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焦虑症”:家长的痛楚和无奈

2014-07-10 09:48熊国英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起跑线家长孩子

中国的家长最为悲情,从孩子呀呀学语、步入校园开始,一直到孩子走向社会、成家立业,大多数家长都是一步一步陪子女走过来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之说的广泛蔓延,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接受教育的焦虑。而试应试教育总是批而不倒、纠而不正,更助长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其花样翻新的举动,每每令人叹为观止。

沉重的“起跑线”速成的“小超人”

宝贝儿子今年该上小学了,项爱琴早早就开始准备,她打算让儿子进一所老牌名校。尽管早已听说过关于“幼升小”考试的种种故事,面试场面还是让项爱琴感到反常。她发现校园里挤满了家长,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叫名字,气氛显得很紧张。

如果被叫到名字,孩子会被带到考学生的考场,家长则被带到另一个考场,因为学校不仅要考察孩子,还要考察家长。按照项爱琴的理解,考察家长主要是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重视。

面试出来后,儿子告诉项爱琴,老师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数羊,甲给乙一只,甲乙的羊一样多;乙给甲一只,甲的羊是乙的2倍。问:甲有几只羊,乙有几只羊?项爱琴毕业于某财经大学统计专业,但儿子的面试题居然一时难住了她,后来回家列了方程式才算出来。诸如此类的面试题还有很多。

不少家长都有过项爱琴类似的经历。

升学竞争的低龄化,在近年来愈演愈烈,教育主管部门已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并试图改变现状,但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5月,国家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详细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做到什么。

某些“幼升小”的试题远远超越《指南》要求。但是,为了让孩子进好学校,该学的还得让孩子学。家长们一边埋怨考试“变态”,一边为孩子的考试作各种准备。在各种家长论坛里,随处可见如此纠结着的家长们。

网络上曾流传一则关于“万能奶奶”的故事,围观者一边叹服陪读奶奶的执著,一边感慨孩子的辛苦。上海市虹口区11岁的小学生程程(化名)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各种技艺,美术、钢琴、黑管、围棋,如今以奥数和英语为主。这6年中,奶奶因为陪读,跟着孙子上课也学了“十八般武艺”。

程程妈妈无奈地说:“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是三年级之后,我发现情势不对。为进一所好中学,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孩子们都变得‘身怀绝技。如果再不让孩子多学些东西,怕是难以应付以后的竞争。所以,我赶紧送程程去补习奥数、英语,希望进中学时有过硬的‘敲门砖。”

初中生学高中课程,小学生学初中课程,幼儿园已经学完拼音、数百汉字,上幼儿园前学会识字、加减法……家长们领着孩子超前学习,孩子们在越来越提前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童年。这种教育太可怕了。

在我们身边,不少家长喜欢拔苗助长,幻想着将孩子培养成“小超人”。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硬是将孩子送进各类培训机构。

网络上的家长论坛里,充满了家长们焦虑的情绪,未进“名校”的讨教如何进“名校”,进了“名校”的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如何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以便为未来升学加分。如今,城市的孩子们已经享受不到童年的乐趣了。

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水平存在差距,无疑是家长产生择校冲动的重要原因。但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校际差距并非那么明显,但家长们仍然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择校。报载,一对80后父母为3岁的女儿择幼儿园,付出了10万元“赞助费”。他们不是富商巨贾,不过是白领阶层,这笔“赞助费”一出,加上名牌幼儿园每月不菲的托儿费,全家三代5口人不得不节衣缩食。

“如今的家长患了一种病——集体焦虑症。”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如是说。家长们把“起跑线”看得太重,这道“起跑线”已经绵延到幼儿教育乃至胎教阶段。一方面心疼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一方面又为了追求好成绩而不断地给孩子加压,这种矛盾在中国的家长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于是,家长们就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教育焦虑症”。

在著名教育作家尹建莉看来,孩子们从幼儿园阶段就进入了“赛场”,与家长的心态不无关系。这些家长多是“70后”和“80后”,这两代人都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并生存着的。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同时又怀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为了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舍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当一些家长对教育的这种关注和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便焦虑不已,而家长间的攀比心理则使这种焦虑情绪不断扩散,以至愈演愈烈。

“包办”式的过度保护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当下,“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许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一边带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提高班,一边托人情、拉关系、找路子择校。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无不为此纠结和焦虑。

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而焦虑也就罢了,问题在于,进入所谓的名校、优质校、示范校之后,家长的焦虑却有增无减。“我儿子现在读一年级,就有点跟不上,经常被老师批评……我每天开车接送他上下学,回到家已经是傍晚了,这时隔壁的小朋友都已经完成了作业,我儿子才开始做作业,大人小孩都觉得累……”前不久,在一家网络教育论坛上,“天下父母心”的一则帖子引得众人围观。

现在的中小学生生存的天地变得狭窄了,时空被挤压得非常狭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10年的全国中小学生跟踪对比调查。第一次调查是在1999年,发现近半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而在2010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十年间这一问题不但没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这说明中小学生负担沉重,睡眠不足,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

家长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每天晚上,都忍不住督促孩子做作业或看书,生怕他(她)浪费时间;常常忍不住一遍遍地问孩子考了多少分;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一听到孩子没考好就忍不住发脾气;听说孩子要测验考试,自己便坐立不安,觉得压力比孩子还大,却要装得若无其事;无论干什么,心都在孩子那边,坐卧不宁,心悸、心慌,希望孩子赶快考完,等等。

有些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把每一分钟都放在学习上,否则就感觉心里不踏实。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需要在少儿年时代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国际上评价孩子是不是现代儿童,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今的教育资源远比过去丰富,上大学比20年前容易很多。但是,现在的教育竞争反而比过去更加激烈。家长们都知道过早的竞争和太大的学业压力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但大人们又不得不让孩子参与到这场竞赛中。

对于上述怪现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钟文芳解释道:“学校内的事情是由学校外的事情决定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好生活,与其长大了吃苦,还不如读书的时候吃苦。学校如果“减负”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家长会不满,要求老师布置作业,或者家长自己给孩子找“达标卷”“模拟卷”之类的作业做。这种“包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护,这种保护源自父母内心的不安和对社会环境放大了的焦虑感。

一名小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产生了厌学情绪,一次,他一句“人活着太累了,死了是不是就不累了”的发问让父母惊出一身冷汗。在某小学担任班主任的王老师说,因为学习压力太大,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一遇到难题,就开始哭;有的脾气急躁,考试题不会做,居然吃试卷;有的受到批评时,竟动手打老师……小学本该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兴趣的阶段,现在却成了比拼知识的赛场,孩子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已被过早地扼杀了。

endprint

家长往往以自己偏执的信念束缚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作为一个鲜活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一名初三男生在日记中写着:“我是人,我有理想!不一定要金榜题名,不一定要事业辉煌,不一定要仕途通达,只要我们快乐,只要我们健康成长,只要我们自食其力,只要我们能回报父母和社会……能够进入名牌高等学府深造的毕竟是少数,谁说不上名牌大学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一名小学六年级女生在作文中这样对父母说:“对待学习我有自己的方法和思考,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追求。我不可能按照你们设计的模式去生存。我眼中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我的未来就是一张白纸,我想靠自己一笔一划去绘写。我不需要你们把我当盆景来扭曲,我要做一棵参天的大树。”

扼杀孩子的天性导致的悲剧并不鲜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提到的一个案例尤其令人心酸。他说,有位13岁的宁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留下的遗书让父母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钱。”这10万元正是上重点中学的择校费。

孙云晓指出,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习动机和人格发展,他们过早地面对竞争、参与竞争,导致其人际关系不良。与此同时,沉重的学业和发展压力容易使儿童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感,致使他们厌学和厌恶生活,有时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

尽管当下的教育环境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无论如何,家长们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训练成学习或考试的“机器”。在盲目的焦虑情绪之下,逼迫孩子去参加数不清的各种“学习班”和“兴趣班”,奔波在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以及考试场所,搞得家长和孩子都身心俱疲,从而让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学习本身应该带给他们的兴趣和快乐。家长都希望子女有出息、有作为,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还是普通人占多数。如果家长不顾客观因素,而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其结果可能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世纪90年代,“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过是台湾商人在大陆推销儿童营养品的一条新颖的广告语。后来,社会培训机构不断拿这句话来忽悠那些急于让孩子成才的家长们。“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荒谬在于,将孩子的成长看做是一场赛跑,只看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他们对知识的感悟是否深刻,忽视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忽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必备素质。

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婴儿的胎教、幼儿的早期教育、少儿的培优教育越来越受到青睐。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将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家长们不惜重金,甚至不择手段。在争夺“起跑线”的博弈中,无数孩子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学习压力。

许多家长都有着同样的“成才”逻辑:如果孩子进不了一所好小学,将来可能就进不了好初中;进不了好初中,将来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这就是家长挤破头都要让孩子进名牌小学的原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京城“牛小”入学的争夺中,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家公司的清洁工,栖身于二环里一间破旧的出租房,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三无家长”——无权、无钱、无关系。但碰巧集齐了进“名小”最神奇的三大必杀技,即夫妻双方都是外地人、片内租房加神一般的运气。于是乎,孩子没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史家小学。

史家小学可是北京最难进的“牛小”之一,高官子女云集,十一世班禅的小学教育都在此处完成;下沉式广场、人民大会堂举办毕业典礼……有人说,假设京城入学“挤破头指数”最高为10,它是10+。但两年后,保洁大嫂嫌出租房太小,便搬到了宽敞一点的北五环外,顺便给孩子办了转学手续。就这么倏然而来、飘然而去,人家根本不理会“牛小”为何物——保洁大嫂对待孩子的前途就这么坦然。

在制度设计不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仍不均衡的情况下,任何劝阻人们抛弃“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谬论的努力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只要人们仍以财富多寡、名位高低等为标准论成败,抢占“起跑线”的怪象便不会是“浮云”。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但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有一定差距。眼下,“有学上”的问题解决了,“上好学”又成为人民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固然需要国家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地区倾斜,推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人民群众全面关心、全程注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因为“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铸造人生”已深入人心,这本身就是好事,表明国家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教育公平,首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教育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均衡发展,不是“劫富济贫”,不是“削峰填谷”,其要义在于普及优质教育,在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同一区域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存在的差距,在于促进教育后进区域和后进学校加快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孙云晓指出,.分数第一的教育是烂漫童年和青春生命的祭坛。而我们的社会看重的恰恰就是学生的分数,尤其是“高考状元”情结怎么也挥之不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当基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特性,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健康人格、公民观念、规则意识、质疑勇气,等等,使之养成对智慧以及真、善、美的追求,实现精神成长,进而追寻一种良善的美好价值的生活。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高压式灌输。与其让孩子参加各种不感兴趣的补习培优,倒不如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也给了孩子快乐,一箭双雕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愿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能够少一些焦虑多一份理性,还孩子一个七彩的童年。

(330003 南昌市站前西路邮电小区居委会陈燕萍转熊国英)

endprint

猜你喜欢
起跑线家长孩子
品读
家长错了
五行真经(9)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