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2014-07-09 01:49洪伟雄姚雪榕黄卫娟廖振邦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5期
关键词:儿童

洪伟雄+姚雪榕+黄卫娟+廖振邦

【摘要】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耳鼻喉门诊2011年3月-2013年9月诊断的28例COME患儿(44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克拉霉素组(24耳)和对照组(20耳)各1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口服黏液促排剂口服1周,克拉霉素组同时口服克拉霉素,疗程为12周;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疗程为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2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克拉霉素组的有效率75.0%(1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克拉霉素组的平均听阈(15.6±4.3)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 儿童;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COME)好发于儿童,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可导致患儿言语发育迟缓,严重时影响儿童智力及言语发育,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识和重视。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治疗是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腺样体切除术,其效果确切。但手术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也有部分患儿术后症状不缓解,往往有部分患儿家长拒绝接受手术治疗[1]。本文中笔者采用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此类患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门诊2011年3月-2013年9月诊断的28例COME患儿(单耳12例,双耳16例,共44耳),年龄3~9岁,病史在8周以上。所有患儿均为拒绝接受中耳置管或曾有中耳置管史但症状不缓解者,排除腭裂、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息肉及其他先天性疾病。所有患儿均进行耳纤维内镜、鼓室声导抗及听阈检查。经电子耳镜(鼓膜内陷,活动性减弱,可见到液平面)及鼓室声导抗检查(B型曲线,镫骨肌反射未引出)确诊。同时检查患者听阈(如患者能够配合纯音听力测试,则以0.5、1、2 kHz的平均阈值为听阈,如不能配合则以ABR阈值为听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克拉霉素组和对照组各14例,克拉霉素组14例(24耳)患儿中,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4.5岁,平均听阈(37.3±5.2)dB。对照组14例(20耳)患儿中,男7例,女7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听阈(40.6±4.7)dB。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平均听阈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克拉霉素组 克拉霉素组口服克拉霉素,7.5 mg/(kg·d),持续12周。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口服黏液促排剂口服1周。每4周复查1次肝功能。用药4周后复查肝功能,如有异常或出现腹泻、恶心、腹痛等症状立即停药。有1例患儿在服药过程中因轻微恶心症状停药,停药后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未见异常;1例患儿失访,将这2例患儿从该组中排除。

1.2.2 对照组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25 mg/kg,3次/d,持续1周。0.5%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口服黏液促排剂口服1周。1例患儿失访,从该组中排除。12周后复查耳纤维内镜、鼓室声导抗及听阈检查。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鼓室积液情况、鼓室声导抗图型变化情况及患儿听力变化情况。(1)有效:检查见鼓室积液征消失;鼓室导抗图由B型转为A型,患儿有时可自述耳闷塞感消失,听力提高;(2)无效:症状、体征和听力检查均无改善或复发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2周后,克拉霉素组的有效率75.0%(1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克拉霉素组的平均听阈(15.6±4.3)d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炎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均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主要的因素:(1)咽鼓管功能不良;(2)感染;(3)免疫反应[2]。因此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针对以上方面因素。

儿童COME发病率高,而且复发率高,儿童的听力损害大,不容易发现,往往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可影响患儿的听力,导致言语发育障碍,其次可引发胆脂瘤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目前儿童COME主要为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梁玉芳等[1]随访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的状况后发现,58.7%的患儿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且有8.7%的患儿复发,从而认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后并发症出现较普遍。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黏膜生物膜假说,即COME的发生是由于直接在中耳黏膜表面形成了细菌生物膜,并在动物实验模型中发现细菌生物膜的存在,细菌生物膜与中耳炎的关系迅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3-5]。国内学者侯炜等[6]通过观察细菌生物膜在急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腔的形成特点,发现细菌生物膜在中耳急性感染的早期即已开始形成,并可能成为日后炎性反应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原因。

14环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已经被认识多年,其抗炎机制包括两个方面:(1)直接作用于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物质,如抑制TNF、IFN、IL-1、IL-6、IL-8等;(2)破坏和抑制细菌生物膜的生成,国内外已经广泛运用于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其中代表药物是克拉霉素[7-10]。endprint

根据“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理论[11],本研究尝试使用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COME,较常规药物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耐受性好,提示细菌生物膜可能是儿童COME发病及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置管术后复发的、拒绝手术治疗的COME患者,可考虑使用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是安全的[13],但治疗时间长,患者有时不能坚持,治疗前应跟患者做好解析,定期随访肝功能。

本研究的样本量小,没有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因此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COME的远期疗效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玉芳,杨军,陈洁,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对中耳影响的随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1):33-34.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8-850.

[3] Post J C.Candidates thesis:direct evidence of bacterial biofilms in otitis media[J].The Laryngoscope,2001,111(12):2083-2094.

[4] Ehrlich G D,Veeh R,Wang X,et al.Mucosal biofilm formation on middle-ear mucosa in the chinchilla model of otitis media[J].Jama,2002,287(13):1710-1715.

[5] Roland P S.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 clinical overview[J].Ear Nose Throat J,2002,81(8):8-11.

[6]侯炜,李晓,肖红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的细菌生物膜形成特点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1):30-33.

[7]许庚,王德云.慢性鼻-鼻窦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新概念[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3-5.

[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9] Fokkens W J,Lund V J,Mullol J,et al.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J].Rhinol Suppl,2012,16(23):1-298.

[10]韩德民,王彤.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新认识[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3):143-146.

[11]盛锦云.“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2):97.

[12]张华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40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5.

[13]韦木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61-162.

(收稿日期:2014-03-12)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根据“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理论[11],本研究尝试使用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COME,较常规药物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耐受性好,提示细菌生物膜可能是儿童COME发病及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置管术后复发的、拒绝手术治疗的COME患者,可考虑使用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是安全的[13],但治疗时间长,患者有时不能坚持,治疗前应跟患者做好解析,定期随访肝功能。

本研究的样本量小,没有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因此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COME的远期疗效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玉芳,杨军,陈洁,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对中耳影响的随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1):33-34.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8-850.

[3] Post J C.Candidates thesis:direct evidence of bacterial biofilms in otitis media[J].The Laryngoscope,2001,111(12):2083-2094.

[4] Ehrlich G D,Veeh R,Wang X,et al.Mucosal biofilm formation on middle-ear mucosa in the chinchilla model of otitis media[J].Jama,2002,287(13):1710-1715.

[5] Roland P S.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 clinical overview[J].Ear Nose Throat J,2002,81(8):8-11.

[6]侯炜,李晓,肖红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的细菌生物膜形成特点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1):30-33.

[7]许庚,王德云.慢性鼻-鼻窦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新概念[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3-5.

[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9] Fokkens W J,Lund V J,Mullol J,et al.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J].Rhinol Suppl,2012,16(23):1-298.

[10]韩德民,王彤.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新认识[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3):143-146.

[11]盛锦云.“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2):97.

[12]张华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40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5.

[13]韦木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61-162.

(收稿日期:2014-03-12)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根据“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理论[11],本研究尝试使用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COME,较常规药物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耐受性好,提示细菌生物膜可能是儿童COME发病及迁延不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置管术后复发的、拒绝手术治疗的COME患者,可考虑使用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12]。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长期小剂量口服克拉霉素是安全的[13],但治疗时间长,患者有时不能坚持,治疗前应跟患者做好解析,定期随访肝功能。

本研究的样本量小,没有对长期疗效进行随访,因此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COME的远期疗效情况有待进一步随访、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玉芳,杨军,陈洁,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对中耳影响的随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1):33-34.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48-850.

[3] Post J C.Candidates thesis:direct evidence of bacterial biofilms in otitis media[J].The Laryngoscope,2001,111(12):2083-2094.

[4] Ehrlich G D,Veeh R,Wang X,et al.Mucosal biofilm formation on middle-ear mucosa in the chinchilla model of otitis media[J].Jama,2002,287(13):1710-1715.

[5] Roland P S.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 clinical overview[J].Ear Nose Throat J,2002,81(8):8-11.

[6]侯炜,李晓,肖红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鼠中耳黏膜的细菌生物膜形成特点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1):30-33.

[7]许庚,王德云.慢性鼻-鼻窦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新概念[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3-5.

[8]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2):92-94.

[9] Fokkens W J,Lund V J,Mullol J,et al.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2012[J].Rhinol Suppl,2012,16(23):1-298.

[10]韩德民,王彤.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炎的新认识[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3):143-146.

[11]盛锦云.“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9,24(2):97.

[12]张华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40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5.

[13]韦木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61-162.

(收稿日期:2014-03-12)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