不薄古的中医传承特色。

六、注重引入中医文化的传承元素

中医学历来倡导“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和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历代名医大师无不谨遵“大医精诚”的职业道德,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备受世人的尊崇。在师承教育工作中,特别强调传承名医大家风范,提高道德修养,将学习名医们的高尚医德作为弟子的考核条件之首条。开展人文关怀教育、感恩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医事法则培训等。学院借助医院优秀的医院文化和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每年进行医学生誓言教育,听取“抗非”英雄叶欣烈士的先进事迹报告,组织学生参观院史馆、校史馆、中医药博物馆等活动,开展师生暑假“三下乡”活动、社区义诊、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早感受、早学习、早践行”医者仁心、仁术济世的中医文化和医德规范,做到知行合一。

学院的文化建设、环境建设也注意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如名医雕塑、中医经典故事雕塑、中药名石刻、中草药植物园等园林景观绿化处处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使人文景观、自然环境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和谐结合,让广大师生在校院环境中感受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漫步校院欣赏雕塑美术的同时感悟“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在观赏花草树木的同时学习中医药知识,在润物无声中构建着人际生态和谐,体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让中医思想境界得以升华,让道德行书得以规范。

七、在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师承教育

学院从本科班、硕士班学生入学开始,就组织学生学习中医古训“大医精诚”和医学生誓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落户广州的珠江论坛”、“岐黄医学研究会”、“大暘学会”等各种在广州召开的中医学药学学术活动,鼓励在校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和晚上等课余时间进行见习跟诊老师,整理书写跟师笔记等。

为保证学生有“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机会,学院安排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七年制学生提早见习,增加学生见习和实习的时间。运用各种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中医思维和自主学习中医的学习能力。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学院实行双师(医师和老师)主讲制,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以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面授理论的同时传授临证经验。学院还开展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问题导入式教学法”(PBL),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双向交流、自发自主、共同探讨的原则,积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增强老师的责任感,避免照本宣科的应付式教学,使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传承教学相结合,显示了师承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的特色和重实践的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推动实践教育的改革和中医传承。

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开展“中医基础知识竞赛”、“临床技能大赛”、中医经典读书心得评比、“八段锦”健身比赛、太极拳武术比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信中医的积极性,营造传承中医的强烈的文化氛围,使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积极创新中医师承教育,努力实现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中医规范教育的有机结合,十二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医院十二年共组织了193名学术骨干跟师学习,师徒合力总结发表反映名老专家学术思想的论文87篇,出版书籍和待出版书籍62部,名师经验方研制院内制剂16种,获得了41项技术进步成果奖。弟子们跟师前后对比,门诊量平均提高了58.4%。目前83%以上的一代弟子成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的学术带头人。学院至今有将近1000名学生作为二代弟子集体跟师,毕业后均受到用人单位器重,就业率达到100%。早年毕业的弟子现已成为医院主治、副高职称的业务骨干,发挥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留在医院工作的有3人被选为朝阳人才,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也是成绩斐然。一是技能优秀,2010年和2011年全校临床技能大赛中以领先第二名70分的优势荣获第一。二是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多年来全国领先。从2005-2011年中医药类7年平均通过率81.1%,较全国7年平均通过率68.2%高出12.9%;中西医结合类7年平均通过率85.2%,较全国7年平均通过率56.1%高出29.1%。2011年就毕业生质量向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对毕业生使用满意度“很好”和“较好”的占95.8%,“一般”的占4.2%,未出现“较差”和“很差”的情况,普遍反映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独立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等特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做法也获得了上级的肯定。2012年学校以高分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对“院院合一、医教研一体”的办学体制、“集体带、带集体、一代带二代连动式传承”教育与现代高等规范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能高起点地与学校的常规教育相结合,开创了良好的中医师承新关系、实现了现代教育与传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示范价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对中医传承教育做进一步的总结,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复兴和创新作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欢
新模式中医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