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州市体育中考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的思考

2014-07-13 11:43魏玲玲杨玉良张雨
体育师友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考素质技能

□ 魏玲玲 杨玉良 张雨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

一、对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可行性的分析

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由统一考试和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两个部分组成,总分为60分,其中统一考试40分,体育素质综合评价20分,计入考生学业考试总成绩。据市教研室音体美科钟卫东老师表示: “以往可能有些学校不重视体育课,改革后肯定就不会了。因为每节体育课、每次体育锻炼都关系到你的最后得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局副局长吴强称: “2013届的考生将只统计初

二、初三两年的综合素质,接下来的考生将统计初中三年的成绩,再折算成分数”。

备受关注的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分数在中考总分中高达20分。其中包括体育课10分、体育运动技能7分和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3分。

那么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和实施好这20分呢?

首先体育课10分如何评定?评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继续采取用期末测试成绩作为体育成绩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体现这10分的重要意义。教师在初一、初二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登记学生的测试成绩,做好数据记录和保存工作,以便成绩进行公示核对。这些数据是学生初中三年发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应综合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以及体育测试成绩,才能进行终结性评价,给出综合成绩。

其次是体育运动技能7分是根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教体艺厅 〔2011〕4号)及相关实施方案要求,测试合格得7分,不合格得4分,没有参加测试者得0分。2013年只测试1项运动技能,从2014年起测试2项运动技能。这2个项目的选取需要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运动技能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我校是广州市乒乓球、航模、田径和射击的传统项目学校,我校的地理位置距离天河公园很近,这些优势使教师在落实 “体育、艺术2+1项目”时可供选取的素材广了。

最后的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3分:及格以上得3分,不及格得0分。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测试及上报数据工作,未上报数据的学校不得分。2013年只计算初三年级成绩,从2014年起要计算初中三年的成绩。这3分的取得需要学校高度重视数据上报工作,提供专用电脑以供及时输入数据,输入工作责任到人,教务处、校医办和体育教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统计学生的各项身体数据和运动项目测试成绩。

二、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体育运动技能的7分有效弥补了统一测试项目的单调性和应试性,避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中考分数而枯燥呆板地练习跑、跳、投五个项目。如果忽略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而只为分数而战,必然会降低学生从运动中获得快乐和满足的体验,这与新课标是相悖的。

依据 “体育、艺术2+1项目”通知的规定,我市体育主管部门制定了26个项目的技能评价标准。在这些项目中,游泳因我校没有游泳池的硬件条件而无法开展,武术项目因我校没有专项教师的软件条件也无法实施,其他项目有足够的能力开展起来。根据我校的实际场地情况,任教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练习项目。初一开学之初把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的内容告知学生和家长,以便学生和家长在学生三年的体育学习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学生升入我校伊始,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运动特长和兴趣进行问卷调查,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男生喜欢的项目多集中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而女生喜欢的项目多集中在羽毛球、跳绳、跑步,并且初一年级呈现的特点是喜欢的项目和擅长的项目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教师依据项目进行分组,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练习计划,安排小组长进行跟踪。课堂上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安排学生自主活动,利用这个时间各个小组进行练习,随时向老师汇报和展示运动技能的进展情况,教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2、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体育中考统考的项目是必考项目800米 (女)/1000米(男),选考项目从跳绳、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和投掷实心球、推铅球中五选一。必考项目是田径类,考察重点是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素质、弹跳素质、协调素质和上肢力量,而体育运动技能的7分恰恰弥补了技术类考核这一空缺。在教学目标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方面,教师既注重身体素质的加强,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技巧类选项的学习,两者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我校在初一普遍开展跳绳和立定跳远两个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下肢力量;初二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跳绳的训练水平并进行三级蛙跳的学习,充分利用定期的大课间和每周的活动课提高体育技能的水平;初三年级由于学生身体发育较快,体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加大运动强度,并强化上、下肢的力量,使学生的体育成绩在质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初一、初二、初三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计划总的按照初一打基础、初二提高、初三突破的三步走战略。这样做既兼顾了统一考试测试项目,又学习了体育运动技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两项喜欢并擅长的项目,为体育考试和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占3分,国家体质数据上报工作在每年10月份至12月份进行,需要上报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肺活量指数三个生理指标,耐力项目、柔韧力量项目、速度灵巧项目分别选一个项目做为体质数据。我校在上报数据时,为了数据及时准确,在教学目标制定上也会针对上报数据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耐力项目选取中考统测项目800(女)/1000(男),柔韧力量项目选取实心球,速度灵巧项目选取跳绳,教学目标的设计针对性科学合理,一箭双雕。

3、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体育课占体育素质综合评价中的10分,这10分的评定体现出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在体育课堂上基本学习态度和体育成绩,教师和学生对这10分都非常重视。如图一样表所示,这份记录表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直观体现,以百分制计算出学生三个学年共六个学期的体育成绩,再折合成十分制计算。

图一记录表重点体现在出勤5分和学习参与15分评价模块上,初中学生的自律性还不高,每个班都有纪律涣散或者上课不认真积极的同学,出勤和学习参与可以作为体育素质综合评价的参考点,这有效地抑制了学生懒散、不刻苦的消极表现。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单纯把测试成绩作为评分依据使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令人满意的。在 《新课标》态度与参与的评价内容中,明确了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学业评价标准记录表(初中)表一

三、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对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

1、由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评价方法与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运动参与程度。如果评价方法不能够全面客观,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以往体育与健康的评价方式只是一味注重运动技能的成绩,而忽略了其他三个方面。只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只要运动成绩达标就给出最后的体育成绩。而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后,从初一至初三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使学生清楚了解体育课要拿到满分,自己需要做的不只是初三一年的表现,不只是单一的运动成绩,而是需要在每节体育课、每次体育锻炼都要认真对待和投入。想要拿到满意的结果必须要注重过程,学习态度有时往往比先天的身体条件更重要。可以参考表三进行形成性评价。

体育课学生考勤和上课情况记录表 表二

2、由单一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既要采评价等级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测评。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运动参与的15分中,发挥多元主体的多种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小组内评价。发挥各项目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可以由大家评议并适时轮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学生评价表 表三

四、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1、教学方法的采用要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初一的学生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身体还尚未完全发育,心理上也呈现小学时贪玩好动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不能过于程式化,要注重方法多样化,可采取示范法、情景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展示法等。

初二的学生自主意识萌发,但是有时冲动叛逆,教师在采取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注意教学语言和技巧,尊重学生的个性,可采用情感教学法、个性教学法、和谐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

初三的学生身心发育日益完善,面临中考目标性很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关心学生,给学生减轻压力,教学方法不必花俏和多样,采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身体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体育成绩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法、纠错法、分层教学法,电化教学法等。

2、教学方法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教学注重的不是教师示范讲解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学生不能融入教学环境中,教师做的再多也不能体现出学生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在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下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中考体育中实施体育素质综合评价我市并不是先例,统考的40分和综合评价的20分并不是背行的,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中考统测项目、体育运动技能项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项目的关系,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起到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调动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发展,完善素质教育的崇高目标锦上添花。

[1]2013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方案(征求意见稿).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教体艺厅〔2011〕4号) .

[3]韩芳.浅谈对学生体育素质的综合评价.中国校外体育[J].2009 (8) :154.

[4]刘世东,吴金山.莫让体育中考的“平时表现分分”流于形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1(7):34.

[5]李雪梅.对现行体育中考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24-225.

[6]徐烨,刘礼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改革思考[J].中国文化导刊,2010(12):63-65.

猜你喜欢
中考素质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劳动技能up up!
素质太差
中考“三数”大扫描
拼技能,享丰收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画唇技能轻松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