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楷书及其价值取向

2014-07-12 08:48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楷二王点画

李 波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浅论楷书及其价值取向

李 波 (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楷书,历来是书法学习入门的首选。历代的书法大家,无一例外都是楷书大家。本文就如何在遵循书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在楷书的风格探索和价值取向方面寻找一个切入点,为继承和弘扬楷书艺术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取法;风格;价值

楷书,又称为真书,历来列为五体之首。又因其实用、美观、易认等特征,为初学书法的不二之选。孙过庭书谱云:“……题勒方畐,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由此可见楷书的重要性。历代大书法家无不精于楷法。如书圣王羲之、唐代大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乃至狂草名家张旭。其所书《郎官石柱记》,点画精妙,与其所作狂草《古诗四首》,一动一静,各有千秋。

作为学习书法入门的首选,楷书取法对象的选择也因此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从数千年的书法发展史来看,楷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第一是楷书的滥觞期,即楷书由隶书演变成楷书之前的字体,姑且称之为隶楷,时期为汉末到北魏;第二是楷书的成熟期,时间为北魏到东晋;第三是楷书的鼎盛期,时间为隋唐;第四为楷书的中兴期,为明清至民国。按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可以并称为:隶楷、魏楷、晋楷、唐楷和明清楷书。由北魏至东晋这一阶段,楷书的发展和面目可谓最为丰富和多样。大字有摩崖、小字有墓志铭、造像记等,其中还包括大量的民间墨迹,还有朱书、写经等等。从取法的角度而言,唐楷的源头为魏晋楷书,其风格崇尚法度,楷法规则高度的成熟完备。然而,法度的严谨和完备在某些时候恰恰成为个性发展和自由书写的绊脚石,完备、规范和法则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楷书至唐以后一直到清代近千年以来一直没有摆脱其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邱振中先生在《书法的形态阐释》一书中谈到,唐楷以提按为主的笔法代替了魏晋时期以绞转、平动为主的笔法,以至唐以后的一切字体均受此影响,晋唐以来的古法便不复存在。这里提到的“古法“,便是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古法,其技术要领是平动、绞转,这些技术贯穿在唐以前的所有字体里面。

由此可见,从取法为上的角度而言,唐楷及唐以后的诸如宋元明清等时期的楷书,是不足为取的。

而唐以前的楷书,我们面临的选择方向仍然很多。首先,以魏晋小楷为例,如钟繇、二王、与二王同时代的贵族、士大夫楷书、以及为二王嫡系的子孙,如智永禅师。其次,以魏碑为例:摩崖、造像、墓志铭等等。魏晋小楷也罢,魏碑造像也罢,虽从风格迥异,一为帖派,一为碑派,而其展现出来的表象特征却都一样,均为碑刻。碑刻经书家书丹、刻工凿刻、风雨年轮侵蚀、字口、牵丝等笔法细节、墨色浓淡干湿已不复存在。而对于初学者而言,这些因素是不利于掌握书法的核心技术——笔法的。作为魏晋书法面目的延续,隋代和初唐的书法家,离魏晋、二王最为亲近,尤其是隋代的智永禅师,为王羲之第七世孙,可谓得其真传,智永为江南各寺所书《真草千字文》,为当时抄经生通用学习范本,同时也为二王书风的广泛流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选择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作为楷书入门的范本,掌握其用笔、结体的要领,尤其关注笔锋入纸的角度、方向、形态等笔法细节,再回过头来写二王、钟繇碑刻小楷,或者唐人小楷,可谓找到一把金钥匙、敲门砖。再或者学书者喜好魏碑的古拙苍劲,也可以此为根基,深入六朝碑版之中,探寻书法的奥妙所在。

历来关于取法碑、帖的问题,诸多争论,可谓莫衷一是。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平衡点。比如魏晋为代表的帖派楷书,与北魏时期书丹而为镌刻的墓志铭,如新疆出土的《高昌墓表》,北魏时期的写经残卷,其笔法系统是如出一辙的。而碑派书风,更多是强调金石味、刀味,这都是无关笔法、书写本身的因素,更多的是镌刻者的理解加上刀刻、石碑材质以外的东西。学习过程中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需要碑的雄强、生辣、古拙、凝重,或者需要写经的细腻、婉转、圆融、敦厚,就专门吸取和强化其中一个或几个要素,宁过而勿不及,以此补充自身营养之不足。犹如五谷杂粮,各有其性,以其天地之气滋养身心,方可培根固本,健硕体魄。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要,结果吸收不了,再好的营养也会被白白的浪费掉。碑也罢,帖也罢,本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个人的笔性和气质而已,适合且能被自己吸收的,就是最好的。

此外,关于楷书点画的变化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楷书,尤其是小楷,不变是常态,变是异态。常态是基本面貌,异态是个性和风格。例如横平竖直就是楷书点画形态的常态,是不变的。也是楷书笔画造型的基本原则。而实际上楷书的横划也不是绝对的水平,其特征是微微往右上倾斜的,而其势态又有俯仰向背之分,起笔、收笔也有角度、形状、粗细、轻重的微妙区别。这就是变。孙过庭言:“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从字面理解,楷书的点画是具象化的造型和质地,是物质性的。而使转表现的“情性”便是是精神性的。“横平竖直、铁画银钩”便是关于物质的描述;“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则是出自精神的形容。在这句话里,“形质”显然是指书法的物质形式,从字面上直译,“形”就是“形态”,“质”就是“质地”,这都是指具体实在的笔画、线条和造型;“情性”,可以理解为“情感”与“性灵”,当然这是精神方面的相关表述。这“形质”和“情性”,一实一虚,有形有意,这就构成了书法的完整内容。

综上所述,楷书不论是作为书法学习的入门还是艺术风格的探索和研究,都必须遵循书法的内在规律,以高古为第一要义,以楷书本身的结构造型、点画特征为常态,以使转连带等细微变化的异态为情感表达,深入其内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整的把握楷书这一字体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艺术面貌,从而深入体会中国书法艺术的精深和高妙。

[1]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人民大学出版社.

[2]华人德等著.《中国书法史》.(七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4]祝嘉著.《书学史》.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8月第一版.

[5]《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年6月第一版.

李波,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小楷二王点画
大同小异
——曾来德小楷展
节录《尚书·君奭》小楷
节录李白《古风》小楷册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论晚明立轴行草书风在清代的衰落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七绝·春雪
秦淮“二王”往事录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洪亮主编《历代名家校楷系列》16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