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探析

2014-07-10 08:34冯媛媛
新闻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朗诵

摘要: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本文试图从研究朗诵艺术的由来着手,分别从形象美、韵律美、情感美、意境关、理性关、造型美、和谐美等方面探究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总结分析各种美感的实现途径。以期对舞台朗诵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朗诵;舞台朗诵;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冯媛媛,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河南开封475001

一、朗诵艺术的由来

(一)朗诵艺术的沿革

朗诵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朗诵是和诗歌相伴相生的,我国诗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诗词产生的源头《诗经》,那时的诗歌是用来唱的。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尚书·舜典》提到“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这大概是较早的与朗诵有关的记载了,不过此时的朗诵区别于现今人们提到的朗诵,更为准确的话,应该称之为“吟诵”,即“一种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文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

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演进,在近现代才形成了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朗诵。我国现代朗诵最早是在1931年“九一八”以后,当时较有影响的是北平的读诗会,集会就是在朱光潜的家里。

朗诵艺术在国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两部伟大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是口吟的。其实,西方历来就十分重视诵诗。“戏剧学校常列诵诗为必修功课,公共娱乐和文人集会中常有诵诗一项节目。”世纪以来,英、法、美、俄等国许多作家、诗人都十分热衷朗诵,这项运动在文坛开展广泛。

(二)朗诵的界定

朗诵艺术使文字语言更加活灵活现、锦上添花,它让静态的文字跳跃起来,有了声音、有了形态、有了情感、有了理念,可以说,朗诵能让我们闻“声”、造“型”、感“情”、得“智”、明‘‘理”。《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朗诵的定义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可见,朗诵与有声语言有关,同时也与情感联系紧密。张颂在《诗歌朗诵》一书中更具体、更贴切地对“朗诵”作出了解释:“朗诵是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作。……以文字作品为依据,经过朗诵者的理解感受,然后把文字作品化为有声语言,并以一定的语言技巧运用,使有声语言更准确、鲜明、生动。”如果说朗诵是朗诵者通过声音把作品二度创作的效果呈现的话,那么舞台朗诵就更要求朗诵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力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做到“声情并茂”。正如俄国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夫斯基说“观众只要感觉到他的情感的精神真实及其表露的形体真实,他们马上就会倾心于这种情感的真实,无法控制地相信在舞台上所看到的一切”。所以,舞台朗诵者要除了有声语言的控制与把握,要善于辅以适度的情态、动作等,做到“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

二、舞台朗诵艺术的审美探析

朗诵艺术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会让人感到原本普通的事物、平淡的情感在作者笔端的点染下鲜活起来,有了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悠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美的愉悦。朗诵艺术正是唤起美感的钥匙,它让作品锦上添花,更加感染人、打动人。舞台朗诵艺术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包括人、事、物的形象,朗诵正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围绕这些形象进行的创作,这种创作即是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场景、情节、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用有声语言重新进行勾勒描画,经过重塑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具体、鲜活,具有较强的审美特质。

比如在寓言故事《猴吃西瓜》作品中,猴王、小毛猴、短尾巴猴、老猴几个主要人物各有立场、各有性格,我们就需要在声音造型上使人物凸显特点、栩栩如生。

朗诵中的形象之美还并不止于能够把人、事、物塑造得丰满鲜活,还能让我们抓住神韵,三国时期曹魏刘邵在《人物志·九征》中说:“物生有形,形有精神。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朗诵能把物之形象再现在听者地眼前,并且让心灵追随视觉,真正达到“以形绘神”。

如《在彭总身边》有这样的文字:

在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彭总听服务人员说,哪几座小楼是专给中央来的首长准备的,哪一级住哪一层楼都有规定,有的楼一年到头都空着。彭总听了,半夜还在围着那些空着的小楼转圈。我催他去睡,他不理,自言自语地说:有些人硬要把我们往贵族老爷、帝王将相的位置上推,还怕人家不知道,在这儿修了当今帝王将相的庵堂庙宇咧!

这段文字让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为民为国忧虑的彭总,在服务人员叙述规定时,应较好地抓住“专给”、“哪一层”、“空着”等关键字词,而彭总的言语低沉缓慢,但是却有一定的力度,这样,彭总身上的公正、勤俭、不搞特殊、一心为民的品质被塑造得鲜活起来。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得其神。

(二)韵律美

什么是韵律?张颂做了这样的解答:“无论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篇文字作品,普遍存在着声韵调、语流音变、音节疏密、双声叠韵、平仄关联、词语构局、韵脚排序等诸多矛盾趋于整体和谐的规律,这便是韵律。”朗诵的韵律美是以语音的清晰规范、声音的圆润动听为前提的。没有了规范的语音和圆润的音色,就无从谈起韵律美。语言学家徐世荣曾说过,“书面上的写的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书面上受到局限,全都表达不出来。语言中因为有语音的作用,于是它才增加了活力,有了跳跃着地生命,”这样语音不仅可以把语义内容表现为物质形态,而且大大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韵律美首先表现为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造成了节奏上的动态美。

韵律美还表现为语无定势、错落有致的变化之美。一成不变的事物难以给人美感,对于语吉来说更是如此。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有这样的表述:“声传于吻,泠泠如振玉;辞糜于耳,累累如贯珠。”我们能从金玉之声中感受到清脆悦耳之美,更能从“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错落之中感受到变化之美。

朗诵中语势无定式,这种错落变化才能表现出情感的流动,我们才能领略到“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美感。如余光中的《当我死时》,诗的前半部分营造诗人在安魂曲般祥和悠然的情调下掩藏着泣血的哀恸,后半部分传达出热爱祖国、渴望回归的迫切心情。前半部分节奏舒缓低沉,后半部分节奏急切、声音张力较大。

(三)情感美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朗诵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朗诵中承载了情感、充满了情感美。因此,朗诵并非“见字出声”,它是朗诵主体的二度创作,在这个创作中要把自己的审美认知、情绪感觉等融入进去,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

表演艺术中强调,“喜怒哀乐皆出于己衷,才能使观者动情”。因此朗诵主体首先自身要获得情感体验,这需要朗诵主体对于作品由表及里反复推敲,并且调动自己的情感记忆或体验,挖掘作品深厚的情感魅力。其次要传达情感,不论是惊涛骇浪、还是涓涓细流;不管是震人心魄,还是婉转悠远,朗诵主体要做到情感的收放自如,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声音与表达把自己所体味到的炽热情感传递出去,让听者捕捉到、感受到,正像李渔在《曲话》中所说,“如其离合悲欢,皆为人情所必至,能使人哭,使人笑,能使人怒发冲冠,能使人惊魂欲绝。”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情感与传达情感两者同样重要,只有两者兼具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镜相互交融形成的能感发心灵的艺术境界。”朗诵的意境美在于言外有景、景外有情、情外有意、意外有境,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这其中包含着双重意蕴:由虚到实和由实到虚。前者指的是,听者能从朗诵中感受到景象,作品中的文字活起来,并且在头脑中建构出一幅画面,原本虚化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眼前;后者指的是,虽然听者头脑中建构的具体画面逐渐消失,但是这种体味和共鸣在听者心里久久挥之不去,好像有一种奇妙的力量驱使自己不得不沉浸、不得不回味。这就是朗诵的意境美。

高国庆在《播音主持美学论纲》中谈到了播音主持创作要寻找的四个“境”:稿件的静止境界、作品的表达境界、受众的共鸣境界、创作者的修养境界,这四者要统一在一种境界中,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才能成就。的确是这样的,朗诵意境美的创造也体现了朗诵主体的气质修养和审美追求,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人生体悟、锤炼敲打来孕育这片土壤,而在朗诵时这些内在蓄积的潜力迸发出来,加上朗诵主体对作品的准确的把握、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感受,最终气韵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理性美

《文心雕龙·征圣》中说,“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朗诵中的“情信”就是情感表达的真切与直接,“志足”就是对情感的理性控制以及理性表达,它要求我们把握在理性光辉照耀下的分寸感,要“感而不入”。这和我们播音学所强调的“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深”是一致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曾用“从悲愤,悲痛到悲壮”总结自己“三次讣告”的播音。1971年在播送陈毅元帅逝世的讣告时,他悲愤不已、难以自制;1976年在播送周恩来总理逝世的讣告时,他尽量从客观角度播报,但是还是有人认为他过于悲痛;1997年在播送邓小平同志逝世的讣告时,他用大气磅礴的语气、颂扬的语调,崇敬、缅怀之情溢于言表。从悲愤到悲痛再到悲壮,方明认为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朗诵中,朗诵者既传达恰当的情感,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声音,用分寸感、用“理性美”来打动人。

(六)造型美

舞台朗诵并非“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朗诵主体m现在舞台上,以视觉和听觉双重角度震撼受众,因此受众既是听者,也是观者。听的是那时而波澜起伏、时而缠绵哀婉的声音,听的是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看的是那“落落大方、张弛有度”的悦目,才能获得那份“沐如春风”的赏心,正所谓“达于耳、入于目、感于心”。

因此,舞台朗诵者应注重“造型”,这既体现在仪容方面,又体现在仪态方面。朗诵者应依据自己的形象气质以及朗诵作品的内容、风格来“造型”,让“造型”合乎气质、合乎作品的气韵。同时,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辅以恰当的表情、动作、体态语等,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紧密配合、融为一体。除了朗诵主体本身,朗诵的形式、配乐、灯光、舞美等舞台创意也能帮助提升审美效应、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七)和谐美

和谐的才是美的。对舞台朗诵来说,美感的营造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和谐,包含着感觉美和知觉美的和谐、内在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理性美和情感美的和谐、情感和声音的和谐、舞台造型与作品风格以及朗诵者气质的和谐,等等,这些和谐交织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美感,到达艺术审美境界。

三、结语

张颂曾说,“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舞台朗诵艺术也是一种积淀,其审荚意蕴的实现非“一日之功”。要想塑造出有美学含量的艺术精品,朗诵者需要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地锤炼,才能厚积薄发。舞台朗诵艺术审美意蕴的实现与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色的锤炼塑造

舞台朗诵艺术中,声音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播音发声所强调的“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依然适用于朗诵语言,在舞台上没有扎实的发声基本功,就无法有效地传达信息、表情达意。“统一又富于变化”是朗诵艺术的美学要求,朗诵者要力求塑造和驾驭自己的声音,使声音更加有表现力、有丰富的造型能力。

(二)表达艺术的追求

法国文学评论家丹纳说,“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要追求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亲切自然、真实朴质,语感准确、丰富、贴切、细腻,真正做到“锦上添花”,朗诵者就要熟谙语言表达的规律与技巧,下苦功提升自己的语言功力。

(三)情感能力的拓展

费尔巴哈说:感情只向感情说话。舞台朗诵中所进发的情感最能震撼人心。这种情感的冲击力的获得需要朗诵者在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感受,去积累和沉淀自己的感情深度、厚度,同时也需要朗诵者有一种精细的感觉,敏锐地感觉到字面以外的东西,并且感受要丰富、细腻、深刻。

(四)人生阅历的积淀

我国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主张“功夫在诗外”,他强调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格物致知的探索,从血肉交融的感应,从砥砺磨淬的历练,获得诗外的真功夫。这一点对于朗诵者同样适用。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人生体验,朗诵者才能与创作者的心灵相通、产生共鸣,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表情达意,创作出有丰富审美意蕴的朗诵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朗诵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